從當地時間23日8時起,俄軍控制的烏克蘭四州開始有條不紊地進行全民公投,以決定是否加入俄聯邦。公投將持續到27日,結果會在5天之內公布。
在公投正式開始前一天,俄羅斯民調機構全俄社會輿論中心對這四個州的民眾進行了民意調查。
在接受採訪時,一位盧甘斯克居民認為,加入俄聯邦,他們才會有未來。頓涅茨克領導人普希林認為這是歷史性一刻。赫爾松前議員茹拉夫科聲稱,居民們無懼烏軍炮火,積極走上街頭進行投票。
民調結果顯示,大多數受訪者支持加入俄聯邦,其中頓巴斯地區為97%,比例最高,其餘地區也均在60%以上。
對於這樣的民調結果,自然會有很多人質疑,畢竟是俄羅斯單方面的調查,不能完全作為依據。
當然,民調結果只能作為參考,是否加入俄聯邦還是得看公投結果。
當然,公投這種事,其實很多人並不接受,但這在歐美國家很普遍。比如英國脫歐公投、蘇格蘭公投、北愛爾蘭公投、科索沃公投以及克里米亞公投。
對於公投的結果,西方比較雙標,承認英國脫歐公投結果,承認科索沃公投脫離塞爾維亞,但對克里米亞公投結果存在質疑。
當然,西方一直都是這樣,符合自己利益的就承認,不符合的就反對。所以,如果烏克蘭四州公投結果有利於俄羅斯,那麼西方就會拒絕承認,然後加大力度制裁俄羅斯。
俄羅斯在烏克蘭境內策劃入俄公投,這事在國際輿論上飽受爭議,所以不管是東方國家還是西方國家,支持公投並承認公投結果的國家勢必寥寥可數。
不過,俄羅斯也不在乎,公投只是走個過程,即便結果不符合俄羅斯預期,只要這四個地區依舊在俄軍控制之內,到嘴邊的肥肉俄羅斯是不會輕易吐出來的,除非能打敗它。
所以,在俄軍的控制之下舉行公投,結果大概率是向著俄羅斯的,想必西方也意識到這一點,估計已經做好了加碼制裁俄羅斯的準備,只等公投結果出來便對俄羅斯展開下一輪攻勢。
作為當事方,烏克蘭自然不會承認公投,澤連斯基現在拒絕和平談判,只想以武力方式收復失地,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大反攻的局部勝利讓澤連斯基彷彿看到了重整山河的希望,於是在聯大視頻會議上繼續呼籲西方加大力度支持烏克蘭,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澤連斯基的呼籲沒有白費,拜登大筆一揮,又向烏克蘭提供了幾個億的軍援資金。與此同時,北約秘書長表示不懼普京的核威懾,將堅定不移地支持烏克蘭,但要保持冷靜,不要像普京一樣動不動就搬出核武器進行恐嚇。
由此看來,北約仍然固守底線,不會輕易與俄羅斯進行直接軍事對抗,避免戰事升級,禍及自身。畢竟,俄羅斯是真的有核武器,而且真的有膽量敢使用核武器,這一點讓北約非常忌憚。
在普京宣布局部動員,計劃徵召30萬預備役入伍之後,梅德韋傑夫對普京之前的講話進一步解釋,聲稱俄羅斯現在退無可退,使用“一切手段”捍衛國家安全,包括使用核武器,而且對新加入俄羅斯的領土,同樣可以用核武器進行自衛。
也就是說,俄羅斯對烏克蘭四州志在必得,已將其視為俄羅斯“新領土”,在公投結果出來之後,不排除會將核武器部署到烏東以威懾北約。
普京的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說得更直白,他聲稱烏克蘭四個地區公投入俄後,如果烏克蘭政府軍試圖將之奪回去,那麼會被莫斯科視為對俄羅斯領土的襲擊。
就像克里米亞一樣,即便多方反對,只要俄羅斯下定決心“吃掉它”,那麼它就被俄羅斯視為囊中之物,唯一能阻止的方法就是打敗俄羅斯。但是,以烏克蘭目前的實力很難辦到。
此前,擁有百萬大軍的俄羅斯在烏克蘭境內束手束腳,打了那麼久還是沒能徹底拿下烏東,而且還在烏軍的大反攻下失去了部分控制區,很多人覺得俄軍也就那麼回事,屬於外強中乾。
但從俄羅斯目前的動靜來看,看來普京是要動真格的了。
前幾天在與莫迪會晤時,普京承諾會儘快結束衝突,然後便宣布動員30萬預備役,還明確支持烏克蘭四州舉行公投。
在這之前,由於憲法限制,俄羅斯義務兵不能出國作戰,只有部分合同兵被派往烏克蘭戰場,所以俄軍打得格外艱難,一點沒有第二軍事強國的樣子。
而一旦公投結果出爐,烏克蘭四州順利加入俄聯邦,俄羅斯將之視為“新領土”,那麼普京便有理由將大量義務兵派往烏東,徹底拿下烏東剩餘地區。
不出意料的話,27日將是俄烏局勢的新轉折點,普京已經承諾會儘快結束衝突,現在就看烏克蘭和北約方面是否仍堅持打持久戰和消耗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