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為什麼打疫苗?
對於狗狗來說,感染犬瘟、細小和冠狀等傳染病,可能會危害到狗狗的生命!而想要預防傳染病,主要方法就是疫苗免疫。
免疫的時間安排
1、首次免疫時間
一般狗狗在出生42—45天以後就可以注射預防針了,但是有多種情況需要區別對待:
如果它的狗媽媽有定期注射預防針,小狗就能從狗媽媽處獲得較高的移形抗體,因此可以在小狗滿兩個月時再注射預防針。
如果狗媽媽沒有注射預防針,已超過一年以上時,建議出生45天後就給小狗開始注射預防針。
對於收留的、別人送的情況不了解的小狗,不建議立刻注射預防針,最好等養上7-10天以上,觀察身體狀況是否一切正常,先驅蟲然後再注射預防針。
4、首次注射需要打3針,如果疫苗是衛佳五或是衛佳捌每針間隔21天。(如果是其他牌疫苗一定要諮詢清楚每針疫苗的間隔時間。)
5、狂犬疫苗需要放在免疫程序最後,等狗狗3月齡以後才可以注射,最好與最後一針病毒疫苗間隔7天左右,不可提前注射,以免影響疫苗效果。
6、每年的加強免疫時間,雖然有些疫苗的保護力可以達到2-3年,根據國內疫苗注射情況,推薦鏟屎官1年帶狗狗進行一次加強免疫。另外我國目前屬於狂犬病疫區,國家規定每年必須為寵物接種狂犬病疫苗。
二、狗狗打疫苗需要注意的事項:
1、免疫諮詢
打針前應諮詢獸醫師,了解狗狗即將注射的防病疫苗(疫苗種類)和狂犬疫苗的接種程序,包含疫病保護範圍與過敏反應等注意事項,若你的狗狗曾對某藥物或疫苗品牌過敏,也要提前告知獸醫。
2、適應環境
剛養的新狗,即使小狗已經滿2個月,可以注射疫苗,但仍建議你等小狗適應了新環境,觀察約7-10天左右再打針,因為只有降低狗狗的應激反應,疫苗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3、身體健康
打疫苗前,獸醫會諮詢你狗狗是否會出現任何的不適和疫苗前是否給狗狗做過驅蟲。因為若狗狗出現身體不適,將病毒的疫苗打入狗狗體內,疫苗不僅無法發揮保護作用,還可能使狗狗得病。如果狗狗因為出現亞健康錯過第二針或是第三針的疫苗接種時間,你可以在給狗狗補打一針或是正常的去接種,接種完以後做一個抗體測試是否形成有效抗體,如若沒有再給狗狗進行補打。
白天打針最好
建議最好在白天給狗狗注射疫苗,因為白天打針後,若發生過敏現象,還能儘快就醫;晚上打疫苗,半夜若狗狗發生過敏現象,可能求助無門,錯過黃金救治時間。
5、醫院留置觀察
給狗狗打完疫苗後,建議先待在獸醫院內觀察10-15分鐘左右再離開,這期間可觀察狗狗是否有過敏反應,大部分的過敏反應會在10-15分鐘內顯現出來。
6、過敏反應的表現
狗狗疫苗的過敏常見癥狀有水腫,如臉頰腫起,以眼眶和嘴唇最明顯,也可能有蕁麻疹、皮膚瘙癢或嘔吐、下痢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呼吸急迫,甚至過敏性休克。
7、打完疫苗後的照顧非常重要
充分休息:部分寵主可能會帶狗狗出門上廁所,建議上完廁所馬上回家(未接種完疫苗的狗狗不建議外出),勿在外逗留並避免與其他狗狗接觸。
促進食慾:打完疫苗後部分狗狗可能食慾不佳,除了正常的飲食,你還可以給狗狗吃一些營養膏增加營養,不建議添加其他狗狗未吃過的東西。
不能洗澡:打針後7天內不建議給狗狗洗澡,因洗澡容易感冒,降低免疫力引起發病。洗澡也容易造成它們緊張,因為體內還在適應疫苗期,外界給予刺激,容易影響疫苗效果。(接種完三針疫苗才可以洗澡。)
狗狗免疫不是一件小事,一定要注意事項,嚴格按照免疫流程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