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恐慌”讓英鎊英債經歷“黑色星期五”之後,在本周一再度致使市場遭受史詩級暴擊!
9月26日周一,英鎊狂瀉,日內跌3.32%至1.0488,一度跌4.5%,創1985年以來新低,本季度下跌了11%。歐元兌英鎊自2021年1月以來首次升破0.90。

按照中金公司的分析,市場之所以會對此次減稅行動產生巨大擔憂,重要原因在於此次英國政府半個世紀以來最大的減稅方案或將增加財政赤字,並加劇市場對英國“財政主導”和通脹風險的擔憂,並且歷史表明“財政主導”會削弱央行的信譽度,最終引發高通脹乃至惡性通脹。
英國智庫Resolution Foundation表示,該項減稅計劃意味着未來五年英國政府將額外舉債4000億英鎊。
然而面對外界憂慮,不僅英國副財長“處變不驚”,強調“英國政府債券的支付利率目前與美國大致相同”,並且“我們實施減稅的原因不是為了應對匯市盤中的波動”,新任英國首相特拉斯還將在明年計劃更多減稅措施。
明年減稅計劃擬“多線並進”
媒體稱,新的減稅措施將包括進一步削減所得稅。具體來看,收入超過10萬英鎊的公民或將免徵個人所得稅,最高收入人群每年可獲得5000英鎊的稅收減免。
並且,英國政府或將取消對年收入超過五萬英鎊並申請兒童福利的父母或監護人徵收費用。
此外,英國政府還將對養老金的終身及年度津貼進行審查,避免公民陷入“養老金稅收陷阱”而導致提前退休,此舉將致使160萬人受益。
在現行制度下,英國公民儲戶必須為價值超過100萬英鎊的養老金繳納55%的稅,這被稱為“養老金稅收陷阱”,促使許多人選擇提前退休。
德銀月初表示:最壞情況下,英鎊還需再貶值15%
儘管英鎊跌至1985年來新低,但德銀指出,可能還沒見底。
此前文章指出,由於經常賬戶有可能出現近10%的赤字,英國正面臨越來越大的風險,即不能再吸引足夠的外國資本來維持對外收支。如果是這樣,英鎊將需要大幅貶值以填補外部賬戶的缺口,換言之,就會出現典型的新興市場貨幣危機。
本月初,德銀估計,要使英國的貿易赤字恢復到10年平均水平,最壞情況下貿易加權英鎊(衡量英鎊相對於對國際貿易最重要的某些貨幣的價值)必須再貶值15%。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