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普森夫人只是表象,在納粹問題上兩頭下注才是英國王室的真相

2022年09月28日01:55:18 熱門 1155

1941年4月,前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此時已退位為溫莎公爵)攜其妻子辛普森夫人來到美國佛羅里達州度假,這位已經退位的英國前任國家元首及夫人的一次私人旅行,卻引起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強烈警惕,他立刻安排情報人員跟蹤、監視溫莎公爵夫婦的一舉一動。

羅斯福總統為何會對其盟友英國的一位前國家元首如此警惕?愛德華八世的退位又是否僅僅是“不愛江山愛美人”那樣簡單?

江山美人

隨着“超長待機”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關於英國王室的故事再次被人們津津樂道,而在所有英國王室的故事中,英王愛德華八世為了迎娶離過婚的森普斯夫人而退位的故事知名度最高。

一直以來,人們都以“不愛江山愛美人”來解釋這個故事,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件事被當做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而被傳頌。

辛普森夫人只是表象,在納粹問題上兩頭下注才是英國王室的真相 - 天天要聞

明面上這個故事的大致脈絡是這樣的,愛德華八世對辛普森夫人一見鍾情,即便後者已經離過婚,但是愛德華八世仍舊決定迎娶她。

但是英國民眾普遍不接受國王迎娶一個離過婚的女人,同時,辛普森夫人是天主教徒,對於篤信新教的英國王室來說,不能允許一個天主徒成為王后。

以首相鮑德溫為首的內閣給出愛德華八世兩個選擇:要麼放棄與辛普森夫人結婚,要麼退位。

愛德華八世最終選擇不愛江山愛美人,讓位於其弟弟喬治六世(即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迎娶辛普森夫人。

繼承王位的喬治六世冊封其退位兄長為溫莎公爵,日後喬治六世與首相丘吉爾等人並肩作戰最終與其他同盟國一道打敗納粹德國,而退位的溫莎公爵與自己的夫人周遊各國,渡過了幸福的一生。

如果這就是故事的全部真相,故事中的所有人都獲得看自己想要的東西,也為世間留下了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但是隨着更多真相的揭曉,我們會發現,美好的愛情只是一件遮羞布,其背後隱藏的是納粹的毒瘤,世紀的聯姻,英國王族的勾心鬥角與兩頭下注,每一件都讓人感到毛骨悚然。

納粹的陰影

愛德華八世於1936年1月登基,12月遜位,只在英國國王的位置上待了326天,而在同一年,柏林奧運會召開,希特勒在奧運會上發表演講,向世界展示納粹德國的強大實力。

而在1937年,剛剛退位不到一年的溫莎公爵就與希特勒進行了會面,據說二人討論了很多問題,且二人的會面十分愉快。

辛普森夫人只是表象,在納粹問題上兩頭下注才是英國王室的真相 - 天天要聞

事實上,希特勒對於這位英國前國王的關注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1933年,剛剛成為德國元首的希特勒竟然關心起當時還是威爾士親王的愛德華八世婚姻大事來。

希特勒曾表示希望威爾士王子與德國的弗里德里克公主結婚,後者是德皇威廉二世的外孫女。

這段姻緣被英國王室以二者年齡差距太大為由婉拒,但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應了希特勒的算盤:通過家族聯姻的方式向英國王室示好,為日後的行動埋下伏筆。

英國與德國王室之間的聯姻由來已久,開啟漢諾威王朝的英王喬治一世就來自德意志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王喬治五世為了安撫英國民眾還特意放棄了其德國姓氏,將王室姓氏改為“溫莎”。

“小鬍子”希特勒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是個瘋子,他也曾希望用政治手段穩住英國,緩和其與德國之間的關係,這次對於威爾士親王的婚事如此“上心”就是明證。

愛德華八世與納粹德國之間的姻緣也遠不止如此,從英王位置上退下後,溫莎公爵夫婦與德國高層之間的交流從未停止過。

溫莎公爵遜位後攜帶妻子沃麗斯辛普森長期居住於法國,在那裡夫妻二人與納粹德國政府政府的一些高級人員有着密切的來往,其中一人還與辛普森夫人傳過緋聞,這個人與辛普森夫人傳過緋聞的人很重要,下文會詳細說明。

綏靖背後

在描寫丘吉爾的電影《至暗時刻》中,英王喬治六世在納粹德軍橫掃歐洲大陸的時候,與首相丘吉爾一道鼓舞英國人民士氣,號召民眾抗爭到底。

辛普森夫人只是表象,在納粹問題上兩頭下注才是英國王室的真相 - 天天要聞

電影中的喬治六世形象也大致符合現實,戰爭初期,喬治六世拒絕了內閣提出的王室撤出倫敦的建議,並在當年的聖誕節向英國民眾發表演講,鼓舞英國民眾團結起來與納粹德國抗爭到底。

但是,電影里所塑造的只是戰爭開始後英王喬治六世的形象,而在開戰前,英王喬治六世對於納粹德國的態度則頗值得玩味。

德國閃擊波蘭前,英國對於德國始終抱有幻想,首相張伯倫始終堅持相信通過談判避免戰爭是可行的。

1938年,納粹德國對蘇台德地區提出領土要求,雖然希特勒反覆多次以類似於發毒誓的方式表示:這是德國最後的領土訴求,但作為政治家的張伯倫不該被這種明顯的謊言所蒙蔽,而當張伯倫拿着犧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的《慕尼黑協定》回到英國並宣布和平已經到來的時候,英王喬治六世對於張伯倫首相的“功績”大加讚賞。

喬治六世絕不是政治小白,納粹德國有何野心他不會看不出來,他對於張伯倫的讚賞不禁讓人懷疑在這位英王的算盤裡,英國整體利益和王室利益到底有沒有衝突?

當然事後的英國與納粹德國徹底撕破臉後,英王喬治六世下定了決心站在英美這邊,除不斷鼓勵英國民眾抗擊德軍外,他還屈身前往美國來鞏固的英美同盟。

辛普森夫人只是表象,在納粹問題上兩頭下注才是英國王室的真相 - 天天要聞

喬治六世在對納粹態度上只能稱為“含糊”,但是其兄長溫莎公爵對於納粹的態度已經不足以用“曖昧”來形容了,更合適的形容是“可疑”。

不為人知的逼宮

在討論到愛德華八世退位事件中,人們會提到首相鮑德溫以全體內閣成員集體辭職為威脅向愛德華八世逼宮,要求其要麼放棄迎娶辛普森夫人,要麼退位。

在這個單一的故事線里,首相鮑德溫的形象似乎十分咄咄逼人,但事實上,在愛德華八世不到一年的任期里,不止有首相鮑德溫的逼宮,愛德華八世也曾以退位為要挾威脅首相鮑德溫。

而讓愛德華八世以退位相脅的事件正是納粹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希特勒命令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的做法無疑是對《凡爾賽條約》的公然違背,但是當首相鮑德溫計劃召集反德同盟對納粹德國進行制裁時,愛德華八世卻表示“不得干涉德國內政”。

“萊茵地區是德國領土,《凡爾賽條約》禁止德國在自己領土上駐軍是對德國主權的踐踏”這些說辭正是納粹黨的核心觀點,但很顯然,相比於維護英國利益的《凡爾賽條約》,英王愛德華八世似乎更在乎德國的利益。

辛普森夫人只是表象,在納粹問題上兩頭下注才是英國王室的真相 - 天天要聞

愛德華八世對於德國會產生這種特殊的感情一方面與其德國血統和曾在德國生活有關,而另一方面則與一個重要的人有關。

愛德華八世與其父親喬治五世不同,他非常看重血統,英王與沙皇的血緣關係讓其在布爾什維克推翻沙皇統治時感到無比憤怒,而英國王室來自德國的事實又讓愛德華八世對於德國產生了一種莫名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可以在其還是威爾士親王時對於德國的一次次讚美中得到體現。

當然,僅僅憑藉這些並不足以讓愛德華八世(也包括其夫人)在英德兩國敵對的情況下仍與德國眉來眼去,一個重要的人的誘導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而這個人正是辛普森夫人緋聞事件的另一個主角。

重要人物

約阿希姆·馮·里賓特洛甫1893年出生於德國塞維爾,提起名字大家也許會感到陌生,但是熟悉二戰歷史的朋友一定知道蘇聯與德國簽署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個條約的另一個名字叫《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

莫洛托夫與里賓特洛甫正是蘇德兩國的外長。

里賓特洛甫是納粹德國政府重要成員,促成了德意日三國軸心同盟的建立,直接參与了對蘇台德地區的侵略和閃擊波蘭的軍事行動,二戰結束後被英軍抓獲,並在紐倫堡審判中被判處絞刑。

辛普森夫人只是表象,在納粹問題上兩頭下注才是英國王室的真相 - 天天要聞

里賓特洛甫在擔任納粹德國國防部長之前曾長期擔任駐英大使,他儀錶堂堂,能言善辯,在結識還是威爾士親王的愛德華八世和辛普森夫人後,很快獲得了兩人的好感,對於里賓特洛甫的很多觀點,二人深表認同,有傳聞稱辛普森夫人在與已經成為溫莎公爵的愛德華八世結婚後也與里賓特洛甫保持着不正當關係,不管傳聞是真是假,里賓特洛甫對愛德華八世和辛普森夫人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是板上釘釘的事。

據悉,退位後移居法國的溫莎公爵過得並不快樂,整日借酒消愁,而辛普森夫人則顯得更為洒脫,她經常參加當地名流的宴會,且與里賓特洛甫仍保持着密切的聯繫,而這期間很可能涉及情報傳遞。

如果從這個維度上再來審視英王愛德華八世的退位事件,我們便可得出另一個結論:所謂愛德華八世與辛普森夫人的愛情不被英國社會接受只是表象,愛德華夫婦親德的立場和與納粹不清不楚的曖昧關係才是關鍵,相比於迎娶一個離過婚的信奉天主教的女子,一個在內心中認同納粹德國的國王和王后才是英國社會絕對絕對不能接受的。

這一切也可以從二戰爆發後,英國首相丘吉爾對於溫莎公爵的任命得到驗證。

1940年8月,納粹德軍正橫掃歐洲,英國首相丘吉爾將正身處歐洲的溫莎公爵調往美洲,擔任巴拿馬總督,起初,溫莎公爵並不願意接受這一任命,但丘吉爾態度強硬地表示這個命令必須執行,溫莎公爵夫婦這才前往巴拿馬上任。

辛普森夫人只是表象,在納粹問題上兩頭下注才是英國王室的真相 - 天天要聞

丘吉爾此舉讓溫莎公爵遠離歐洲的意味十分明顯,而身在美洲的溫莎公爵夫婦於上任後第二年前往美國遊玩,這才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個橋段,可見不止英國政府,連身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對溫莎公爵夫婦的政治立場抱有嚴重的懷疑。

背後的算盤

丘吉爾曾說過: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也符合大多數英國人的價值觀:只有實際利益,才是驅動英國人採取行動的最高準則。

所以單單的德國血統和里賓特洛甫的幾句洗腦並不足以讓愛德華八世國王對納粹德國產生太強烈的認同,真正讓愛德華八世願意與納粹高層持續保持曖昧關係的只能是實際利益。

愛德華八世在遜位成為“溫莎公爵”後第二年就與希特勒見面,且在移居法國後與納粹政府高官聯繫明顯增多,這些說到底還是因為利益。

希特勒曾拿英國與德國兩國王室做文章,這讓愛德華八世認為希特勒對於英國王室血統整體上還是認同的。

而且按照希特勒的種族主義理論:盎格魯撒克遜在血統上與日耳曼人比較接近,換句話說,昂撒人雖不及日耳曼人,但也是“比較優秀”的民族,按照希特勒的習慣,對於“比較優秀”的民族一般都會採取扶持親納粹政權(連傀儡政權都算不上,這些國家的元首對國家仍有不低的控制力)的方式去利用,而不是直接佔領。

基於這樣的認知,愛德華八世產生藉助納粹德國幫助自己重新登上英王寶座的想法就不奇怪了。

辛普森夫人只是表象,在納粹問題上兩頭下注才是英國王室的真相 - 天天要聞

一些情報表明,納粹德國二號人物赫爾曼戈林曾明確向愛德華八世表示,只要大英帝國向納粹德國屈服,就扶持其重新登上王位。

如果沒有這樣一層利益關係,即便在內心中對德國存在同情和認同,當英德兩國徹底走向敵對時,愛德華八世的反應也大概率會同其弟弟喬治六世一樣,那種與國家關係明顯不符的親密關係,如果沒有背後利益作為驅動,是很難在英德兩國已經全面開戰後依舊維繫的。

兩邊下注

對於英國王室來說,利益關係極為複雜,一方面作為大英帝國的王族,他們應該與大英帝國的利益保持一致,但另一方面,就他們家族而言,他們與德國、沙俄等諸多歐洲王族、貴族都有着血緣關係,如果僅僅是維護王室利益,這些關係都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英德兩國在1939年開始作戰,而愛德華八世(溫莎公爵)是在1940年8月8日才被首相丘吉爾派到巴拿馬的,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在這中間的一年多時間裡,英國王室對於溫莎公爵的所作所為抱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

如果結合當時的歐洲戰局,就很容易理解英國王室的這種態度,當時納粹德軍風頭正盛,英國能否憑藉英吉利海峽將德軍阻擋在外還是一個未知數,且議會中與納粹講和的聲音也不在少數,日後英德兩國的關係走向何方誰也不能確定。

辛普森夫人只是表象,在納粹問題上兩頭下注才是英國王室的真相 - 天天要聞

從這個角度上講,以英國王室整體利益為出發點,留下一個親近納粹的退位國王也沒有什麼不好,如果局勢轉向有利於納粹的方向發展,這個退位的溫莎公爵回到英國重新成為英王愛德華八世,英國王室的統治也能夠繼續下去。

在溫莎公爵與納粹德國關係曖昧的時候,英王喬治六世則前往美國,成為了首位訪問美國的英國國王,在美德兩個超級強國之間,英國王室也完成了兩面下注,納粹德國整體實力不如美國,更不如英美兩國,所以更大的籌碼要壓在英國自身和美國這邊。

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慮,英國王室的這些小動作可以理解,但理解不代表支持,在英德兩國已經勢同水火,且美國的支援不斷增加的情況下,英國首相丘吉爾將溫莎公爵遠調美洲,斷了英國王室兩邊下注的念想。

溫莎公爵的總督任職在1945年7月28日結束,那時候納粹德國已經投降,溫莎公爵的立場已經無關緊要了,結束總督任期的溫莎公爵未再出現在政壇上,而是與妻子在世界各地遊玩以渡過退休生活,外界對於這位傳奇夫婦的關注度也明顯下降,直到1972年去世,溫莎公爵都沒有再次回到大眾的視野中。

出於對王室名聲的維護,英國及其盟國官方都淡化了英王愛德華八世的政治立場,只向公眾展示了一個瀟洒而浪漫的愛情故事,直到本世紀初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前官員才透露出一些細節,讓世人有機會一窺那隱藏在浪漫愛情故事背後的政治算計,至於這個故事的全貌,只有等到相關文件被進一步解密才能被人們獲悉。

當不落的太陽從海上落下,人們才有機會去看一看那幽深的海底到底還隱藏着多少秘密。

參考文獻:

[1]高珮莙.愛德華八世險成希特勒代理人[J].當代廣西,2015(10):63.

[2]高珮莙.愛德華八世的“納粹之友”[J].科學大觀園,2015(12):55-56.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