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三亞市天涯區台樓村的一處火龍果種植基地。 王曉斌 攝
中新網三亞9月22日電 (記者 王曉斌)記者從三亞市22日召開的助企紓困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市近日出台了《三亞市關於加快恢復農業生產促進農民增收的九條措施》(下稱《助農九條措施》),以應對疫情給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促進農民增收。
據介紹,目前三亞全市糧食種植面積超10萬畝,已完成全年生產任務。《助農九條措施》提出,對種植糧食作物的,給予每畝120元的種子和農資費補貼,集中連片20畝以上的再給予50元/畝的生產代耕代收服務補貼,全力支持農戶種植糧食。
《助農九條措施》鼓勵種植“新奇特優”首種、高效的熱帶水果,集中連片種植50畝以上,給予3000元/畝的新品種推廣補貼,單個項目補貼上限15萬元。對1個及以上新品種年推廣面積累計超過1000畝以上、企業自籌投入固定資產總額超過500萬元的,按照投資額的30%給予一次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獎勵。
目前,三亞市暫不開漁。《助農九條措施》要求對建設深水抗風浪網箱項目應補盡補;對漁業養殖企業按照200元/噸給予1個月的生物飼料價格補貼;對納入中國漁政系統的海洋捕撈漁船,未開漁前按每艘60元/天標準增發漁業資源養護補貼。
三亞推廣常年蔬菜價格指數保險,保障種植戶權益。《助農九條措施》落實常年蔬菜考核獎勵機制,將發放獎勵資金500萬元。
冬季瓜菜是三亞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助農九條措施》鼓勵農戶種植冬季瓜菜,按照第一茬200元/畝、第二茬300元/畝的標準給予補貼。據介紹,三亞市今冬明春冬季瓜菜計劃種植面積17萬畝,已完成備耕面積達5.3萬畝,種植近1萬畝,預計今年冬季瓜菜可於11月15日前上市,比往年稍早。
生豬穩產保供方面,年底前三亞可出欄10萬頭生豬。對符合條件的種豬引進、購買豬苗的生產經營主體,《助農九條措施》要求做到應補盡補。
《助農九條措施》支持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對晚稻機耕、機種和病蟲害防控、冬季瓜菜備耕等開展專業化、社會化服務,在海南省財政給予每畝15元的補助基礎上,市財政將給予1:1配套補助。
對吸納相對穩定脫貧戶、監測對象或農村低收入家庭勞動力3人以上就業,與之簽訂1年以上(含1年)勞動合同或勞務協議的,根據《助農九條措施》,三亞將給予一次性4000元/人的省級吸納就業獎補。
金融惠農方面,目前三亞四家涉農商業銀行已累計發放涉農貸款436筆,金額總計5469.5萬元。《助農九條措施》推進農民小額貸款貼息扶持,對2022年8-12月到期的農民小額貸款和新發生的農民小額貸款的貼息不低於6%。落實對農業龍頭企業貸款貼息扶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