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開始啟動IPO計劃的名創優品終於在9月24日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IPO招股書,擬於紐交所上市,代碼為MNSO。此次IPO承銷商為高盛和美銀證券。
作為從廣州成長起來的零售品牌,名創優品一直以高速的開店擴張步伐將規模效應發揮的淋漓盡致,此次招股書的公開也終於讓外界得以窺探這一零售界“網紅”企業的發展面貌。
GMV達190億元,超九成商品低於50元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在2020財年的收入達到約89.8億元,相較於2019年同期的93.9億元下降了4.4%,這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有一定關係。
招股書顯示,雖然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國超過95%的門店都已經恢復正常營業,但由於疫情影響,中國市場的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5%。截至今年6月30日,海外市場關閉了20%以上的門店,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與同期相比減少3.2%。

另外,2020財年毛利潤為27.32億元,相比2019財年25.11億元增長了8.8%,2019財年毛利率為26.7%,2020財年增至30.4%。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市場對名創優品的貢獻佔到了總收入的近三分之一,招股書顯示,2019財年和2020財年,名創優品海外市場收入分別占年收入的32.3%和32.7%。
從收入結構來看,名創優品的最主要收入來源為生活用品的銷售,在2020財年佔到其收入的89.7%,緊隨其後的是“許可費、特許權使用費和管理及諮詢服務費”,佔到了收入的6.6%,剩下的“其他”佔比為3.7%。
招股書顯示,研究機構Frost&Sullivan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自有品牌綜合零售GMV達520億美元,名創優品以27億美元(約合190億人民幣)佔比5.2%。不過,名創優品在招股書中表示他們超過95%的商品在中國的零售價格都低於50元。
目前,名創優品擁有2230萬名會員,能為消費者提供約8000個核心SKU,平均每個月推出600多個SKU,其中大多數是其自有品牌。
騰訊、高瓴成唯二外部股東
截至2020年6月30日,名創優品的店鋪總數達到4222家,其中直營門店共計129家,7家在中國,122家位於海外市場;在中國的第三方門店達到2526家,在海外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第三方門店共計1567家。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9年年底開始,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市場的門店總數都幾乎沒有太大變化。招股書中提到,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司在國際市場的門店網絡擴張速度有所放緩,而在國內的門店數量同一時期有所下降。不過,在今年3月份南都記者對名創優品全球聯合創始人、CEO葉國富進行專訪時,他曾表示在疫情時期店鋪成本更低,因此會持續推進開店計劃。當時他表示,疫情前計劃2020年全球開店目標為600家,但已經將目標數調整為1200家,因為“認為這個時候是找店的最好機會”。
疫情影響之下,名創優品每間店鋪的收益由2019財年的270萬元下降19.8%至2020財年的220萬元。不過,除了疫情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名創優品在近兩年向低線級城市和滲透度較低的地區拓展,以及面臨的市場競爭也導致了店鋪收益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書中明確提到了名創優品開始將更多的關注投入到電商渠道上,而早前葉國富則一直對電商渠道較為抵觸。名創優品表示,他們將通過與電商平台合作來拓展在線產品的線上銷售渠道,還會充分利用其線下龐大的門店網絡打造全渠道購物體驗。在此前南都的專訪中,葉國富也表示,將以店鋪為依託重點發力社群營銷,再造一個名創。
不同於其他企業在上市前選擇加速融資,名創優品成立至今鮮少接受外部投資,唯一一次外部投資是在2018年由騰訊和高瓴資本共同投資的10億元戰略投資。從招股書披露的股權結構來看,這兩者也是名創優品一眾股東中唯二的兩個外部股東。招股書顯示,騰訊和高瓴資本各持股5.4%,葉國富個人持股比例達到80.8%。

據了解,名創優品此次赴美上市的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擴張全球門店和零售網絡,升級倉儲和物流網絡、進一步提升數字化運營系統等。
采寫:南都記者 徐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