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齡期的女性除了懷孕期和哺乳期外,幾乎每個月都會來次月經。有些女性月經期無任何異常,但有些女性卻變得異常暴躁、情緒敏感、失眠和頭痛等,那月經期身體每個部位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月經期身體各部位經歷了什麼?
1、便秘和腹脹
月經期胃腸系統也會發生改變,不少女性面臨著腹脹和便秘,因此應多喝白開水,每天應攝入25克以上的膳食纖維,維持糞便通暢。
2、凝血功能下降
跟平時相比,月經期凝血功能有所下降。由於子宮內膜釋放大量組織激活物質,升高纖維蛋白溶解酶含量,增加抗凝血功能,因此易出現出血傾向。
3、抵抗力下降
月經期內分泌發生改變,抵抗力下降,受感染的風險升高。
4、心理或情緒異常
月經期情緒異常煩躁,再加上月經量增多、痛經等各種不適,使得心理或情緒問題進一步加劇。
經期禁忌有哪些?
1、喝太多濃咖啡
有經前綜合征者不能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尤其是濃咖啡和濃茶等,以免加重頭痛、乳房脹痛、情緒暴躁等。
2、高鹽飲食
來月經前2~3天會出現或輕或重的水鈉瀦留,這樣能防止經血流失而消耗體液。若仍然高鹽飲食可加重水鈉瀦留,導致水腫。
3、盆浴
月經期宮頸口打開,盆浴會使得微生物經私處侵入子宮;正好月經期子宮內膜脫落,表面有創口,為細菌滋生提供溫床,從而誘發各種婦科炎症和疾病,所以月經期不能盆浴,也不能泡溫泉和游泳。
4、拔牙
月經期凝血功能減退,拔牙的話可增加出血量。拔牙後沒有科學護理,致病菌可經過傷口跟隨着血液循環流動,從而誘發致命性的敗血症。另外,侵入性檢查和手術也應避開月經期。
5、喝酒
酒精可促使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速度,所以月經期喝酒可增加出血量,延長經期。
溫馨提示
月經期間也應謹慎用藥,尤其是活血化瘀類葯、抗血小板葯以及抗凝血葯等,以免造成出血過多,必須用藥時應諮詢專業醫生,保證足夠獲益時才能酌情用藥。月經期可選擇緩和的運動,比如散步、練習瑜伽等,能促使盆底肌和腹肌收縮和舒張;但不能做劇烈運動,比如跳躍或賽跑等,劇烈的對抗性比賽也應該避免。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