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康新風吹遍三江山山水水——來自國家移民管理局定點扶貧一線的報道

2022年09月27日16:24:06 熱門 1633

看,小康新風吹遍三江山山水水——來自國家移民管理局定點扶貧一線的報道 - 天天要聞

來源:人民公安報

有一種貧苦,困囿於山。

三江處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山連山、溝套溝,貧困出不去,小康進不來,一度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

有一種希望,萌發于山。

當一支支工作隊扎進鄉野、當一個個產業項目破殼而出、當一名名支教民警幫助山村孩子看到山外的世界……

2019年3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帶着黨中央和公安部黨委部署要求,國家移民管理局開始定點幫扶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集全警之力,聚全警之智,匯八方資源,幫助三江打贏脫貧攻堅戰。

盡銳出戰攻堅

“堅決打贏三江縣脫貧攻堅戰,確保三江縣4.3萬餘名貧困群眾如期脫貧,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2019年3月22日,在定點扶貧三江縣工作會議上,國家移民管理局作出鄭重承諾。

這是心中有黨的政治擔當——國家移民管理局成立由公安部副部長、國家移民管理局局長許甘露任組長的定點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召開7次局黨組會議、11次定點扶貧領導小組會議,局黨組成員深入24個貧困村實地調研、現場督戰,從初期夯基壘台、立梁架柱,到中期全面推進、蹄疾步穩,再到疫情防控期間重點調度、集中火力,直至積厚成勢、決戰決勝。

這是心中有責的真抓實幹——組建扶貧工作專班,發揮牽頭抓總作用,統籌做好各類項目審核和工作指導;指派局機關與上海、江蘇、浙江、廈門、山東、廣州、深圳、珠海、廣西9個邊檢總站包干63個貧困村,因村因戶因人施策,打出政策組合拳。

這是心中有民的拼搏奉獻——200餘名民警駐村幫扶,1300餘人次深入村屯。他們走田頭、爬陡坡、探社情、察民意,足跡遍及三江的山山水水;他們與貧困戶一起算扶貧賬、謀脫貧計,用心用情解決他們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

數據無言,卻記錄著定點幫扶的點滴之功:承諾投入幫扶資金3600萬元,實際投入11812.55萬元;承諾引進幫扶資金5300萬元,實際引進9251.87萬元;承諾培訓基層幹部1200人,實際培訓3772人;承諾培訓技術人員1000人,實際培訓3809人;承諾購買農特產品250萬元,實際購買2679.12萬元;承諾幫銷農特產品1300萬元,實際幫銷8301.97萬元……他們承諾的六大責任目標提前超額完成。2020年11月20日,三江縣脫貧摘帽。

補齊民生短板

治貧先治愚。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是斬除窮根、切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

133人——這是全國移民管理機構派往三江支教民警的數量。他們分赴三江縣46所貧困村小學,承擔英語、數學、音樂、體育等教學任務。

2000萬元——這是用於改善農村基礎教學條件投入的資金。校舍翻新了、操場寬敞了、教室亮堂了;學校有了圖書室,課堂用上了“雲設備”,上學路上有了新步道……在三江,“最美的風景是學校、最好的設備在校園”,正從夢想照進現實。

1631人——這是國家移民管理局結對幫扶貧困學生的數量。“一對一”“二對一”“多對一”,處級以上民警通過多種結對方式,兜底解決貧困學生各類費用400餘萬元,同時利用書信和網絡進行交流,開展思想幫扶。

更多的數字還有,幫勸33名輟學學生重返校園,通過“空中課堂”為522名小學生提供在線教學,給全縣5.2萬名小學生上了人身意外和疾病保險,為13447名學生贈送禦寒物資,三江學子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節節攀升。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不少貧困家庭的心頭事,也是脫貧攻堅中的“硬骨頭”。

捐贈各類醫療設備價值361萬元,免費發放各類藥品價值68萬元,培訓村醫222名,累計派出150餘人組成醫療隊免費巡診1.5萬人次……一系列舉措,有效緩解了貧困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治貧要安居。“三保障”不能“三缺一”,住房安全這塊短板怎麼補?

國家移民管理局對219個極度貧困家庭新建住房每戶補助4.15萬元,對1287個一般貧困家庭重建住房每戶補助2萬元,對1027個一般貧困家庭加固維修每戶補助1萬元,總共投入危房改造資金4509萬餘元,兜底解決了所有貧困戶危房改造資金缺口。

激發內生動力

定點扶貧,靠“輸血”,也靠“造血”;既要“給錢”,也要“給招”。

產業興了,山村活了——

茶葉生產是三江的支柱,然而缺少精加工和深加工,產品附加值低,賣不上好價錢。擺脫貧困,還要靠種茶,可路子得變。

村裡來了位“茶博士”!2019年7月,高級制茶師李嘉雄被江蘇邊檢總站請進了八協村。他的任務是教村民科學制茶。從培育、採摘,到加工、包裝,村民跟他學了2個月,做出的“八協紅”一上市便銷售一空,給112名貧困群眾帶來了6.6萬元的收益。

雙管齊下,江蘇邊檢總站幫着八協村建起扶貧茶葉合作社,統一茶葉種植管理、加工銷售。貧困茶農既能以市場價格出售茶青,又能參與合作社勞動,還能享受利潤分紅,實現“一次參與、多重收益”。

產業有幹頭,脫貧有奔頭。兩年來,國家移民管理局援建菌菇、靈芝、螺螄等種養殖產業基地68個、村合作社6個,帶動各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2萬至15萬元,323戶貧困群眾成為擁有土地流轉金、務工薪金、效益分紅金的“三金”農民。

消費旺了,收入多了——

2020年5月28日,義烏市美聯薈網紅直播基地,各路網紅雲集。浙江邊檢總站發起三江縣農特產品“千人網紅直播帶貨”,超20萬網民在線互動,三江春茶、三江茶油、侗婆臘肉、生態粥米等產品藉助互聯網走出深山,“圈粉”無數。

兩年來,國家移民管理局協調沿海發達省市商超及警營內部開設農產品專櫃40餘個,推動三江農產品上線15家電商平台,召開29場農副產品推介會,解決了交通閉塞、信息不暢、買難賣難等“卡脖子”問題。特別是“茶青價格保衛戰”,發動全機構購買幫銷三江茶葉,不到半個月,三江茶青收購價就由每斤5元漲到15元,恢復到往年同期水平。

就業多了,心勁足了——

“1年能賺10萬多元,過去想都不敢想。”摘掉了“窮帽”,挺直了腰桿,今天的伍城穎,舉手投足盡顯自信。

2019年,國家移民管理局舉辦三江縣貧困戶貨車駕駛員培訓班,免費培訓了800名大貨車駕駛員,伍城穎就是其中之一。2019年年底,他在深圳邊檢總站的幫助下開上了“貨拉拉”,成為全縣靠此吃飯的第一人。2020年又有31名貧困戶駕駛員走進特區,走上就業脫貧之路。

兩年來,國家移民管理局聯繫提供就業崗位2000餘個,包括輔警、保安、物業等系統內部崗位,也涵蓋護村隊員、保潔員等公益崗位和臨時性扶貧就業崗位,解決了1258名貧困群眾的就業問題。

對接鄉村振興

不經意間,三江變了。

夜被點亮了。高旁村黨支部書記吳全旺盼了半輩子的路燈裝上了。 “過去太陽下了山,沒人願意出門,現在路燈一亮,就像白天一樣。”

垃圾不見了。曾幾何時,唐朝村生活垃圾圍村,各種廢舊塑料袋在牆頭、樹梢隨風招搖,這一切在環保型垃圾焚燒爐投入使用後,全被送進了歷史的“垃圾箱”。

說起這些變化,村民們說,記頭功的當屬穿警服的扶貧隊。國家移民管理局實施“美化村居環境”工程,先後投入1500餘萬元,幫建路橋和垃圾處理點,改造旱廁和污水溝,安裝路燈和道路防護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改變的不僅是顏值,更有氣質。

在白毛村,坡會是延續了上百年的傳統節日,山東邊檢總站投入20餘萬元專項資金,對坡會場地進行了改造升級。新場地啟用那天,5000餘名村民聞訊而來,他們拉起民警的手,載歌載舞,像過節一樣熱鬧。

藉著定點幫扶的東風,鼓樓、戲台、體育活動中心、文化小廣場、休閑娛樂亭等文化“莊稼”拔節生長,“送文化”與“種文化”相結合讓村民的生活方式更文明、生活狀態更健康,“孝德基金”、道德評議會、鼓樓議事會等新機制在鄉村掀起一股移風易俗、見賢思齊的脫貧新風。

改變還要靠法治。

國家移民管理局突出公安特色,為三江縣公安局配備331萬元的警用裝備,投入98萬元建設出入境辦證大廳,為騎摩托車家庭配備1萬個安全頭盔,在交通危險路段安裝750個減速帶、1000個廣角鏡,為各村配備安全宣傳小喇叭,開展禁毒、防詐和各類安全宣傳,推進“平安鄉村”建設。

想一直改變下去,更要留下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

國家移民管理局廣泛開展“三江黨旗紅”警地共建聯創活動,組織支部建設過硬的基層單位,與63個貧困村黨支部結對共建,分批分期對3700餘名基層幹部進行培訓,農村基層幹部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顯提高,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更加鞏固。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