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報道 近年來,隨着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精細化工的下游應用領域不斷向電子、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滲透,新型精細化工產品的需求也日益上升,這也帶動國內相關材料企業快速發展,並陸續登陸資本市場,這其中也包括正在科創板IPO的康鵬科技。
據筆者查閱該公司招股書發現,康鵬科技傳統核心業務顯示材料價格出現持續下跌,導致該業務收入呈下滑趨勢。同時,其新能源新能源電池材料及電子化學品業務也面臨著價格下滑且客戶減少採購量的衝擊。受此影響,康鵬科技存貨及應收賬款逐年攀升,將會給公司的經營業績帶來負面影響。
傳統業務業績呈下滑趨勢
康鵬科技是一家深耕於精細化工領域的技術驅動型企業,產品為新材料及醫藥和農藥化學品,其中,新材料產品主要覆蓋顯示材料、新能源電池材料及電子化學品、有機硅材料等領域。
2016-2021年,康鵬科技實現營業收入5.99億元、6.37億元、7.04億元、6.87億元、6.29億元、10.05億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1.27億元、1.42億元、3.29億元、1.43億元、0.93億元、1.38億元。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均出現劇烈波動。
而這與其傳統主營的液晶顯示材料業務收入持續下滑密切相關。2016-2021年,康鵬科技顯示材料營收分別為4.02億元、3.9億元、3.83億元、3.25億元、3.09億元、3.48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68.05%、62.33%、56.46%、49.50%、51.49%、36.04%,整體呈下滑趨勢。
行業周知,液晶材料是LCD面板的核心原材料,其性能及品質直接影響到LCD面板整體的顯示性能。康鵬科技成立以來與日本JNC、德國默克等國際混晶巨頭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是其重要的供應商。
近年來隨着液晶材料國產化率的提升,康鵬科技也逐漸與八億時空、江蘇和成等國內混晶生產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公司的產品出貨量位居行業前列。按照2021年全球TFT混合液晶市場規模845噸,液晶單體配製成混合液晶的損失5%測算,康鵬科技的市場佔有率超過14%。
不過,隨着國內液晶材料企業加速布局含氟液晶材料領域,導致顯示材料市場競爭加劇,而該系列產品價格也出現逐年下滑的現象。
2019-2021年,康鵬科技顯示材料K0015單價分別為10442.96元/千克、9194.40元/千克、7841.64元/千克;K0016單價分別為10414.02元/千克、9160.06元/千克、7740.96元/千克;K0030單價分別為8939.08元/千克、8593.08元/千克、6989.41元/千克;K0056單價分別為18691.06元/千克、17301.10元/千克、14880.97元/千克;K0057單價分別為19554.93元/千克、18146.22元/千克、15568.68元/千克,所有的產品價格均呈快速下跌趨勢。
康鵬科技表示,報告期內,公司主要顯示材料產品價格整體均有所下降,主要是由於下游顯示面板行業競爭加劇,同時隨着技術的成熟以及產量的增大導致成本下降傳導所致。
新業務遭到市場質疑
在顯示材料業務下滑的背景下,康鵬科技加速布局新能源電池材料及電子化學品業務、醫藥和農藥化學品業務,儘管兩大業務營收規模均實現較快的增長,但同時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在《安全事故頻發且產品降價搶市 康鵬科技二度衝擊科創板能否順利過會?》一文中,筆者指出,康鵬科技子公司衢州康鵬主要生產新能源電池材料及電子化學品(LiFSI產品),該子公司於2020年多次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導致工廠停工停產,從而影響其核心產品LiFSI的產能,而該業務營收當年也出現下滑。
值得提及的是,LiFSI產品單價出現連年下滑,加之康鵬科技下遊客戶着手布局LiFSI項目,隨着下遊客戶自建LiFSI生產線並順利投產,且其自建產線能夠滿足自身產品需求時,勢必會減少向康鵬科技採購LiFSI產品,而其該業務也將會受到影響。
而在醫藥和農藥化學品業務,康鵬科技存在前員工持股公司躍升大客戶的問題。
數據顯示,2017年和2018年,都創科技均未進入康鵬科技的前五大客戶名單。而到了2019年,該公司一躍成為康鵬科技醫藥化學品第一大客戶,為康鵬科技貢獻銷售收入5289萬元,占公司當年醫藥化學品業務收入的40.44%。
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康鵬科技醫藥化學品業務的整體收入比上年還少了14.1萬元。換言之,若沒有都創科技“相助”,康鵬科技的醫藥化學品業務將會出現大幅下滑。
都創科技成立於2015年1月,初始投資人為王雷和王秋平;2018年10月,王秋平將其持有的都創科技股權分別轉讓予王雷和許智。其中,許智以50萬元認繳資金持有都創科技9.9%股權。
而許智原本為康鵬科技的工作人員,其於2018年3月離職,並加入都創科技。也就是說,前員工入職新公司一年,就為“老東家”帶來總營收佔比超過5%的大單,雙方之間的業務形成時間似乎很難用巧合來解釋,而業務往來的真實性也有待說明。
存貨及應收賬款逐年走高
從前文可知,無論是傳統業務顯示材料,還是新開發業務新能源電池材料及電子化學品,均出現產品價格連年下跌的情況,這也導致康鵬科技存貨賬麵價值逐年提升。
2019年末至2021年末,康鵬科技存貨餘額分別為2.41億元2.53億元、3.71億元,逐年上升。公司存貨主要由庫存商品、半成品、在產品及原材料構成。
而在存貨周轉率方面,康鵬科技也處於相對偏低水平。報告期內,康鵬科技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1.73、1.47、2.11;同行業可比公司同期存貨周轉率平均值分別為3.98、4.15、5.10,均高於康鵬科技。
據筆者查詢發現,報告期內,康鵬科技資產減值損失分別為33.65萬元、398.39萬元、936.14萬元,均為存貨跌價損失。
康鵬科技指出,隨着公司業務規模逐漸增長,公司存貨金額可能進一步增大。若後續市場及客戶需求發生變化,或產品市場價格下滑以及原材料成本不斷上漲,則會導致存貨可變現凈值小於賬麵價值,從而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在上述時間內,康鵬科技存貨增長的同時,其應收賬款也在逐年提高。報告期各期末,康鵬科技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為1.74億元、1.85億元、1.92億元,逐年上升。而其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4.33、3.50、5.32,行業可比公司均值為4.51、4.54、5.80,均高於康鵬科技。
其也坦承,隨着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張,公司應收賬款規模將逐步擴大,若公司客戶經營狀況受外部宏觀環境影響出現重大不利變化,導致應收賬款不能按期收回或無法收回,將給公司帶來一定的壞賬風險。
資本市場人士指出,康鵬科技應收賬款和存貨規模均較大,會給公司帶來壞賬和跌價風險,並且資金難以及時收回和變現,這很容易造成資金難以運轉的狀況,一旦資金運轉出現困難,將會給康鵬科技的經營帶來不利影響。(校對/李杭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