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挑重擔 迎難而上——懷化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後勤保障組工作掠影

2022年09月26日01:15:29 熱門 1612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何峰懷化報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一群默默在後方戰鬥的“戰士”。他們精準保障,到位服務,為一線防疫醫務人員,築起了一道牢固的“防護牆”。

自懷化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後勤保障組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帶頭迎難而上,堅持把醫療人員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全力做好後勤保障工作,為疫情防控工作解決後顧之憂。

勇挑重擔 迎難而上——懷化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後勤保障組工作掠影 - 天天要聞

後勤保障組通宵辦理證件。

“與時間賽跑,

讓所有可出行人正常出行”

三月,花香四溢的時節,一場“倒春寒”打破了懷化的這份寧靜。

“媚娜,我們有一輛運送方艙實驗室的重要物資車輛,現在卡在高速路口了,請你幫忙協調一下”。3月20凌晨,市計生協業務指導科幹部,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後勤保障組組員申媚娜接到了方艙實驗室聯絡員尹德榮的緊急電話。“好的,你把車輛的具體信息發給我,我馬上去協調。”

方艙氣膜實驗室的建造,能大大增強我市核酸檢測能力。事情緊急,申媚娜立即跟領導彙報,與來自懷化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的另一名組員向丹丹一起前往高速路口溝通放行。疫情期間,兩人到高速路口對接協調物資車輛二十餘輛。

“很多運送物資的司機師傅,可能當天都沒有吃飯,我們了解了以後,專門去買了麵包和牛奶送給他們,雖然簡單但也是我們的心意。”申媚娜笑着說到。

“你們也太熱情了,謝謝,謝謝,我們心裡也感到暖暖的。”經溝通核查後,張師傅順利將物資運送到指定地點,隨後返程。

這是她與“隊友”奮戰的第四個深夜,負責溝通高速路口協調放行,保障防疫物資充足、及時供應;負責督導證、社區通行證、醫護人員工作證等證件辦理髮放,確保疫情防控基層一線人員的工作能夠正常、有序進行。

疫情防控無小事。每一個細節、每一次溝通、每一張證件,都事關抗疫大局。每天發出的證件審核、送簽和制發,各單位、各關卡的溝通,文件的整理歸檔……為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工作,領導、幹部24小時在崗,所有證件需逐級辦理,編號具體到單位、領取人。

“2天不到,2000分鐘的電話時長就沒了!”“每天睡個把小時,印泥都用完了10多盒。”“65個單位,3000多人的工作證,從核實、製作、發放就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說起疫情時的工作,市衛健委葯具站科長、後勤保障組組長謝喜盈表示,不分晝與夜,來活就是干!雖然很累,但是值得。

“白天爭分奪秒,晚上燈火通明是常態。大家發揚能吃苦、快反應、向前沖的精神,每天睡一兩個小時,將自己‘釘’在崗位上。”後勤保障組嚴磊也感同身受道。

勇挑重擔 迎難而上——懷化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後勤保障組工作掠影 - 天天要聞

凌晨3點多,終於將470箱抗原試劑搬完。

“不是搞這一塊的,

起初有些束手無策”

大事難事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

白衣執甲、逆行出征,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全力守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後勤不後,前線無憂”,在他們的背後有着一張堅實的後勤保障網,全力做好查驗消殺、飲食住宿等各個環節的保障工作,為打贏疫情阻擊戰築起堅強後盾。

“後勤保障工作聽上去不像一線工作那麼辛苦,但這份工作也並不輕鬆。要學會應對各種突髮狀況,主動發現問題。”3月18日,市衛健委機關第一支部書記付永軍主動加入了疫情防控後勤保障組,負責省專家和外市援懷醫務人員的吃住行,從起初的“後勤小白”,到現在的“金牌管家”,他用實幹書寫經驗。

18日,付永軍剛進入後勤保障組,就接到了懷化市體育中心“方艙核酸檢測基地”氣膜實驗室發出地請求,需要一些物資。從未接觸過這一塊的他,瞬間有些束手無策。

“當時情況緊急,我就趕緊找領導、同事求助,還好順利找到了對策。”付永軍通過領導的介紹,成功與懷化市志願者協會對接,完成了方艙的“任務”。之後,他開動腦筋,拓展渠道,尋求本地誌願者幫助的同時,也積極爭取社會人士支持,把最好的服務給援懷醫療隊。

前線在衝鋒,後方有溫情。好“管家”,不是等待問題找上門,而是去主動尋找問題。

19日,懷化天氣驟降,許多醫務人員來的時候,都只帶了短袖。於是,付永軍聯繫懷化志願者,在一對夫婦的幫助下籌集了240套保暖衣,並在第一時間送到了醫務人員的手中。

23日,在得知酒店有房間後,付永軍立即對接酒店,為給醫務人員轉移地點,以便醫療人員有更好的休息環境。

怎樣科學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確保醫務人員營養充足、休息得好,也是後勤保障組要安排周到的問題。“我們每個人每天去兩個不同的酒店,看酒店消殺工作是否到位,住宿條件有沒有達標,食物搭配合不合格……”付永軍調侃着說,自己彷彿是一個“試吃員”。

勇挑重擔 迎難而上——懷化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後勤保障組工作掠影 - 天天要聞

為醫務人員準備水果。

“不管多晚,

你有需要我們就走”

點點螢火,匯聚成人間星河。

“喂,曾科,我們要去方艙,這邊有車嗎?”“有,你們什麼時候出發?”“時間比較緊,越快越好。”“好,我馬上安排,你們現在可以下來,車就在門口等。”

凌晨三點,曾祥榮的電話依然在響。用他的話來說,“隨時待命,什麼時候用車,什麼時候走。”3月18日,計生協業務指導科的曾祥榮接到任務——負責援懷省專家組及核酸檢測組的後勤保障工作。為了保障前線醫務人員能夠按時用餐、及時出行,他駐點開展聯絡協調,直到她們圓滿完成援懷工作。

同時,為了切實保障好醫務人員的個人防護和安全,曾祥榮協調酒店,採取閉環管理,不開放自助餐,每天三餐都要打包,分時段有序取餐和送餐到醫護人員的房間。“為他們做好後勤保障,讓他們能夠有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戰鬥,就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工作。”為了給晚歸的醫護人員提供更好地服務,後勤保障組安排值班人員,給醫護人員送水、遞上熱飯。

“她們離開的時候,對我們說了很多感謝的話,能夠得到‘戰士’們的認可,再苦再累也值!”一座城市,因為有愛,所以溫暖。因為溫暖,才有力量。

四月,五溪大地生機勃勃,綠色蔥蘢如畫,處處芳菲浸染。春色雖動人,但疫情防控不可鬆懈,後勤保障組各成員將始終繃緊思想之弦,抓實防範之舉,把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做細做實做到位。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