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宇航局發現了火星曾經有液態水,是一個溫暖的世界,而且可能有生命存在後,圍繞火星的各種話題層出不窮,火星也因此真的火了!
而之前科學家又發現了火星的大氣層外衣是怎麼被“偷掉”的秘密,這個重大發現和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探測器有關,其實這個探測器有個簡單的名字,叫做“馬文”!
它的身份不簡單,是世界首顆專門研究火星大氣的探測器。馬文發回的數據顯示,太陽風是火星丟失大氣外衣的幕後主謀,也是造成火星氣候顯著變化的重要原因。太陽風聽起來很炫,實際上更炫,它是一股高能帶電粒子流,主要由質子和電子組成,由太陽上層大氣組成,時速可以達到160萬公里/小時。
科學家的觀測顯示,在經過火星上層大氣時,太陽風帶來的磁場會產生電場,並將火星大氣中的原子電離成離子逃逸到太空中去。
比太陽風還可怕的是太陽風暴,火星顯然受不了那種“折磨”,大氣層外衣剝離速度顯著增加,速度可提高10到20倍。探測器馬文把報告送到科學家那裡,數據顯示,太陽風剝離火星大氣層的速度達到100克/秒。
在數十億年前,早期太陽活動非常活躍的時候,火星大氣層被太陽風剝離的速度要比現在高很多,而之後的數十億年間,太陽風和太陽風暴一直不斷地折磨火星,逐漸脫掉火星大氣層外衣,而這正是改變火星氣候的重要原因。
與可憐的火星相比,地球就幸運多了,因為有地球磁場的保護,太陽風帶來的高能粒子流發生偏轉,保護了地球大氣層。雖然早期火星也擁有像地球這樣的全球性磁場,但是火星體積只有地球的15%,比地球小得多,因此火星地核冷卻的也比地球快,地質活動趨緩,磁場消失,最後大氣變薄,使液態水無法穩定存在。
新的研究表明,火星大氣丟失來自三個區域。第一個是太陽風經過火星大氣後,在火星後面形成的離子尾,另一個時火星兩級大氣粒子逃逸形成的羽流,還有在火星周圍擴展開的氣體雲。
火星大氣被剝離的離子75%源自離子尾,另外有25%原子南北兩極形成的羽流,而擴展的氣體雲比較霸氣,幾乎沒有丟失大氣。
早期的火星還是披着一個較厚大氣外衣的翩翩少年,能夠支持表面存在液態水,是個宜居的好地方。不過再美好也只是曾經了。科學家們表示,一定會徹底弄清楚火星大氣外衣丟失的來龍去脈,這對我們了解地球和其他行星大氣的演變有很大幫助,因為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不但關乎到地球,甚至是所有星球上的生命,雖然地球有強大的磁場保護着大氣層,但磁場並不是萬能的,隨着時間推移,地球核心逐漸冷卻,磁場強度減弱,遙遠未來地球或遭遇火星同樣的命運!
更多宇宙探索,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zda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