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當地時間9月15日,歐洲議會大會以424票同意,14票反對通過了所謂“台海情勢決議文”,要求歐盟儘快與台當局談判簽署“雙方投資協議”(BIA),以此增加供應鏈的韌性,強化台灣“硅盾”,保障台海安全,同時還對大陸在台島周邊的軍事演習提出強烈譴責,聲稱解放軍是在對台灣“挑釁”。
在歐洲議會上,他們將台灣稱作是與歐盟理念相近的“夥伴”,並且在全球高科技產業供應鏈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要求歐盟應該加強與“民主治理下的台灣”的“雙邊關係”與合作,並且歐盟對外事務部(EEAS)應該儘快開展與台灣互惠的供應鏈韌性協議談判準備工作。
據悉這份決議文中,提到歐洲各國的國會議員,應該通過竄訪台灣來展現對台灣的“支持”,此舉有助於嚇阻大陸“犯台”,並敦促歐盟應該增強與台灣的“政治往來”,歐洲議會也將會持續派出代表“訪台”,同時還呼籲沒有在台灣設立所謂“貿易代表處”的國家應該效仿立陶宛,設立“駐台代表處。”
由此可以看到,如今歐盟對台灣態度已經與美國保持一致,日前美方參議院外委會也通過了一份涉台法案,即“台灣政策法”,其內容包括在之後4年內,授權45億美元的對台軍事援助,增加對台出售所謂“嚇阻解放軍”的武器,增強美台“軍事聯繫”,增強台灣的“防衛能力”。
美參院外委會主席梅嫩德茲表示,提出該法案的目的,就是要推動美方在“台灣安全”上的努力,確保台海地區的安全,進一步阻止大陸“入侵”台灣,他還聲稱該法案包括制定經濟制裁的機制,一旦大陸對台灣採取“惡劣行徑”,那麼大陸將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沉重代價。
歐洲議會與美方參議院都提到了一點,就是“保障台海安全”,但事實上,真正導致台海局勢持續緊張的就是歐美國家,這次歐美紛紛通過涉台法案,目的就是要干涉台海問題,試圖引發台海衝突,最後實現遏制中國大陸崛起的陰謀。
首先台海問題是中國內政,任何國家無權插手,而歐洲多國都與中方保持着密切的貿易往來,在2021年,中歐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8281億美元,同比增長27.5%,並且中方已經是歐盟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歐洲大國若是繼續在台海問題上與中方作對,那麼必將失去龐大的中國市場,結果也是可想而知。
但是現在的歐洲已經逐漸淪為美方的附庸,甚至不惜損害自己利益來針對中國,根據台媒報道,此次歐洲議會通過的涉台決議,已經是今年以來的第7次通過相關文件;有消息稱,歐盟計劃在15日通過一項涉台決議,計劃將“歐盟駐台北經貿辦事處”更名為“駐台辦事處”。
很明顯,這就是對“一中原則”的嚴重挑釁,對此歐盟官員表示,歐盟對於最近台海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十分擔憂”,任何人都無法阻止歐盟加強與台灣的合作,所以歐盟必須要在經濟與政治上與台灣進行“接觸”。
不過台海並不是其他國家炒作的舞台,任何外部勢力都沒有資格插手台海問題,自從佩洛西竄台之後,我們已經用實際行動,展現出中方實現兩岸統一的決心,在發布的對台白皮書當中,大陸已經把話挑明,會盡最大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但是並未承諾放棄對台使用武力。
其實歐洲並未與中方存在過多的分歧,而且歐盟每年都會從中方獲取大量的利益,台海問題與歐盟也沒有任何聯繫,歐洲議會卻心甘情願充當美方馬前卒,只能說歐洲已經深受美國的控制,多行不義必自斃,中方在台海問題上的態度從未改變,如果歐盟執意要挑釁中方,那麼就要做好中歐經濟、外交等多方面停滯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