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公布第三季度財報的同時,華特迪士尼宣布旗下的流媒體平台Disney+將於今年11月登陸韓國、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據分析公司 Media Partners Asia(後簡稱為MPA)預測,到2022 年底,Disney+能夠在這三個市場獲得近500萬的訂閱用戶,年收入達3.3億美元。
在亞太地區,Disney+(某些地區稱為Disney+ Hotstar)已經在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上線。在今年第一季度,迪士尼就以強勢的表現引領了東南亞地區優質流媒體熱潮:在增加的490萬付費用戶中,Disney +的用戶超過190萬,在高級訂閱人數方面排名第二。華特迪士尼公司亞太區總裁Luke Kang表示:“亞太地區對Disney+的反應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我們對用戶的增長和市場中建立的合作夥伴關係感到滿意,並期待與該地區更多的消費者互動。”
不過,由於亞洲地區有着成熟的跨國流媒體服務,Disney+在亞太地區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比如Viu、Catchplay、騰訊和愛奇藝等流媒體都有着大量的亞洲本土化的內容,而Netfilx也早早在韓國站穩了腳跟。對此,MPA負責人透露,Disney+在大規模地對日韓的優質故事內容進行投資。除此之外,今年4月,迪士尼就宣布將於10月1日關閉東南亞和中國香港的18個電視頻道。這一舉措也是在為Disney+的擴張讓路。迪士尼在宣布關閉的聲明中表示:“作為華特迪士尼公司轉向D2C優先模式並進一步發展我們的流媒體服務的全球努力的一部分,迪士尼正在整合在東南亞和香港的媒體網絡業務。”
2019年11月12日,Disney+正式上線。儘管第一天就吸引了1000萬人訂閱,但是誰也沒想到彼時這一僅被視作防守型策略的項目在後來成為迪士尼的一大稻草。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主題公園關閉、電影上映不斷推遲——迪士尼的主要傳統業務受到衝擊,Disney+卻也迎來了“契機”。線下業務的萎縮持續倒逼流媒體的發展。財報顯示,近一個季度,Disney+新增訂閱用戶1240萬,比一年前翻了一倍,增速超過了Netflix等競爭對手。在近一年Disney+的付費訂閱用戶從5750萬增加到1.16億,遠超過華爾街分析師1.12億訂戶的預期,直接推動力迪士尼股價的上漲。

從2020年明確強調不會將大製作電影《黑寡婦2》上線Disney+到今年堅持將該電影院網同步引發和斯嘉麗·約翰遜的訴訟,迪士尼態度180度的大轉彎體現了後疫情時代運作模式的變化。
華特迪士尼公司首席執行官Bob Chapek曾表示,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消費者觀影習慣會永久性改變。迪士尼擁有Disney+,華納兄弟入駐 HBO MAX,環球影業Peacock,派拉蒙最終上線Paramount+,好萊塢的製片廠都紛紛入局流媒體平台。流媒體的格局開始從Netfilx的一家獨大走向群雄爭霸。不過,各大電影製片商同期的一些措施也曾引發一些爭議。最典型的則是對於窗口期的取消,這被認為是對於傳統影院的損害,在整個好萊塢引發不小的震動。
擠壓線下獲得流媒體的發展是否真的明智?流媒體興起是自救,還是飲鴆止渴?這些問題的答案有待時間的檢驗。不過迪士尼公司首席執行官Bob Chapek表示:“我們的D2C業務表現非常出色。本季度Disney+、ESPN+和Hulu的訂閱用戶總數接近1.74億,平台上將有大量新內容。”顯然,迪士尼對於流媒體平台的未來發展充滿了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