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楊丞琳在情感綜藝《燦爛的前行》中,暖到了很多人。
曾經那個活潑俏皮的“可愛教主”,如今也變得溫柔而知性。
她會為嘉賓的故事而動容落淚,對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同身受,像個大姐姐去開解、鼓勵他們:
“應該真實地去面對自己的感受,不要言不由衷。”
“我會更看重對方的成熟和高情商,才華只是意外的加分項。”
分享感情觀的同時,還不忘變相誇獎李榮浩。
在節目中,只要提及李榮浩,楊丞琳臉上的甜蜜總是藏不住。
然而每當這時,就會有網友在評論區直言:這都是假恩愛。
之所以如此猜測,也是有理有據——
作為合法夫妻,一年中卻有300多天都是異地分居;
好不容易因同城工作而碰個面,又竟在共進一頓晚餐後各奔東西……
於是,離婚、形婚的謠傳甚囂塵上,從未斷過。
然而,李榮浩今天生日,楊丞琳依然如往年般卡點送上第一句祝福。
在手拉手看海的照片下,李榮浩連着回了三個親親的表情,甜到大家的同時,也力破了這小半年來的所謂離婚傳聞。
縱觀娛樂圈,身陷“婚變謠言”中的,並不止他們一對。
首當其衝的便是陳曉陳妍希夫婦。
網友發現,結婚後,陳曉對陳妍希的熱情急轉直下。
同台出席活動,他“不是擺張臭臉,就是全程苦笑”;
節目組為他播放她的祝福視頻,他“冷眼漠視,彷彿在看仇人”;
而視頻中的她,則“肢體僵硬,神情緊張,彷彿與他形同陌路”。
總之,這完全不是一對恩愛夫妻該有的氛圍。
同樣被懷疑貌合神離的,還有杜海濤和沈夢辰。
起初,他們戀愛長跑九年,卻始終不提結婚;
後來,終於領了證,又遲遲不辦婚禮;
總之,怎麼看都不像一段正常的關係。
於是,即便當事人表面相安無事,也騙不過細心的網友。
網友們總能舉着放大鏡,化身心理學家,逐幀分解他們每一個表情、動作。
最後給出言之鑿鑿的結論:這段感情已經離破裂不遠了。
02
難道這幾對的感情,當真就虛假脆弱,經不起考驗嗎?
從旁觀者的視角去看,似乎確實如此。
然而倘若換個視角,又彷彿是另一個故事——
楊丞琳每年的生日,李榮浩都會堅持掐點發微博,換着花樣表達寵溺。
即便不見面、不視頻,他們也每天互道早晚安,用文字、語音彙報行程和計劃,時刻共享心情的變化。
表面的“疏離”下,是從不缺席的儀式感,和兩顆越靠越近的心靈。
對他們來說,“距離”不僅不是什麼跨越不了的難題,
反倒用行動有力證明了,真正的愛情經得起距離的考驗。
活動里,陳曉面對鏡頭表露出不耐煩,是因為他剛從片場趕來,相當疲憊。
可轉眼和陳妍希獨處,卻笑得合不攏嘴,倆人像沉浸在自己世界的調皮小孩子。
他下班回家,會主動幫她分擔家務,一起做飯,打遊戲,幫彼此按摩。
見不到面的日子裡,他們會分享每日的所見所聞,甚至連每頓吃了什麼,也要讓對方知道。
當全世界都在磕“顧盼cp”,分析着雙陳夫婦如何不般配、不恩愛時。
他們不是丟下兒子過二人世界,就是穿着情侶裝,手拉手去做核酸。
相戀、結婚多年,他們逐漸將重心放在家庭,很少在鏡頭前合體。
但鏡頭外的尋常生活里,那份愛不僅沒有消弭,還多出一份親人的羈絆。
當全世界都在討論,杜海濤對沈夢辰如何敷衍,不上心。
他正在帶着父母,在她的湘西老家過春節。
倆人裹着大棉襖睡衣,去給親朋好友拜年,
兩家人同桌吃年夜飯,喜氣洋洋地商討婚姻大事。
他正在機場接出差歸來的她,手裡攥着她最喜歡的飲料,偷偷出現在她身後製造驚喜。
正在為慶祝她的生日,學騎摩托,學做飯,學刻章,親手一筆一划刻下“囍”字。
在觀眾看不到的地方,他們像一對平凡的小情侶,
用無數甜蜜的小事將生活填滿,細碎而真實地相愛着。
每個人對愛的定義都不一樣。
而太多人習慣於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他人的關係。
一旦有所不符,便判定為他們感情走不長遠的證據。
但愛情說到底,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事。
03
在對這三對的質疑聲中,不難發現一個共同點:
都斷定是女生單方面依賴、在意這段感情:
“裝恩愛”的是楊丞琳,“扮甜蜜”的是陳妍希,“盼結婚”的是沈夢辰。
而男生們,則只有冷漠和嫌棄:
李榮浩“不予回應”,陳曉“眼中無光”,杜海濤“面對催婚含糊推脫”。
可是,他們眼中的她們,當真那麼不值得嗎?
不妨聽他們親自說——
李榮浩說:“她永遠知道我在想什麼,因為她是楊丞琳。”
她和他有着極其相似的過往:
在被光環籠罩前,都經歷過懷才不遇的日子。
都一邊幫家裡還巨額債務,一邊苦苦堅持夢想,一路摸爬滾打,屢敗屢戰。
所以,他們都明白事業於對方的重要性,也懂得給予尊重。
對李榮浩而言,楊丞琳是伯牙和知己,能同時提供給他愛和肯定。
對楊丞琳而言,李榮浩是幫助她成長的人,支持她活出更好的自己。
他們像兩顆強大的樹,彼此依存、又各自獨立。
陳曉說:“用三個詞形容她的話,是智慧、胸懷、和氣魄。”
他是個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隨性,不服管,還有點社恐。
他的朋友說,他是個需要被另一半照顧的怪人。
而陳妍希雖看上去是個笑呵呵的樂天派,其實聰明睿智,情商也高。
對外,她能兜住他那懟天懟地的怪脾氣,並大方得體地應對媒體。
對內,她不會被負面輿論影響生活,井井有條地打理好婚姻,給他很多安全感。
“他是個有點帥的外星人。”她這樣形容他。
“她是個需要保護的成熟女人。”他這樣形容他。
靈魂上的相知,性格上的互補,讓他們成為最適合對方的人。
杜海濤說:“她總會帶給我很多的能量,她就是我的暖寶寶。”
他們都是出了名的積極樂觀,到哪都嘻嘻哈哈,無憂無慮。
他卻始終惦記着她年少時的不幸福,想要把她照顧得更好一點。
他曾抹着淚對沈爸爸說:“她是個熱情又美好的小女孩,卻吃了太多本不該她吃的苦,我實在是心疼。”
而他對她的好,她也都記在心裡:“別人都覺得他是個大傻子,只有我知道他有多特別。”
他們了解對方的獨特和珍貴,彼此提供着溫潤的養分。
你看,感情本就是兩個人的事。
一個人值得與否,答案不由旁人書寫,只在愛人的心裡。
最後。
作家廖一梅說:“人一生當中,遇到愛、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正因為了解,相愛的兩個人,才能磨合出最舒服的相處模式。
恩愛的樣子,其實並不難演出來。
可成熟的愛不是做給別人看,而是自己心中知曉。
愛沒有標準公式,也沒有具體形狀,每個人對愛的訴求都不一樣。
決定幸福與否的,是信任和理解,是當事人真實的感受。
作為旁觀者,抱以祝福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