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南警方
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開展以來,河南公安機關緊密結合工作實際,迅速採取有力措施,全面落實打、防、管、控各項工作措施,強化巡邏防範不放鬆,做到“見警察、見警燈、見警車、見效果”,及時回應群眾報警求助,堅決清理違法違規行業場所、清除治安死角盲區,全面凈化社會治安環境,全力提升打防綜合質效,堅決維護全省社會持續穩定,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幸福安寧。
40度高溫下勸說 太陽見證解決36年糾紛
“姚叔,天這麼熱,窄路這麼難走!要是你,是不是心裡彆扭?”
“這是我的老宅基地,我有所有權!”
和姚叔對話的是“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南陽市唐河縣公安局源潭派出所所長孫恒生。
8月12日正午,氣溫高達40攝氏度,而一場關於宅基地歸屬的調解正在唐河縣源潭鎮北門街村委熱火朝天進行中。
原來,1986年源潭鎮北門街村委對轄區宅基地進行統一規劃,將鄭某宅基地規劃給了王某營家,且將鄭某的宅基地在重建房屋時進行了前移。然而,鄭某建好房後,拒絕出讓自己置換出的宅基地,並一直以種菜等方式維持所有權。而王某營因為沒有足夠的宅基地,導致不能滿足正常的生活,繼而屢次發生糾紛。期間,鎮、村多次進行了調解,但是一直因各種原因未果。
孫恒生上任源潭派出所所長後,一直關注着鄭某和王某的矛盾糾紛,並擇機進行調解。直到近期,因農活較閑、氣溫較高,孫恒生就會同鎮、村幹部聽取雙方意見,引導雙方快速調解,回歸正常生活。
期間,為了讓鄭某感受到王某營生活的不便,在正午溫度最高的時候,孫恒生將雙方邀請到有爭議的宅基地旁,在最火熱的太陽下見證調解。
經過近半個小時推心置腹的勸說,雙方均大汗淋漓,終於互相理解了對方的訴求,表示可以接受民警和治安積極分子的調解。此後,孫恒生趁熱打鐵,促使雙方第一時間簽訂了調解協議。
至此,這起延續36年的糾紛,在太陽的見證下,成功得以化解。特別是成功拿回宅基地、解決了出路問題的王某營,不住地對民警表示感謝。
三歲萌娃走失 民警暖心救助
“警察同志,櫻花大道這兒有個小男孩兒,一直在哭,身邊也沒有大人,你們快過來看看吧。”8月11日19時51分,蘭考縣公安局爪營派出所接到一熱心群眾報警,民警迅速趕往現場。根據熱心群眾提供的線索和位置,民警很快找到了小男孩。小男孩有兩三歲的樣子,坐在路邊一直哭泣。民警俯身抱起小孩,耐心安慰,對小孩說:“不要怕,警察叔叔一定會幫你找到你的父母”。因小男孩情緒不穩定,無法說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及父母信息,民警便將該小孩帶回派出所暫時安置。在爪營派出所,民警給小男孩購買了食物和水,小男孩緊張的情緒稍稍得到緩解。民警不斷地安撫小男孩的情緒並與其耐心溝通,在孩子的隻言片語中了解到,小孩的父親姓李,家住朱場村。得到該信息後,民警立即與該村村幹部聯繫,在村幹部的幫助下,後經多方查找,終於找到了小男孩的家人。
孩子的父親在接到通知後迅速趕到爪營派出所,看到孩子安然無恙,激動地拉着民警的手,連聲感謝。
1小時內幫助群眾找回丟失的手機
“取錢時還在衣服口袋裡,回家路上就發現不見了,急死了。”8月17日,轄區群眾李女士來到洛龍分局關林派出所求助,稱其在工商銀行取錢時不慎將手機丟失,手機內有許多重要的資料與照片,十分焦灼。民警了解情況後根據李女士的描述,一邊緊急查詢沿街監控,一邊在路邊仔細尋找。
在尋找的過程中,輔警馮小軍突然想到手機丟失可以通過定位查找,便用另一部手機開啟定位共享,發現遺失手機正在白圭街緩慢移動,確定位置後,民警迅速駕車趕往定位地點,途中仍繼續撥打,發現手機能夠撥通卻無人接聽,王賀迪分析撿拾到手機的應為不會使用智能機的人群,通過走訪,民警一眼認出在監控中出現過的步行老人,經過民警耐心溝通,老人承認撿到一部手機,並將手機還給失主。
溫情服務暖人心,關林派出所民警僅用1小時就精確尋找到手機,李女士與其家人對民警高效率的工作和負責任的態度表示稱讚和感謝。
女孩騎車落入深溝 巡邏民警及時救助
8月21日13點許,平輿縣公安局郭樓派出所接到110指揮中心指令稱,在該鎮一中附近,一女孩騎電動車不小心掉進了路邊的溝里,要求立即出警處置。
情況緊急,正在附近巡邏的郭樓派出所民輔警火速駕車趕往現場,第一時間找到了掉進溝里的女孩。在確定女孩沒有受傷後,民警們這才鬆了一口氣。
原來,女孩在騎電車的途中打了個電話,一不小心連人帶車掉到溝里了,幸好溝里沒水,只是被野草拉了一點皮外傷。因水溝坡陡女孩嘗試多次想把電動車從水溝里推上公路,但是一直沒能成功,於是報警求助。
在確認女孩身體沒有大礙後,王繼光把其扶到路邊,隨後,馬東升、唐洲等人連推帶拉合力把電動車從溝里推上岸,女孩連聲感謝。
八旬老漢迷失路 民警援手送歸家
“百日行動”開展以來,桐柏縣公安局在確保轄區治安穩定的同時,不斷強化工作措施,進一步提升服務群眾的質效。8月22日,黃崗派出所民警及時幫助一名迷路的八旬老漢,使其安全回到家人身邊,受到當事人家屬及群眾的點贊好評。
當日上午10時許,桐柏縣公安局黃崗派出所接到轄區一群眾求助,稱一名八十多歲的老漢在黃崗村其門前回不去家了,請求派出所民警給予幫助。接到求助後,民警立即趕往現場,只見一位八十多歲、頭髮花白的老漢,一手拿着傘一手拿着一袋饅頭,站在路旁不知所措。報警群眾見到民警後,向民警說道:“這個老人打着傘,這麼熱的天,走路都要走不穩,在我門前說走不動了歇一會,只是說從東邊過來的,問他是哪的說不清,更說不出家裡人的聯繫方式,沒辦法我就只能打電話尋求你們的幫助了”。
民警了解情況後,以當時的天氣溫度和老漢的狀態,隨時可能出現危險。民警決定儘快將該老翁送回家,分析到黃崗村往東方向有三個村,遂沿路依次打聽問詢群眾,看是否有人認識該老漢。同時,民警將該老漢的照片發送到警民聯絡微信群,通過多種渠道查找。當民警沿路問詢到第二個村莊時,轄區核桃樹村的村幹部在微信群里稱老人是他們村的,民警立即與該村幹部取得了聯繫,在問清詳細地址後,將該老漢安全送到其子女身邊。
到家後,該老漢激動地拉着民警的手眼眶都濕潤了。老漢的兒子李某見到民警把其父親送回來後,感激地說:“真是太謝謝警察同志了,給你們添麻煩了”。民警叮囑老漢的家人,老人年紀大了,平時要加強照顧,時刻關注其動向,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老漢家人表示以後一定會看管好老人。
60分鐘“生死通話” 滑縣110接警員成功挽救輕生男子
因感情受挫,男子深夜欲尋短見。危急時刻,滑縣110接警員60分鐘“生死通話”,耐心開導,最終,挽救了一條生命。近日,滑縣公安局情指聯勤中心110報警台值班接警員胡愛嬌保持通話60分鐘,成功救下一名欲輕生男子。
叮鈴鈴…“你好,滑縣110!”8月21日凌晨0點21分,滑縣110報警台值班接警員胡愛嬌接到了一通特殊的報警電話。“你好,這裡是120急救中心,一名男子撥打120稱要自殺,需要民警幫助。”電話是滑縣120急救中心打來的,稱輕生男子情緒激動,不肯提供具體地址,急需民警救助。
時間就是生命!接到求助後,胡愛嬌立即撥通了120提供的輕生男子的聯繫電話,一場扣人心弦的“生死之戰”拉開序幕。
“喂,你好。”“你好同志,請問你在哪個地方?這裡是滑縣110……”“能告訴我你在哪兒嗎?”……電話接通後,無論胡愛嬌如何詢問,男子都十分抵觸,拒不回答,並且情緒激動,一再揚言如果民警到場,自己將一頭撞死。這一刻,胡愛嬌本就懸着的心揪得更緊了。
警情的位置至關重要,如果對方拒絕溝通就很難施救。此時穩定男子的情緒是關鍵。胡愛嬌繼續與男子溝通,小心翼翼地安撫男子的情緒,嘗試獲取更多信息,另一方面,迅速將情況報告給值班領導,安排人員查詢男子所在的位置。
經過多方查詢,最終確定男子是滑縣老廟鎮人。情指聯勤中心迅速指令轄區派出所值班民警進行查找。期間,胡愛嬌保持與男子通話,並改換本地方言與其交流,耐心開解。
感受到接警員的溫柔與善意,男子逐漸放下了心理包袱,緊張的情緒也一點點鬆動下來,他告訴胡愛嬌,因為感情受挫產生了輕生念頭,並反覆說著“對不起家人”。“遇到問題咱要想辦法解決問題……”“你還這麼年輕,往後的路還很長,況且你的家人也不能失去你啊……”胡愛嬌順勢引導男子,同時以親情作為突破口,嘗試喚回男子的求生欲。
慢慢地,男子的情緒不再像之前那般激動。在溝通中,細心的胡愛嬌發現男子說話有迴音,“他應該是在幽閉空曠的環境里。”儘管只隔着一根電話線,胡愛嬌卻發現了蛛絲馬跡,問道:“你的父母給你蓋了新房子?”男子隨口回答說:“這房子不算新,是一年前蓋的。”憑藉多年的工作經驗和職業敏感性,胡愛嬌判斷男子應該就在此處,隨即將相關情況通報給了正在尋找該男子的處警民警。
凌晨1點31分,在情指聯勤中心、派出所民警和男子家人的共同努力下,男子被成功找到並被安全帶離。在確定男子平安無恙後,胡愛嬌才徹底放下心來,將電話掛斷。直到此時,胡愛嬌才意識到自己的右臂有些發麻,原來由於太過專註,在長達60分的通話中,她一直保持着同一個姿勢。
“在崗一分鐘,負責60秒。110是‘平安線’也是‘生命線’,每一起警情對接警員來說都是一場考驗,都必須爭分奪秒、認真對待。”胡愛嬌說。
從接到求助後與男子取得聯繫,到成功將男子帶離,110接警員胡愛嬌足足與對方保持通話60分鐘。這60分鐘的生命通話,不僅是一名盡心盡責的接警員傳遞給被救助人員的溫暖與希望,更是滑縣公安守護群眾的使命與擔當。
暖心!疫情期間戶籍民警特事特辦,線上辦理獲群眾點贊
疫情來襲但擋不住服務,佩戴口罩卻隔不了溫度。由於疫情原因,很多在外務工的群眾辦理業務往返非常不便,南陽市宛城區公安分局瓦店派出所戶籍室通過線上方式,為人在外地的群眾辦理了戶籍業務,贏得了群眾的認可。8月23日上午,村民王女士委託親屬將一面寫有“盡心盡責,為民服務”的錦旗,送到瓦店派出所戶籍室民警李韶手中,以此向民警表達她的感激之情。
日前,瓦店派出所戶籍室接到了王女士的求助電話稱,自己與丈夫生育孩子後一直在外務工,對孩子上戶口一事不夠重視,導致現在孩子10歲了還沒有戶口,孩子一直無法辦理學籍、醫保等。馬上秋季開學,王女士想給孩子上戶口,但由於疫情原因,王女士夫妻無法親自返回南陽辦理,眼看孩子開學在即,自己非常着急,希望民警給予幫助。
戶籍民警在了解了王女士的特殊情況後,首先確認了王女士確實符合網上辦理的條件,王女士通過微信將所需證件和手續發給戶籍民警,戶籍民警對相關證件進行核實確認後,通過積極的溝通協調,由其老家的親屬代辦,僅半天時間就為王女士辦理好了業務,王某夫妻通過視頻看到新的戶口本那一刻非常激動:孩子終於有戶口了,我們也可以安心在外掙錢養家了。
服務永無止境,宛城公安在日常工作中時刻秉承着為民服務的理念,立足崗位職,用細心、耐心、熱心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兩地警方聯手 促一家團圓
8月18日下午,洛陽市伊濱區李村鎮魏村村民劉寶朝一家將一面“人民公安恩重如山,為民尋親回家團圓”的錦旗,送到了禹州市公安局,感謝禹州民警聯動為他找回離家出走近十年的孩子。
2012年4月份,剛剛年滿18歲的小夥子小劉(化名)與家人賭氣後,離開了家鄉洛陽市伊濱區李村鎮魏村,說是去鞏義市打工,誰知這一去就再未與家人聯繫,家人多次尋找未果,從此杳無音信。期間小劉家人也在當地報警,並組織親屬到處尋找,而這一找就是十年。這十年間,當地警方和小劉的家人從未放棄。小劉的父母在這十年里日思夜盼,流幹了眼淚,熬白了頭髮。
2022年8月13日,小劉的家人通過“河南疾控小程序”突然發現兒子小劉於2022年8月10日17點08分在禹州市人民醫院有核酸採樣記錄,隨後又發現小劉分別於2022年5月24日,6月17日在禹州市夏都街道預防接種門診接種過第一,第二針新冠疫苗。8月14日17點15分又在禹州市人民醫院進行了核酸檢測。
“終於有了孩子的消息了!”小劉的父母欣喜若狂,並第一時間將此情況向轄區公安機關進行了報告。伊濱警方隨即與禹州警方取得了聯繫。
8月17日上午,伊濱民警帶着小劉的家人來到了禹州市公安局夏都中心派出所,得知大家的來意,所長陳俊陽立即安排社區民警樊磊,對伊濱警方和小劉家人提供的線索對接衛生疾控部門進行核查。就在民警緊張核查過程中,又發現小劉曾於上個月在禹州市公安局范坡派出所辦理過二代身份證換證業務的好消息。
經過夏都中心派出所聯繫對接,當天下午,伊濱民警帶着小劉的家人又趕到了范坡派出所。在范坡派出所,戶籍民警一聽到小劉的名字,立即就對上了號:“是有這麼個人上個月在這裡辦理過二代身份證換證業務。當時他的二代身份證到期了,來這裡辦理換證業務,因為是外地人,我對他印象非常深。”說著,戶籍民警在電腦上調出了小劉的圖片讓伊濱民警和小劉的家人辨認。“就是他,就是他”“是我兒子,是我兒子”!小劉的家人看着十年未見的兒子的照片,聲音哽咽了。
根據范坡派出所戶籍民警提供的小劉辦理業務時留下的電話號碼,小劉的家人撥通了小劉的電話。
一個小時後,在伊濱民警的陪同下,小劉的家人終於見到了日思夜想的小劉。幸福的淚水流淌在小劉一家人的臉上。
小劉表示,等禹州這邊的工作安頓好會回家與父母團聚,這期間會經常與家人保持聯繫,現在自己也大了,再也不幹傻事了。
“你們放心,孩子只要還在禹州這邊,有什麼事,你們隨時跟我們聯繫,我們一定全力以赴。”臨行前,禹州民警對伊濱民警和小劉的家人鄭重地說。
愛心接力幫寶媽給孩子送“口糧”
“感恩有你們,三門峽一定會挺過去,有你們這群可愛的工作人員,讓我們能夠踏踏實實的,謝謝你們好人一生平安!”這一番感人肺腑的話語,是寶媽尚某在微信中給交口派出所輔警鄭敏的留言,表達自己對民輔警提供幫助的誠摯謝意。
突如其來的疫情,令湖濱區城市鄉村同時按下暫停鍵。位於湖濱區東郊的交口鄉因為發現無癥狀感染者,疫情防控陡然升級為最高等級,實行靜態管控,禁止一切人員、車輛流動。這一切讓停留在湖濱區野鹿村的年輕的尚某夫婦措手不及,剛剛七個月大的孩子在陝州區菜園婆婆家裡需要奶粉。焦急的尚某夫婦便想着與卡點工作人員溝通,將奶粉送去。
2022年8月21日晚10時許,交口派出所民警許迪、輔警鄭敏巡邏到野鹿村銀昌路卡點時,偶遇了這一情況。 輔警鄭敏也是“寶媽”,非常理解尚某此時心情。她和同事溝通後,決定伸出援手,她一邊講解防疫政策,緩解尚某情緒,一致真誠地說道:“疫情期間,小孩奶粉不夠的話,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幫你24小時派送,為了大家的安全,咱們共同努力,靜等疫情早日退去。”隨後鄭敏就和尚某某加了微信,又留下她老公公的電話。同時通知家裡人到249省道卡點接奶粉。
半小時後,許迪和鄭敏驅車將奶粉送到在249省道卡點等候的尚某的家人手裡。細心的鄭敏還將老人拿到奶粉,抱着小孩的照片和視頻一同發給尚某,讓她安心的同時也能一解思子之情。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大災大難面前需要同心同德,一點一滴彰顯警民情深!在抗疫第一線,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暖心故事,願疫情早日退去,崤函早日安然!
方城警民“聯動、聯手、連心”生死時速緊急救援
8月26日晚8:30分,在方城縣城區文化路中段,縣公安局特警大隊、交警大隊、轄區網格員、熱心群眾一起上演“生死時速”,及時救援了因交通事故受傷昏迷的群眾。從事故發生到送往醫院救援完成,僅用時十分鐘,警民聯手爭分奪秒為挽救受傷群眾爭取了寶貴時間。
經了解,當晚小雨綿綿,路面濕滑,受傷男子騎乘電動車並載有貨物,行駛至文化路與育才路交會處時,因電動車緊急剎車,導致側滑摔倒在地,致使全身多處受傷,頭部大量出血,同時該男子已出現昏厥狀態。在聽到因事故產生的巨響後,臨近事故現場的縣委機關值班網格員快速出來查看,現場情況十分緊急,受傷人員被電動車壓倒身下動彈不得,網格員立即撥通了110和120報警急救電話,並迅速組織周邊群眾前來幫忙救援。
時間就是生命,救援工作刻不容緩,在附近夏夜守護巡邏的特警隊員聞訊一分鐘內趕到現場,大家齊心協力,把壓在受傷男子身上的電動車抬開,該男子神志不清,尤其頭部還在不斷出血,有救援經驗的特警隊員立即對該男子頭部實施了簡單救護。與此同時,縣交警大隊事故科民警和120救護車也火速到達現場進行勘查和救援,在警民聯動齊心協力下,將該受傷男子抬上救護車,送往就近醫院治療。因救治及時,目前該男子已脫離生命危險,正在進一步治療當中。
兵分四路 民警深夜尋找耄耋老人
百日行動開展以來,溫縣公安局認真開展夜間巡邏防控工作,讓警燈照亮轄區每個黑暗的角落。近日,該局黃庄派出所民警在夜間巡邏時發現轄區一名九十多歲老人走失,他們立即兵分四路進行查找,最終在一草叢中找到走失老人。
2022年8月26日晚23時,黃庄派出所民警王凡、輔警郭家豪、崔磊按照要求進行巡邏,當他們行至東王里村時發現幾名群眾拿着手電在尋找着什麼。王凡隨即上前詢問,原來該村李某95歲的老父親當日下午一個人出門閑轉,至今沒有回家,家人已經發動親戚朋友四處尋找。王凡得知後立即聯繫村委進行監控查詢。在認真查看了監控視頻後,民警發現老人於18時20分從村南路口拄着拐杖出村,且行走極為緩慢。
王凡分析老人目前一定沒有走遠,他隨即將在場人員分為四組,由民警、輔警帶着老人家屬沿老人出村方向展開地毯式排查工作。終於,在尋找了近一個小時後,他們在村口一個大貨車後面草叢中找到了走失老人。看到老人安然無恙,現場群眾對民警的熱心相助讚嘆不已:“幸虧民警熱心相助,不然老人這麼大年紀了,要是在外露宿一晚,身體肯定承受不了。”
樹木變身“攔路虎” 民警快清“腸梗阻”
8月28日下午14時許,桐柏縣公安局吳城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在位於桐柏縣吳城鎮閆庄村的一處公路上,因颳風下雨導致路邊的兩棵樹被折斷,倒在了公路上,嚴重堵塞交通。接報後,值班民警立即飛速趕往現場,抵達後,民警首先組織警力實行臨時交通管制,豎起交通警示牌。待外圍安全安置妥當後,民警立即來到中心現場,只見被折斷的是一棵楊樹和一棵柳樹,其中柳樹的樹型較小,依靠人力可以搬移,楊樹的樹型較大,需要使用工程車輛才能進行清理,民警立即聯繫鎮政府城建部門調派一輛鏟車,在等待鏟車趕到的間隙,民警冒雨開始對樹型較小的柳樹進行打截和挪移。
民警冒雨維護道路交通安全清理安全障礙的行為感動了過路群眾,有兩名路過的好心司機看到這一情況後,立即下車撐傘為民警擋雨,同時還幫助挪動斷樹清理路面。在熱心群眾的幫助下,那棵折斷的柳樹很快被清理完畢。此時,鎮政府調派的鏟車也到達了現場,在民警的指揮下,很快將樹型較大的楊樹清理出了路面,路面障礙隱患及時得到清除,公路的交通秩序得以恢復。民警的暖心舉動得到了過往群眾的高度讚譽。
女孩走失,民警化身暖心奶爸
8月25日傍晚,天空淅淅瀝瀝的下着雨,氣溫下降,湯陰縣城已沒有了先前的炎熱。此時,文昌路中段一個穿粉色衣服的小女孩,獨自在雨中哭着走來。路過的行人發覺異樣,詢問後得知女孩是迷路找不到家人了,便撥打了110報警。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民警石澤昊立即趕到現場,此前面對周圍好心人女孩仍十分防備,話很少,這會兒看到警察叔叔才打開話匣子。原來女孩今年7歲瓦崗鄉人,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所以暑假期間女孩便在縣城跟奶奶和姑姑居住。當天傍晚奶奶去醫院照顧病人,姑姑還未下班回家,獨自在家的女孩便冒雨出門尋找,因不熟悉路況迷了路。石澤昊看着眼前的女孩渾身淋濕凍的發抖,心疼的把女孩抱上警車,耐心安撫她。隨後,通過她的姓名很快查詢到家屬身份信息,但卻沒有聯繫方式,民警又聯繫轄區派出所,請他們協助幫忙聯繫女孩家屬。
天色漸晚,在等待消息的同時,民警決定先帶女孩回局裡食堂吃飯。來到陌生的環境女孩比較拘謹手足無措,石澤昊給她盛好飯菜,陪她一起坐下用餐,兩人邊吃邊聊,漸漸女孩緊張不安的情緒得以緩解。半個小時後,女孩的姑姑聯繫上民警,得知孩子安然無恙,孩子姑姑連聲感謝。隨後,熱心的民警驅車將女孩安全送到家中。
#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公安心向黨 護航新征程##喜迎二十大 忠誠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