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實體經濟 一手抓鄉村振興

2022年09月01日06:40:03 熱門 1658
一手抓實體經濟 一手抓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梅州蕉嶺一手抓實體經濟,夯實發展基礎,一手抓鄉村振興,守住綠水青山。汪敬淼 攝

一手抓實體經濟 一手抓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近年來,蕉嶺的建材產業逐步實現綠色轉型。 汪敬淼 攝

粵閩贛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蕉嶺片區)內,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透露出改革創新帶來的發展勁頭;蕉城鎮龍安村的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內,綠油油的水稻秧苗展現出蓬勃生機……

發展基礎更加牢固、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幹事創業精氣神極大提振,是五年來蕉嶺最大的變化。

一手抓實體經濟,夯實發展基礎,蕉嶺在推動綠色建材產業強鏈延鏈的同時,主動作為,尋找蘇區省際邊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一手抓鄉村振興,守住綠水青山,蕉嶺努力創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範縣”,發展壯大絲苗米、毛竹、食用菌、蜂蜜等優勢產業,促農增收,讓更多農民共享發展成果。

下一個五年,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蕉嶺將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接好發展的接力棒,以新擔當新作為努力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陳萍

通訊員 廖靜宜 汪敬淼 丘林強

產業發展有成色

2021年4月,塔牌集團600萬噸水泥項目二期工程點火投產,標誌着歷經6年建設,總投資43億元的塔牌集團600萬噸項目全面建成投產。

塔牌集團600萬噸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產線是省、市重點產業項目,是當前水泥行業單位產能最大、能耗消耗最低、環境污染最小、工藝技術最先進、資源綜合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最高的水泥生產線項目。

立足梅州生態發展區定位,塔牌集團致力於推進傳統水泥產業的綠色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重點推進建設綠色礦山、數字礦山、綠色工廠、智能工廠,至2024年全面完成所有水泥生產線綠色化、智能化升級改造。

近年來,作為傳統產業,蕉嶺的建材產業逐步實現綠色轉型,已形成了以塔牌、油坑及皇馬等三大水泥企業為龍頭,廣福建材、金鵬精化、宏基新材、新塔建材等為骨幹的綠色水泥建材生產發展格局。

塔牌集團600萬噸水泥項目、龍騰公司年產130萬噸水泥粉磨生產線、金塔公司旋窯水泥生產線節能降耗、東方雨虹年產50萬噸新型綠色建材等重大工業項目建成投產,新型建材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產值78億元,加速邁向百億產值。

五年來,蕉嶺工業基礎不斷夯實,轉型升級實現新突破,現代農業也在發展壯大。

在蕉城鎮龍安村的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內,通過機械化的春耕播種後,一塊塊稻田披上“綠裝”。目前,作為產業園牽頭實施主體的建豐糧業所屬的3000多畝種植基地已全部完成春耕種植。

好土好水出好米。蕉嶺具有豐富的富硒水土資源優勢,為當地農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在“標準化”流程的加持下,蕉嶺大米以高產、優質、安全成功“出稻”。

在石窟河邊,廣東桂嶺蜂業科技股份公司里瀰漫著甜蜜的氣息,鴨腳木冬蜜、荔枝蜜、野山花蜜等產品整整齊齊排列在公司產品展示架上。

2011年,賴秋萍發起成立了蕉嶺縣養蜂協會和蕉嶺縣桂嶺蜂蜜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採取“公司+專家+基地+協會+合作社+蜂農”的產業化模式,統一技術服務、質量標準、產品包裝、對外銷售、打造品牌,為社員提供養蜂產前、產中、產後一條龍服務。在賴秋萍的帶動下,公司建立了35個標準化養蜂基地,帶動養蜂戶2000多戶,蜂農年收入達2萬多元。

桂嶺蜂蜜、蕉嶺綠茶、蕉嶺冬筍、三圳淮山4個產品獲得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蕉嶺絲苗米、食用菌、毛竹等產業朝着深加工的方向大步邁進,產品不斷“出圈”。

城鄉融合促振興

在明媚的春光下,市民帶上孩子一家人到李黃山登山公園、太行山國家森林公園爬山健身;傍晚時分,沿着石窟河,蔚藍色的步道不斷向前延伸,市民吹着河風、望着水面漫步在碧道上,好不愜意……

青山環城、綠水繞城,城在林中、人在景中,這是近年來蕉嶺城市“顏值”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蕉嶺縣加快推進萬里碧道建設,在石窟河(長潭段)6000米碧道工程中建設了沿岸護坡綠植、塑膠綠道和框格梁生態護坡,全面提升沿河生態環境,建成後與3.5公里長的“壽鄉畫廊”碧道、濱水公園、龍安古渡口、水利景觀公園等串珠成鏈,營造出優美的水環境。

生活在蕉城的群眾不僅多了休閑運動的好去處,每日生活的環境也在慢慢改變。

當前,蕉嶺縣正積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以“精緻、綠色、和諧”為主基調,在老舊街區處下足繡花功夫進行精細改造,城市空間結構進一步優化,安全性能更為提升,居民出行更加便利,城鄉風貌更為宜居。

這是該村老黨員黃偉君無償提供1800多平方米土地建成的,裡面配有古色古香的桌椅,還有茶具,驛站門口就是一個小廣場,“每天晚上都有很多群眾來跳舞,坐在驛站里聊天”,樟坑村黨總支部書記鍾思勇說。

走進蕉嶺的鄉村,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乾淨、整潔。據了解,蕉嶺的所有自然村全部完成農村人居環境基礎整治任務,所有行政村全部達到乾淨整潔村以上標準,自然村生活垃圾處理覆蓋率100%,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100%,實現全域美麗蝶變。

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築牢綠色生態屏障,蕉嶺還完成碳匯林改造3.9萬畝、生態景觀林帶53.2公里,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9.02%,穩居全省前列。

東嶺省級“紅色村”,九嶺“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石窟河“壽鄉畫廊”“長壽鄉中鄉”“水墨長潭”等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這些都讓蕉嶺的人文景觀、自然景觀錦上添花。

由於基礎紮實,工作推進有成效,在各項改革創新方面蕉嶺取得了突出成績,先後獲評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縣、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等。

民生實事暖人心

2020年12月,蕉嶺縣人民醫院、中醫醫院、婦女兒童醫院三家縣級公立醫院新院同時舉行落成儀式,標誌着世界壽鄉蕉嶺縣級公立醫療擴容提質,能夠為群眾提供更好的、更符合新時代的醫療保障,助力擦亮壽鄉品牌,加快推進“健康蕉嶺”建設。

三家縣級公立醫院的落成,推動了全縣縣域住院率提高到85%,每千人口病床數增加到5.95張,達到衛生強縣每千人口病床數5.4張的要求。相比老院區,新院區總佔地面積擴大到169.5畝,是從前的5倍,實現了硬件上的率先突破,讓基層醫療質量更高、群眾更滿意。

“遷建3家公立醫院並進行全面升級,實際上是在統籌全縣醫療衛生資源的基礎上,對數量、規模、布局和功能定位等進行優化配置,進一步提高醫療綜合服務能力。”蕉嶺縣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蕉嶺縣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實施了一系列惠當前、利長遠的舉措,通過加大投入,加快完善縣、鎮、村三級醫療機構建設,不斷提升醫療綜合服務能力,着力補齊基層醫療衛生髮展短板,不斷增強壽鄉群眾健康獲得感、幸福感。

除了醫療,教育也是民生的頭等大事。

廣東山區首個“教育強縣”“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粵東西北地區首個“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得益於大力踐行現代化教育發展理念,加大教育投入,優化資源配置,改善辦學條件,教育均衡、物質和內涵發展,蕉嶺正實現從傳統教育向現代化教育轉變的歷史跨越。

出行也是廣大群眾關心的民生實事。近年來,蕉嶺縣把“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切實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着力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鋪就了一條條鄉村振興快車道,使其成為百姓的“民生路”“產業路”“致富路”。去年底,蕉嶺縣獲評“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美好藍圖

堅持“六大升級” 構築“六新高地”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回望砥礪奮進這五年,波瀾壯闊的改革春潮在蕉嶺這片紅土地上湧起萬千波濤,繁花遍地旖旎。展望充滿希冀的未來五年,蕉嶺上下一心,目標清晰,幹勁十足,步履鏗鏘,立志打造老區蘇區振興高質量發展廣東新樣本。

未來五年,蕉嶺將以爭創老區蘇區振興高質量發展示範縣、城鄉融合發展示範縣、粵閩贛省際邊界區域發展示範縣“三個示範縣”為主攻方向,培育綠色建材、大健康、高端數智“三大產業集群”為經濟支撐,打造粵閩贛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蕉嶺片區)、“卡拉比-丘”數學小鎮、現代農業產業園“三大發展平台”為實現路徑,瞄準目標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宜養、宜學“五宜城鄉”。

堅持產業轉型升級,構築實體經濟新高地。蕉嶺將堅持把經濟發展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着力提升產業能級,優化產業結構,高質量強鏈延鏈補鏈,不斷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堅持改革創新升級,構築創新驅動新高地。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發展的動力之基、活力之源,蕉嶺將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突出資源集聚、空間拓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堅持開放聯動升級,構築區域聯通新高地。緊緊圍繞國家區域發展戰略,蕉嶺將主動對接、主動服務、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體制機制“軟聯通”,促進區域空間、資源、產業互聯互通,增強發展後勁。

堅持深度融合升級,構築富美城鄉新高地。蕉嶺將以列入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試點為契機,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優化城鄉生產、生活、生態布局,打造“五宜城鄉”,全力建設富美蕉嶺。

堅持綠色低碳升級,構築生態文明新高地。蕉嶺將繼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努力實現蕉嶺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景更美。

堅持民生品質升級,構築公平普惠新高地。蕉嶺將繼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讓蕉嶺的發展更有“溫度”,讓群眾的幸福更有“質感”。

奮進故事

探索“六事”治理方式提效能

2021年底,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國家鄉村振興局綜合司公布的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名單中,梅州市蕉嶺縣《創新“六事”治理方式 提升鄉村善治效能》成為廣東省三個入選上榜的典型案例之一。

近年來,蕉嶺縣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探索“六事”,即“一個黨支部管事、一張清單明事、一套機制議事、一個地方說事、一種方法評事、一個模式強事”綜合治理路徑,形成了“黨支部引領、多元共治、全要素聯動”的鄉村治理機制,着力挖掘內生治理資源、提升內生治理效能,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明顯提升,鄉村社會治理與經濟發展協同推進優勢凸顯。

“葉田村這些年變化好大,在村‘兩委’的帶領下,我們不僅改造了房子,路也變寬闊了,還建了4個公園。到處都是花花草草,很漂亮!”廣福鎮葉田村村民鍾金仁說。然而,幾年前的葉田村還是交通閉塞、經濟落後,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的後進村。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近年來,蕉嶺縣以強班子、強管理、強服務,帶頭聯繫服務群眾、帶頭參加公益活動、帶頭支持村莊建設、帶頭創業帶富“三強四帶”工程為抓手,實施“一黨支部一品牌”建設,“一村一策”提升組織力,強化黨組織對鄉村治理工作的統一領導。

通過探索編製鎮、村(居)權責清單,蕉嶺縣明確鎮、村(居)職權劃分,明確公開權責運行流程圖,將“曬”權力清單、“亮”權力家底延伸到村(居)一級,讓幹部“看圖說話”“照單辦事”,形成覆蓋縣、鎮、村(居)三級的權責清單體系,加強權責管理,打通鄉村治理堵點。

目前,全縣鎮級權責清單、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村級組織協助政府工作事項准入清單全部編製完成。8個鎮按照行政審批標準化要求,明確並向社會公布鎮級權責清單事項154項;明確村民委員會群眾自治工作職責事項11類共47項,村民委員會協助政府工作職責事項11類共70項,應取消和禁入事項19項。

近年來,蕉嶺縣積極加強多層協商,在村一級成立村級協商議事會,形成以村黨組織為領導,包括村“兩委”成員、村民代表、村民理事會理事長、村監委會成員、退休人員、駐村工作組等多元主體參與的議事協商機制;在自然村、村民小組成立村民理事會,進行常態化協商議事;根據事項涉及範圍,還成立專項理事會開展協商,實現了“大事大協商”“小事小協商”,建立了常態議事協商與專項議事協商雙軌運行機制。同時,充分發揮婦女、老人、義工、志願者等群體以及合作社等各類社會組織協同治理作用,營造“事事有人管、好壞大家判”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五年掠影

●過去五年全縣GDP年均增長5.8%,2020年全縣GDP實現100.13億元,是2016年的1.4倍。

●人均GDP年均增長5.7%,2020年人均GDP5.4萬元,是2016年的1.5倍。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2020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26.75億元,是2016年的2.4倍。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3%,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萬元,是2016年的1.4倍,主要經濟指標總體保持穩步向前。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