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某些文案時,我們能夠很明顯地感覺到它的風格,這是一個文案非常成功的表現。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分析如何形成自己的文案風格,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們在做傳播的時候,總是講差異化差異化。
差異化到底是什麼?你的文案有沒有可能為品牌差異化做點貢獻?
當提起“將所有一言難盡都一飲而盡”的時候,你能想到紅星二鍋頭那套鐵漢文案;當談論“你寫PPT的時候,阿拉斯加的鱈魚正浮出水面”的時候,你能認出那是步履不停的文案;當讀到“假如你還需要知道它的價格,翻過這一頁吧,年輕人”時,你能發現這是尼爾·法蘭奇慣用的挑釁手法。

無論是文章,還是文案,如果你讀得多,幾乎能辨識出這是哪種風格、誰的傑作。
如果你的文案,能讓別人在閱讀的同事,感嘆一句“這一定是那XXX的文案”時,證明你已經成功,而且已經擁有鮮明的個人特色及標籤印記。這就是差異化的結果。
差異化是你的作品放在人堆里,能讓人辨識出來。
差異化也是你個人品牌形象樹立的方式,因為價值獨特,所以更受歡迎。
基於此,獨特的文案風格,可以塑造獨特的品牌形象,打造出品牌感知差異化、傳播方式差異化,讓產品及品牌擁有個性,讓消費者產生信賴感。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形成自己的文案風格?並且以此幫助品牌,塑造獨特個性,從而創作出品牌價值?
一、先看看別人的風格,感受下什麼叫風格
先不談文案。
在我心目中,寫散文最厲害的是汪曾祺,像水一樣清淡,像水一樣自在,像水一樣的清澈,讀他的散文,你就能感受那種淡而又淡的味道。
那就是他的風格。
他在《人間草木》中寫道: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
又寫:人生如夢,我投入的卻是真情。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它。
他寫吃的,也寫的有趣又有味:
聯大的女同學吃胡蘿蔔成風。這是因為女同學也窮,而且饞。昆明的胡蘿蔔也很好吃,昆明的胡蘿蔔是淺黃色的,長至一尺以上,脆嫩多汁而有甜味,胡蘿蔔味兒也不是很重。胡蘿蔔有胡蘿蔔素,含維生素C,對身體有益,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知道是誰提出,胡蘿蔔還含有微量的砒,吃了可以駐顏。這一來,女同學吃胡蘿蔔的就更多了。她們常常一把一把地買來吃。一把有十多根。她們一邊談着克列斯丁娜·羅賽蒂的詩、布朗底的小說,一邊咯吱咯吱地咬胡蘿蔔。
看來,女孩子愛美,自來有之。但是,西南聯大的好像更有趣。
讀這些文章時,你完全可感作者那份天然的溫存。看似文筆清淡,卻時刻流露出一種對於萬事萬物由衷的喜愛。
這就是汪曾祺獨有的味道!
如果你聽過李宗盛的歌,你大概也能認識那種老男人爛情歌的風格。
- 舊愛的誓言像極了一個巴掌/每當你記起一句/就挨一個耳光
- 有人問我你究竟是哪裡好/這麼多年我還忘不了
- 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沒見過你的人不會明了
- 女人若沒人愛都可悲/就算有人聽我的歌會流淚
- 我還是真的期待有人追/不必在乎我是誰
你仔細讀讀,如果現在有人這麼寫文案,一定過不了試用期。但是,那是李宗盛啊,李宗盛啊,華語樂壇情歌教父啊!因為他自己鮮明的風格,辨識度的嗓音及歌詞,共同塑造了“李宗盛”這三個字。
再說幾個人,你可能會更容易理解風格的意義。李白與王維,周杰倫與費玉清,王羲之與顏真卿,這些人放在一起,你很自覺地就能判斷出誰是誰?當然,沒有好壞高下之分,但是你能描述出他們之間的差異。
這種可以感知到的差異,就是風格的意義。文字風格反映的是品牌調性,也是以此塑造品牌的過程。
你比如江小白文案常年都是青春小惆悵,而Nike文案常年又都是“較量感”,兩廂一對比,風格完全不一樣。但是,它們都為各自的品牌主詮釋了品牌內涵及精神,並且不斷強化調性,形成了鮮明的個性。
風格,是指具有代表性的獨特面貌。文案風格,是呈現作者獨特性的感知屬性。我們所創作的文案,要與品牌價值相關聯,不斷彰顯品牌獨特性。
二、文案風格三要素,用詞句式和情緒
所有事物的形成,都由單個元件構成。文案風格的形成,也基本由用詞、句式、情緒三者構成。
比方說,我們一提起誰的文案最有風格辨識?你肯定能想到李欣頻。她為誠品書店寫過N多組文案,形成了自己愛排比、愛堆砌、“雷聲大雨點小”的風格。
先看幾個例子:
她寫打折,用了N多個排比,找了N多個意象,然後再代入核心信息。
誠品敦南店,不過期的求知慾。
過期a的鳳梨罐頭n1,不過期b的食慾n2,
過期a2的底片n3,不過期b2的創作欲n4,
過期a3的PLAYBOYn5,不過期b3的性慾n6,
過期a4的舊書n7,不過期b4的求知慾n8。
全面5~7折拍賣活動,貨品多,價格少,供應快。
知識無保存期限,歡迎迎舊與新知前來大量搜購舊書,一輩子受用無窮。α
我加入一個公式,a=過期,b=不過期,n=代名詞,α=商業信息。你會發現,這種對仗、排比,極像古詩、漢俳里的行文方式。
她寫搬家,用了N多個人名,從而附帶出產品信息。
誠品敦南店搬家:
卡繆n1搬家了,馬奎斯n2搬家了。
卡爾維諾n3搬家了。莫內n4搬家了。
林布闌n5搬家了。畢卡索n6搬家了。
瑞典KOSTA BODA彩色玻璃n7搬家了。
英國WEDGWOOD骨瓷n8搬家了。
法國HEDIARD咖啡n9搬家了。
金耳扣大大小小的娃娃也要跟着人一起n10搬家了。
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誠品敦南店搬家。α
n=代名詞;α=信息點。
她寫產品廣告,仍然是用了N個排比假設,然後指出信息點。
心靈書籍:
當n1人不再相信政府,當n2人不再相信愛情,當n3陰寒的天氣和憂鬱症一起滋長,當n4三毛的自殺事件與前世今生的精神自療互為因果,當n5心靈書記隨着失意人口增加而快速暢銷,若您想依靠的不只是佛陀或基督,您可以選一些禪書或心靈書籍α。
n=條件假設;α=商業信息。
最早開始學習文案的時候,就看李欣頻,她用自己強烈的風格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也可能是個不可實現的謊言):可以通過寫作文案成為偶像。
但後來文案看得多了,發現李欣頻的文案最好學。因為,她形式的美感大於內容的質感,為此,我做了一個李欣頻文案創作公式:
n(NA+X)+α=李欣頻文案
n表示次數,NA表示相同或重複的短語,X表示不同的名詞,α表示產品信息點。
所以,李欣頻文案的主要形式邏輯,就是n此相同句式+產品信息點的主要組合方式。
在我看來,她的文案,是形式的美感大於內容的質感。很強的形式感,很激烈的閱讀體驗,極強的個人風格,人們會被她的風格所席捲,但是你仔細思考,好像全部是一些情緒化的感受堆砌,沒有人性洞察力,很難刺痛人。
比方說,在我的日常工作之中,也經常會模仿李欣頻的文案,先看下面這則誠品南京店開幕的文案:
誠品南京店開幕——發現南京東路的新況味
離開會議發現安靜的快樂,離開策略發現創意的快樂,
離開同事發現和平的快樂,離開權利發現安全的快樂,
離開網絡發現無知的快樂,離開鍵盤發現書寫的快樂,
離開飯局發現美食的快樂,離開辦公室發現新況味的快樂。
美食、咖啡、彩妝、飾品、書店……發現南京東路的新況味。
十月十二日,誠品南京店全面開幕。
在做一款內衣的提案比稿時,我就曾經照搬過李欣頻的文案。因為產品是針對小胸女性的無鋼圈內衣,倡導“自由呼吸”、自由自在的價值觀。所以,在形式上我也使用了大量排比句,將女孩子在家與在辦公室的兩種狀態對沖,讓其從另一種方式中解脫出來,從而享受真正的自我。
先寫的是針對於職場女性:
離開辦公室發現生活的自由
離開總經理髮現稱呼的自由
離開職業裝發現性感的自由
離開高跟鞋發現漫步的自由
離開煙熏妝發現美貌的自由
離開外在美髮現內心的自由
離開別人的目光發現我的自由
離開,發現
離開鋼圈內衣
發現乎兮的自由
第二條針對於媽媽:
離開孩子發現女人的自由
離開廚房發現浪漫的自由
離開家庭發現獨立的自由
離開老公發現寂寞的自由
離開群聊發現清靜的自由
離開束縛發現享受的自由
離開別人的嘈雜發現我的自由
離開,發現
離開鋼圈內衣
發現乎兮的自由
仔細對比,你就能知道這兩條文案,完全模仿的是李欣頻的風格。
首先,我借用了她的用詞。找到一個詞眼(離開-發現),以“離開-發現”作為文案的基本骨架,建構出自己的文案基本形態。在李欣頻的文案中,我們看到她用“離開”將“會議”與“安靜”剝離開,形成一種對沖形式。
這種對沖的方式,表現在形態之上就是句式。通過分析,我們發現這則文案以“離開XX發現XX的快樂”為基本句式,前後兩個名詞為對立關係,所以你基本清楚她的句式組合方法。
讀懂了文案,模仿的核心是找到情緒或味道。
李欣頻擅長適用各種不同的意象或名詞,塑造排山倒海的閱讀感官。上文我說她是“雷聲大雨點小”,是因為她的文案前面鋪墊很多典故、意象、名詞,看起來很宏偉,但是到最後的廣告信息點,又都是一些特別小的信息,所以叫“雷聲大雨點小”。找她的味道,就是找到那些情緒詞,讓大量辭藻湧出你的腦海,之後即可順暢寫作出想要的文案。
正如唱歌、跳舞、繪畫一樣,文案本身也具有不同風格及特點,只要抓住特點及風格,就可以自如駕馭不同文風,讓自己成為百變小能手,應對工作環境當中的不同需求。
三、先模仿再創造,尋找獨特味道
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的學習,大多數人都是從臨摹開始。畫了基本倫勃朗,素描功底一下子提升了;臨摹了無數遍的王羲之,書法也開始得心應手;吉他彈會了100首曲子,基本上也就學會了。
你會發現,我們學習的過程,都是模仿再創造的過程,文案也一樣。
拿來你喜歡的文案人的作品,細讀至可以脫口而出的境界,這是第一步。
再拿陳紹團團長的文案舉例,“最好的答案,不在熟悉的路上”“沒有一定高度,不適合如此低調”“稜角的退化是這個時代的悲哀,好在有凱迪拉克”等等,這些文案基本耳熟能詳。

第二步是模仿。記得之前的一次汽車比稿,為了體現汽車的性能,我又借用了團長為萬科寫的一則文案“感謝冰峰,感謝風暴,感謝懸崖,感謝缺氧”。
這則文案的形式,讓我將汽車性能與自然界的一些事物聯繫對比起來,於是寫下這樣的文案:
感謝閃電
為我比擬飛速行駛的快感
感謝風暴
讓我讀懂引擎咆哮的聲浪
感謝缺氧
使我忘記忽明忽滅的心悸
如果沒有讀過團長的那些文案,我肯定會缺少很多寫作的靈感。當然,這還只是學習的過程。
“先模仿再創造”幾乎是所有新物種產生的邏輯。對於文案來講,會模仿僅僅是開始,想要形成自己的風格,還需要創新出自己的用詞習慣、句式組合方式、情緒感受表達。
這才是真正的文案成長之路。
其實,文案只是一個表達的工具。最終,還是要為寫作者的思想服務。
先有所思所想,才會有所言所寫。在廣告世界裡,文案最終一定也是為創意、策略服務的一個小工具。不過,文案的風格,確實可以塑造品牌的風格,最終為品牌的辨識度及差異化做出一點努力。
#專欄作家#
屈太浪,微信公眾號:屈太浪(ID:qutailang1991),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5年廣告人,文案策劃經驗豐富。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