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人力成本的上漲,傳統製造業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企業唯有削減成本才能獲取更大的利益回報。
近年來,多關節類型工業機器人已大量應用於製造業,進行焊接、組裝、打磨、檢測、包裝等工作。伴隨着無人駕駛技術的突破發展,移動機器人開始快速興起,這些具有自主導航能力的移動平台可以到達工廠的每一個角落,輕鬆完成各種物料、半成品或成品的搬運任務,並大幅降低了企業人力成本的投入。
在製造業的車間里,物料和產品的搬運是十分常見的工作,完成一項生產任務可能需要大量的貨物流轉,這些工作如果採用人力搬運,不僅效率低下,影響交付時間,且容易造成人員損傷。特別對於年輕一代來說,更不願意從事這種低端、無聊且低收入的工作,甚至可能產生不良的情緒。
相比於傳統人力,移動機器人具有更低的成本。目前,好一點的移動機器人價格大概在20-30萬之間,而招一個普工每年需要支付8萬的薪酬,按兩班倒來計算就是16萬,那麼使用移動機器人搬運的話,不到兩年時間就能拿回成本。而隨着國內核心零部件的不斷突破,機器人產品的成本在大幅下降,使用機器人將比人力更划算。
此外,在柔性化方面,移動機器人比傳統的搬運設備更靈活。新一代移動機器人採用激光SLAM導航方式,具有自主避障的功能,不需要鋪設固定的導軌或者磁條。這樣,就省掉了部署時的許多麻煩,特別是在變更工藝時,只需要在機器人內部重新構建地圖和規劃路線即可,從而進一步節省工厂部署的成本。
目前,移動機器人在製造環節主要用於生產物料的搬運,包括從倉庫到生產線的上料,生產線到生產線之間的殘次品流轉,還有半成品的測試和檢驗,以及進行成品的搬運等等。移動機器人的使用不只是為了降低企業人力成本,更是順應智能製造轉型升級的大趨勢,使工廠滿足工業4.0模式下,對設備連網、監測和分析等訴求。
中國移動機器人(AGV/AMR)產業聯盟與新戰略移動機器人產業研究所將於CMR產業聯盟年會聯合出版《中國工業應用移動機器人經典案例彙編及技術發展論文集(2021版)》
該合集甄選了31家企業31個經典案例,涵蓋了汽車汽配、工程機械、第三方物流、3C電子、醫藥醫療等眾多行業,無論是產品的創新度還是技術實力都有較高的代表性,是中國工業應用移動機器人經典之作,具體入選案例名錄如下:
移動機器人深度應用在各種場景
在高速運行的生產流水線上,任何一個工位的延遲都會影響整條線的效率,所以,生產管理者必需保證各個生產環節物料高效和穩定的供應。目前移動機器人速度能達到每秒2米,能夠提供高效的物料輸送。而在工業4.0的模式下,生產線可能要頻繁變換產品的種類,柔性化的生產線是必備的,移動機器人能夠自主規劃,實現點對點的搬運,其在柔性化製造業中的場景將發揮極大的作用。
目前,移動機器人在車間中的應用場景有好幾種。首先是料車搬運,例如移動機器人將配料運輸到庫區進行存放,或者送到集配區進行人工或者自動分揀,然後拉到上料點進行待命,整個過程在監控下進行,運營者可以靈活調整和優化設備運行路徑,以達到更高的使用效率。
人口紅利消失的趨勢已不可逆轉,傳統製造業將失去優勢,而基於機器人、物聯網等技術下的智能製造模式將是未來工廠的核心競爭力。面對快速變化市場的需求,傳統工廠必需向智能工廠轉型,進一步提升生產線的自動化和柔性化,以達到靈活處理小批量、多批次的生產任務,並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將生產線的效益最大化。
未來的工廠會大量使用機器人,但並不完全是機器換人,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無人化的生產線還是難以實現的。所以,人機協作將是未來製造業的大方向,機器人將協作工作人員更好地完成生產任務。
此外,工業4.0模式將成為未來製造的主流,該模式包括了人工智能、物聯網、虛擬現實、機器人等多項技術。而作為工業4.0的重要組成部分,移動機器人正朝着高速度、高精度、更開放、柔性化及智能的方向提升,未來將能更好地融入智能化的生產系統中。(數據參考於網絡)
(來源:中國機器人網)
2022鄭州工博會
海名&振威強強聯合
5.20-23,鄭州國際會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