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國民黨真正的生死之戰——“九合一”選舉拉開帷幕,能否在國民黨的聲勢落入谷底之際背水一戰、絕地反攻,守住2018的戰果,黨主席朱立倫已經退無可退。擺在朱立倫面前,明明有一招深思熟慮的好棋,怎麼一落子,就成了臭棋呢?還得回到朱立倫的領導力來找原因。
國民黨16日宣布由黨主席朱立倫核定的“選舉提名委員會”8人名單,將負責年底“九合一”選舉提名任務。不過,新北市長侯友宜、台中市長盧秀燕、嘉義市長黃敏惠隨即以“不宜球員兼裁判”為由婉拒。有台灣媒體人在臉書直言,“悲劇不斷重演,朱立倫領導統御死當”。
去年9月,朱立倫經過與江啟臣、張亞中的PK賽,再度當選國民黨主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黨內普遍期待一位有領導力的黨主席,來帶領大家征戰2022與2024。
但所謂“四大公投”、台中第二選區補選、“罷昶”案的接連落敗,黨內對朱立倫的期待逐漸轉變為質疑。在“罷昶”案投票前夕,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就忍不住跳出來痛批,“畏首畏尾啥都做不了”。
客觀地說,朱立倫組建“選舉提名委員會”,在黨中央原有領導架構之外,納入侯友宜、盧秀燕、黃敏惠等所謂“地方諸侯”,加上韓國瑜這個黨內“四個太陽”之一,原本是一個好的布局,因為這幾人在黨內擁有強大實力和基層民意,一同來挑“九合一”選戰的重擔,既可以分擔壓力,也能營造團結氛圍,鞏固朱立倫的權力基礎。若這個委員會能夠群策群力,國民黨“九合一”選舉開局利好。
明明是一招深思熟慮的好棋,怎麼一落子,就成了臭棋呢?這還得回到朱立倫的領導力來找原因。
在“選舉提名委員會”名單公布之際,有國民黨高層表示,這份名單是朱立倫親自逐一徵詢。事後來看,這個“徵詢”顯然有疑問,最起碼是不到位,並沒有得到明確或肯定的答覆。
台灣媒體隨即挖出,朱立倫不是第一次犯這類錯誤。去年10月30日國民黨開全代會,宣布聘任郝龍斌為中評會主席團主席,郝龍斌隨即發聲明表達他事前“未獲通知,也無意願”,搞得國民黨中央灰頭土臉。
如此低級的錯誤,一而再地出現在國民黨最高層的政治溝通與決策中,太令人不可思議,但又是赤裸裸的現實。
以此推想,“九合一”選舉上至縣市長,中到縣市議員,下到村里長,國民黨中央如何去統領,如何去協調,如何來打這一仗?
去年底的島內“四大公投”,剛開始輿論對國民黨普遍看好,於是頭腦發熱,做出了激進的決策,導致“地方諸侯”顧慮重重,不願意配合甚至公然唱反調,結果就是人心渙散、滿盤皆輸。
今年的“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已經沒有再輸的本錢,黨主席更沒有任何犯錯的空間了。還是那句老話,國民黨必須團結,只有團結,才有機會一搏,才能殺出一條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