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厲恩偉,請記住這個閃光的名字

2022年08月13日17:45:05 熱門 1538

2月6日下午5時10分,利國在哭泣。在晝夜堅守防疫一線12天後,徐州市銅山區利國鎮水利站黨支部書記、利國村包村駐隊幹部厲恩偉因過度勞累突發心源性疾病,倒在了卡口上,年僅44歲。

特殊時期無法召開追悼會,不過人們沒有忘記。一條條關於他的橫幅,掛滿利國的村鎮;一個個講述他的事迹,在百姓口中傳頌。2月11日,徐州市委決定,追授厲恩偉同志“徐州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號召全市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向他學習。

2月13日,記者走進利國,傾聽關於厲恩偉的故事。

他叫厲恩偉,請記住這個閃光的名字 - 天天要聞

江蘇“北大門”,他用生命來守衛

“1.26,鎮單位工作人員上班,成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各村路口防控,調查武漢接觸人員。”這是大年初二,厲恩偉在日記本上寫下的話。就是那天開始,厲恩偉走上防疫最前線。這本他隨身攜帶的本子上,記錄下他生命的最後時光——初三,鎮專題布置會議;初四,村加強推進會;初五,村入戶調查會……整整12天,厲恩偉一直和疫情鬥爭。

他叫厲恩偉,請記住這個閃光的名字 - 天天要聞

厲恩偉留下的筆記本上,記着他最後的工作安排。

利國村蔡山卡口,是厲恩偉最後戰鬥的地方。13日晚,記者來到這裡時,村幹部和志願者們依然堅守在崗位。“鄉村防控壓力大,他熬得不輕,每天忙十五六個小時。”在蔡山卡口板房內,利國村幹部、卡口負責人單超回憶着與厲恩偉共同值守的點滴。

利國村與山東搭接,人員往來密集,擔負起為徐州乃至江蘇“守門”的重任。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後,村裡設置5個卡口,24小時派人值守,勸阻外來人員進入。而緊鄰省界的蔡山卡口,成了重中之重。

厲恩偉在全村巡視外,重點到蔡山卡口蹲守。大家曾勸他,“你看看就行了。”厲恩偉卻說:“我年輕,又是黨員,沒事!”大家更沒想到,別人都是“三班倒”,他卻堅持“三班到”,一守就到大半夜。

他叫厲恩偉,請記住這個閃光的名字 - 天天要聞

厲恩偉(左一)生前在卡口。利國鎮提供

厲恩偉真是放心不下啊。“特別是剛設卡口時,有些人不理解,人流量大,有時一圍就有二三十人。”單超記得,碰上你一言我一句“話趕話”,值守人員就容易和群眾起爭執。這時候,總是厲恩偉去解圍。“他脾氣好,性子耐,說話溫和,一下就把對方熄了‘火’。”單超說。

厲恩偉和村幹部的付出,給大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安全感。利國村被隔離的32名群眾,已全部順利通過隔離期。可惜,厲恩偉看不到這些了。

說起他的不幸離世,幾位值守人員紅了眼圈。“心裡難受,夜裡都睡不着覺。” 利國村71歲的老黨員厲建中說,當時,他發現厲恩偉臉色難看、冒虛汗,就說回去休息吧,他擺擺手。

沒想到,不到10分鐘,厲恩偉捂着胸口,走路打晃,撐不住了。單超趕緊開車把他送往鎮醫院,平時10分鐘左右的路程,他只用了5分鐘,但還是沒能留下厲恩偉的生命。

消息傳來,利國村和全鎮都籠罩在悲痛中。厲恩偉的父親厲洪信強忍着淚水說,“我是當過兵的人,只要有需要,恩偉的那個卡口,我來頂!”

沒有驚天動地,同樣溫暖人心

厲恩偉走了,這個干起工作就起勁的“鐵漢子”,再也不能服務他深愛的家鄉了。作為地道的利國人和有28年工齡的水利人,利國的一條條溝河、一座座橋涵、一塊塊農田,都留下他忙碌的身影。

“交代給他的事,放心!”說起“老部下”,利國鎮水利站原黨支部書記、站長杜長征老淚縱橫。

有件事,杜長征的印象最深。2012年,利國鎮籌劃建設環鄉路。由於道路經過河道,鎮里請專業公司設計了涵洞。杜長征沒想到,平時話不多的厲恩偉提出反對意見。厲恩偉結合現實情況修改方案,最終得到認同。項目施工的兩個月,厲恩偉吃住在工地上。“他像釘釘子一樣,做啥事都要干好。”2014年,杜長征退居二線,他把“接力棒”交給了厲恩偉。

他叫厲恩偉,請記住這個閃光的名字 - 天天要聞

厲恩偉(中)生前工作照。利國鎮提供

利國鎮位於泗水河東岸,緊靠微山湖,自古就是漕運重鎮,再加上農村吃水、用水的需要,厲恩偉身上的擔子不輕。站里3個人,一輛小卡車,周轉不過來時,都是厲恩偉開着私家車跑現場。很多村民都知道他的車牌尾號:986。他們都管他叫“厲站長”。

“要不是厲站長,我這承包地的活兒,早就干不下去了。”望着家裡的1400多畝地,種植大戶李成禮重複着一句話:“吃水不忘挖井人。”

2015年,李成禮承包的這些地中,有500多畝“澇”地,遇到下雨便倒灌,地里的玉米就沒收成。“我給厲站長反映,很快就改造,旱澇保收了。”更讓李成禮感動的是,農忙時,自己有時使用抽水或灌溉設備時忘了交電費,都是厲恩偉墊付的。

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前些年,林頭村的水管老化,由於村裡資金缺乏,改造跟不上,村民吃水遇到難題。厲恩偉三番五次向有關部門協調資金,最終籌款13萬元,更換水管。“在厲站長的幫助下,村裡1300多戶村民一分錢沒掏,就吃上放心的自來水。”至今說起,時任林頭村支書的劉學清依然感慨。

“發生在厲站長身上的事,沒有多麼驚天動地,很多都是小事或者是分內事,但是能把這些事用心干好,同樣了不起。”厲恩偉曾經的同事孫浩評價說。

深深的懷念,化作前行的力量

特殊時期沒有追悼會,很多鄉親想見厲恩偉最後一面的心愿沒有完成。有人在網上發文紀念,一天內收到10萬人送“花”表達哀思。在厲恩偉去世後,蔡山卡口接連收到村民捐贈的物資,一包口罩、一箱方便麵……很多人放下東西,不忘給值守人員說一句:辛苦了!

“我年齡大了,身體不好,不能來了,這些錢幫我收下吧。”蔡山卡口網格員徐中乾轉述村裡老黨員王振欒的話。王老給他轉賬1000元,委託他給大家買些生活用品。老人說,厲恩偉的去世給她很大觸動,希望能為防疫工作出把力。

聽說記者來採訪厲恩偉的事迹,利國村村民施有貝一定要講幾句。

2016年以來,厲恩偉在利國村包村駐隊,一直幫扶施有貝一家。“我們一家三口,兩個人殘疾,生活上主要靠我補鞋的收入。”施有貝告訴記者,自己生病時,厲恩偉開車帶去醫院,幫他付了醫藥費;補鞋機壞了,厲恩偉自討腰包買了新的,說啥也不要錢。“母親是聾啞人,一看到厲站長來,眼神都比平時更有光。”至今,施有貝都不敢把厲恩偉去世的消息告訴老人,就怕她太傷心。他說,一定要把日子過好,這是對厲恩偉最好的回報。

生活還要繼續,抗擊疫情這場硬仗也必須堅定地打下去,直到勝利的那一天。

記者從蔡山卡口回去的時候,已是13日晚上8點多,昏暗的鄉間小道筆直的伸向遠方,少有車輛和人員來往,只有卡口處一直亮着耀眼的光。一個個值守人員站在那裡,就像卡口上的標語寫得那樣:學習厲恩偉同志“疫情不退我不退”!

他叫厲恩偉,請記住這個閃光的名字 - 天天要聞

2月13日晚,蔡山卡口,工作人員正在值守。張耀文 攝

採訪手記

真幹事、干實事,才能在百姓心中永遠“在線”

記者驅車來到利國鎮時,鎮上的主路邊,拉着好幾排橫幅,上面寫着“向厲恩偉同志學習”。或許,這是要讓全鎮老百姓都看到,要用這種最直接的方式,表達對他們心目中英雄的最高敬意。

這些天,徐州市和銅山區都追授厲恩偉為“優秀共產黨員”,並號召大家向他學習。在記者看來,老百姓對厲恩偉的認可,為這個榮譽稱號添上最有分量的註解。

在利國鎮的大半天,記者採訪了十多個人,幾乎每個人說著說著都會掉眼淚,而且都能講出和厲恩偉有關的事。有人說,如果不是因為疫情控制,給厲恩偉送別的村民會非常多。即使是目前的情況下,大家送來的花圈也有近400隻。

誇厲恩偉的人多,關鍵在於他為百姓真幹事、干實事。因為他紮根一線,所以他才能在百姓心中一直“在線”。厲恩偉常說,不要把自己當成官,如果真要算的話,也是帶着大家幹活的。這次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上,厲恩偉連續堅守12天,就是最好的說明。

最近一段時間,在全省各地抗疫第一線,像厲恩偉這樣的基層黨員幹部還有很多,他們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巨大的努力,也付出巨大的犧牲。當前,隨着復工復產的開始,疫情防控進入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基層面臨的壓力更大,更需要基層黨員幹部拿出十足的幹勁。

在厲恩偉的身後,站着許多百姓埋頭苦幹,甘為百姓熱忱奉獻的基層黨員幹部,他們雖然不在聚光燈下,但依然是我們最可寶貴的英雄,我們理應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他們。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