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11月2日,堪薩斯城皇家戰勝紐約大都會,以4比1奪得2015年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的世界冠軍。堪薩斯城全城歡慶,熱鬧非凡。然而,體育經濟學家年復一年的研究表明,絢麗的場面和華麗的數據背後藏着尷尬——體育賽事是市政府在賠錢賺吆喝。
————————————————
懶熊體育記者 周豐寸
微博:@懶熊體育
網站:www.lanxiongsports.com
————————————————
從經濟角度來看,中美地區市政局資深研究員傑夫·平克頓分析,每舉辦一場MLB季後賽或總決賽,都可以為堪薩斯城帶來600萬美元(約3800萬人民幣)的收益;紐約市經濟發展局也指出,大都會的主場比賽場均收益1160萬。
也許媒體說服了你去相信,兩個球會都有慶祝的理由。不過據《彭博商業周刊》的報道,總決賽帶來的門票收入和旅遊收益無疑是盈利的。但如果將這筆錢視為城市發展(提供工作和增長經濟)的推動力,那效果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600萬和1160萬美元聽上去是筆成功的生意,但將其放入城市整體經濟,那不堪一擊。體育經濟學家大衛·貝里的研究結果表明,2014年,堪薩斯城生產總值1200億美元,與此同時,大紐約都會區全年GDP總值達到16000億美元。換算下來,兩場皇家的比賽佔到城市GDP的0.0099%,3場大都會的比賽則佔到大都會的0.0021%。
▲紐約2001到2014年GDP走勢(單位:十億美元)
另外一位體育經濟學家丹尼斯·科茨也有相同的觀點,他在關於NFL的研究里寫道:“1969到1977年之間,超級碗的獲勝方可以通過周邊產品幫助所在城市增長140美元的人均收入,但也就如此。體育賽事不能幫助人們提高生活質量和收入。”
那麼旅遊業增長呢?科茨說:“紐約這樣的國際大都市,根本不需要總決賽來刺激旅遊業,沒有人來紐約僅僅為看場大都會的比賽。即便有,和整體湧入紐約的旅遊人數是不成比例的。另外,也許賽事對堪薩斯旅遊業能起到比紐約更大的反響,但這些數據仍沒有大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人們曲解了體育盈利的意思。《堪薩斯商業報》指出,體育賽事可以增長球票、服裝廠、酒店、餐廳和酒吧的收入,但這種假設是建立在“錢不花在比賽上就不花了”的基礎上。
體育是娛樂產業的一部分,大部分人這筆錢不花在此,也會花在其他娛樂項目上。對於部分體育相關產業的商人來說,總決賽確實賺得盆滿缽滿,但從城市經濟來看,這並沒什麼顯著效果。科茨對此開玩笑說:“人們因為球隊成績好買球衣下館子,很顯然如果沒有打進季後賽,人們就要不吃不喝還不穿衣服了嗎?”
另外一個龐大的支出往往被人忽視——舉辦比賽的代價。提高警備、交通擁擠、封閉街道、賽後清理,這些都要算在公費里,球隊會支付遊行的支出,但市政府還是要負責安保和清潔的費用。
還有預算外的支出——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道,2014年舊金山巨人隊的奪冠遊行,導致3500名學生逃課,造成了國家14萬美元的損失。
並不是說人們不應該為球隊的勝利感到驕傲,經濟支出不會讓堪薩斯城皇家的勝利顯得黯然無光。但為城市贏得獎盃並不會如很多人想的那樣拉動經濟增長,不要混淆了其中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