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形勢對烏克蘭越來越不利,當中因素不僅僅體現在烏軍在戰場上的失敗,更重要的是,西方因戰爭疲勞感加劇,對烏軍援已大不如前。隨着戰場局勢不斷朝着對俄羅斯有利的方向發展,烏克蘭及其幕後支持者正逐漸陷於歇斯底里的狀態中。
俄軍目前已經控制了烏克蘭大約20%以上的領土,而且隨着戰爭的持續,未來這個數字還有可能進一步增加。戰場的失利,更容易促使烏克蘭及其背後支持者鋌而走險做出冒險的決定。據《環球時報》報道,烏克蘭防長列茲尼科夫稱總統澤連斯基已經指示烏軍最高軍事指揮官,要求他們制定奪回南部沿海地區的作戰計劃。
在澤連斯基下令“奪回”烏南部沿海地區的同時,列茲尼科夫還表示,目前烏克蘭已經徵集了上百萬的軍事人員,並且正在集結大量兵力,準備對被俄軍控制的南部地區發起反攻。為了配合基輔當局的“反攻宣傳”,烏副總理日前還特意向烏南部地區民眾喊話,要求他們“盡一切可能離開所在城市”,以避免在烏軍發動反攻的時候“被誤傷”。
另外,美國為了配合烏方的反攻宣傳,日前也宣稱“支持烏軍使用美製火箭炮襲擊俄境內的戰略目標,例如克里米亞大橋等”。值得一提的是,華盛頓此前在決定向烏軍提供遠程多管火箭炮時,一再承諾“不允許烏軍使用美製武器攻擊俄境內目標”。美國突然改變主意,足以說明華盛頓在烏克蘭問題上也坐不住,甚至開始做出冒險的決定。
對拜登政府來說,烏克蘭戰爭幾乎已沒有獲勝的希望,繼續打下去對美國和他自己的政治地位都很不利。眾所周知,拜登因挑起烏克蘭戰爭給美國帶來高通脹率,引發民眾的強烈不滿,導致他的支持率跌至歷史最低的30%。拜登當局想要擺脫困局,就只能尋求在烏克蘭問題上賭一把大的,以便與俄羅斯“做個了斷”。
從烏克蘭的戰場形勢來看,美國和烏克蘭越是焦躁,對俄羅斯來說就越是有利。畢竟,烏克蘭開始在做垂死掙扎,恰恰說明它們的戰爭能量即將耗盡。也就是說,當烏克蘭正準備冒着遭受毀滅性打擊的風險進行反攻的時候,意味着距離戰爭結束的時候已經不遠了。
俄羅斯現在正加強空襲力度,盡最大可能摧毀烏克蘭的戰爭潛能。與此同時,莫斯科還做出一項決策,以最快的速度將俄軍所控制領土納入俄版圖。據俄新社報道,俄總統普京日前簽署總統令,規定烏所有居民都可以通過簡化程序獲得俄公民的身份。據悉,此前獲得俄公民身份的簡化程序,只適應於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和馬里烏波爾等地區的居民。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這些地區都是俄軍已完全控制,或者正在控制的城市。普京此舉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通過讓上述這些地區的居民,由原先的烏克蘭居民身份轉變為俄羅斯公民身份,讓這些地區成為俄領土變得更加順理成章。如今所有烏克蘭居民都可以輕鬆變成俄羅斯公民,意思着俄羅斯所圖甚大,也表明普京加快了肢解烏克蘭的步伐。
顯而易見,在當下敵強我弱的背景下,基輔當局強行對俄軍控制地區發動進攻,特別是組織大兵團的進攻,無異於是在自殺,而這正是掌握有相對制空權的俄軍夢寐以求的結果。畢竟,如果能一戰殲滅烏克蘭全部軍事力量,快速結束戰爭,是任何軍事指揮員都夢寐以求的事。
由此可見,俄烏一旦爆發大決戰,結果將有可能是烏克蘭非但無法奪回這些領土,反而會讓更多的烏克蘭人變成戰場上的冤魂。所以說,不管基輔當局此次的反攻雷聲有多大,最終能下多大的雨點,都無法改變烏克蘭超過20%領土、最終將被併入俄羅斯版圖的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