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iPhone下月拉貨,上市或提前至7-8月
蘋果iPhone主力面板供貨商南韓三星顯示器傳着手進行OLED產能倍增計劃,市場分析,此舉應是為供貨iPhone新機預作準備, 意味iPhone新機拉貨潮啟動邁入倒數計時。
供應鏈透露,三星先前受iPhone X銷售低迷影響,OLED生產線幾近完全停擺數月,原本市場普遍認為三星要到6月底或第3季初才會重啟OLED生產線,如今卻提前在5月開始進行,並規劃6月產能翻倍。
由於OLED是iPhone生產難度生產最高的代表性零組件之一,三星積極恢復OLED生產規模、快速拉升產能,透露今年iPhone新機零組件有提前拉貨的跡象。
據悉,三星5月的OLED產能約200萬至300萬片,計劃在6月以後月產量倍增為400萬至600萬片,提前量產的情況相當不尋常。 業界分析,很可能是蘋果為避免去年OLED供貨不順的問題再度發生,因此要求三星提前備貨。
蘋果供應鏈分析,OLED量產難度高,加上是應用於手機顯示功能,因此在整支iPhone零組件中,扮演最關鍵的角色。 一旦手機面板開始拉貨,其餘機殼、電池、處理器芯片、鏡頭等,均必須立即配合出貨,交付給下游鴻海、緯創、和碩等代工廠進行組裝,意味整個蘋概鏈都將再次「動起來」。
蘋果今年傳將一口氣推出三款新iPhone,對零組件的需求比去年同期大,因此供應鏈的確可能提前出貨,藉此滿足蘋果產能需求,而下游代工廠今年招工勢必也得提前作業,避免缺工問題再度發生。
據悉,今年新款iPhone機殼主要供貨商為可成、鴻准,鏡頭則是大立光為主,觸控貼合為GIS、TPK,而最關鍵的下游組裝廠則是鴻海、和碩、緯創。
鑒於目前iPhone銷售不暢,今年新iPhone上市時間相比前幾年一般九月上市會提前,預計將在7-8月上市,具體上市時間依賴蘋果新iPhone的工程化進程。
2.新iPhone下月拉貨 台廠動起來
蘋果iPhone主力面板供貨商南韓三星顯示器傳着手進行OLED產能倍增計劃,市場分析,此舉應是為供貨iPhone新機預作準備,意味iPhone新機拉貨潮啟動邁入倒數計時,大立光、可成、鴻准、鴻海等蘋概股即將揮別低潮,最快5月底前開始陸續出貨。
台灣蘋果供應鏈不對相關傳言置評。法人認為,近期蘋果在美股表現相對強勢,股王大立光日前法說會雖釋出本季相對保守的展望,但外資卻連續四個交易日買超,本土投信與自營商也加入買進行列,可能就是收到iPhone新機將開始拉貨的消息,提前進場卡位。
供應鏈透露,三星先前受iPhone X銷售低迷影響,OLED生產線幾近完全停擺數月,原本市場普遍認為三星要到6月底或第3季初才會重啟OLED生產線,如今卻提前在5月開始進行,並規劃6月產能翻倍。
由於OLED是iPhone生產難度生產最高的代表性零組件之一,三星積極恢復OLED生產規模、快速拉升產能,透露今年iPhone新機零組件有提前拉貨的跡象。
據悉,三星5月的OLED產能約200萬至300萬片,計劃在6月以後月產量倍增為400萬至600萬片,提前量產的情況相當不尋常。法人分析,很可能是蘋果為避免去年OLED供貨不順的問題再度發生,因此要求三星提前備貨。
蘋果供應鏈分析,OLED量產難度高,加上是應用於手機顯示功能,因此在整支iPhone零組件中,扮演最關鍵的角色。一旦手機面板開始拉貨,其餘機殼、電池、處理器芯片、鏡頭等,均必須立即配合出貨,交付給下游鴻海、緯創、和碩等代工廠進行組裝,意味整個蘋概鏈都將再次「動起來」。
法人認為,蘋果今年傳將一口氣推出三款新iPhone,對零組件的需求比去年同期大,因此供應鏈的確可能提前出貨,藉此滿足蘋果產能需求,而下游代工廠今年招工勢必也得提前作業,避免缺工問題再度發生。
據悉,今年新款iPhone機殼主要供貨商為可成、鴻准,鏡頭則是大立光為主,觸控貼合為GIS、TPK,而最關鍵的下游組裝廠則是鴻海、和碩、緯創。
3.蘋果周期提前,蘋果產業鏈將提前啟動,兩方面解析受益標的
1). 今年蘋果iPhone時程提前,輔以機海戰術,投資人可準備大啖蘋果
我們一直說,今年不會是電子大年;但蘋果iPhone戰略調整,2018年反而會變得很好,比去年2017所謂iPhone十周年還要好。
貼一段不久前台灣媒體的報導:「2018年第2季和第3季推出新的iPhone系列產品,而降價和產品種類增多,將有可能觸發消費者對iPhone的需求和更換。業界估計,蘋果將在2018年採購約2.5~2.7億片的iPhone面板。」
“iPhone從1Q18~3Q18備貨量都有基本盤支撐着”、
“今年iPhone販售時間會提前”、
“價格上做了較大的妥協”、
“新款老款齊發的機海戰術”、
“全年輕鬆超過2.4~2.5億支”、
“比2017所謂iPhone十周年還要好” …。
iPhone受惠的A股企業,主要包括:HDI手機板概念的超聲電子、FPC軟板概念的東山精密、攝像頭和Force Touch及其他議題的歐菲科技,SiP封裝的長電科技,配套日月光的SiP模組環旭電子,Lightning、天線、聲學、AirPods耳機與無線充電多重概念的立訊精密,天線和無線充電的信維通信,電池的德賽電池和欣旺達,2.5D玻璃的藍思科技,以及不鏽鋼金屬中框科森科技,功能性器件和光電膠的領益智造(江粉磁材改名)、安潔科技,電聲器件相關的瑞聲科技(港股)及歌爾股份。
最近,信維通信、立訊精密、歐菲科技,這3家。簡單地說,信維通信之前跌很多,股價預料會有不錯的彈性,但同時也伴隨着不小的風險;立訊精密很穩定,屬於按部就班、穩健發展,買了晚上睡得着,但相對地Beta也比較小,不過近期FII上市也可能帶動估值提升;歐菲科技在議題和故事上則有今年3款iPhone都會采out-cell外掛觸摸屏,而且“將來” 基本面業績彈性最大,但是要等待的時間也拖得比較久。這3家各自有不同風格,端視各位的投資偏好。
2). 8寸晶圓產能滿載,預示封測和零組件將有行情,封測通富微電是首選,零組件則任選
先說一下,8寸晶圓主要是用來生產一些看似比較成熟、規格標準化、芯片計算難度不太高、單價不算太貴的IC芯片,下游應用像是:指紋識別、MOSFET、電源管理IC、無線充電、Type-C、無線充電、Type-C、Lightning、NFC、MCU、Driver IC…。其中的指紋識別和MOSFET最耗8寸晶圓產能,如果8寸晶圓滿載,也說明了這些下游應用領域包括手機、汽車電子、物聯網都不錯。
各位如果不想碰這些對應的下游電子零組件,那麼就等封測吧!反正8寸晶圓產能滿載,接下來封測行情一定不會差!
往年2Q會進入半導體旺季,但今年提早了,從1Q18中旬、2月中下旬開始,8寸晶圓如台系的世界先進,以及大陸有8寸產能的中芯國際(港股)、華虹半導體(港股)…等的8寸產能都被塞爆,2月下旬當時訂單就已經排到5~6月份了,連帶使得不少IC設計公司必須加價才能取得產能。
這有點像去年6月底、7月初,當時我們說8寸晶圓滿載,暗示着8月底、9月初起,封測會有一波行情、3Q17零組件旺季會旺上加旺;後來到了9月份,天時、地利、人和,其他因緣也具足了,整個電子零組件、半導體都全面瘋漲,遠遠超出我們6月底時候的想像。這次,大概率不會像去年9月份那麼瘋狂(當時還多了梁孟松加盟中芯國際、蘋果iPhone新機發布,但今年沒有這塊議題刺激,不過今年有FII即將在A股掛牌的事件),但估計也不會太差。
往年晶圓廠在旺季之際,交期排程會從正常的6~8周上調到10~12周,而現在4月中旬,就已經排到18~20周以後了,狀況可說是比以往更為強勁(雖然也不排除存在部分over booking 搶單的假性需求),而按照以往的經驗,晶圓廠大概跑8~10周之後,產能就會轉移到封測廠,而這次滿載是從2月中下旬開始的,也就是說,封測廠像是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等,4~5月份預料將會有一波行情,也有機會帶動封測企業2Q18~3Q18的業績增溫。8寸晶圓廠產能塞暴,某種程度也已暗示了2Q18下游零組件呈現淡季不淡。
蘋果今年iPhone新機時間點明顯已經往前提了,預料蘋果相關零組件2Q18即將進入備貨周期,而非蘋果包括國產手機,4月份起也會開始陸續推出新機(不管安卓機賣得好不好,反正就是要推新機),整個手機供應鏈2Q18都開始為新機備戰,很有可能出現淡季不淡的現象!
長電科技這次剛進入蘋果前200大供應商名單,是中國大陸封測龍頭,它與中芯國際(港股)緊密合作、未來趨勢向上,理論上隨着2Q18半導體旺季到來,它應該是首選才對,但它除了人事變動的不確定性之外,大家對它實際的利潤狀況根本就是霧裡看花、疑慮重重。不過我們想說的是,如果將來中芯國際(港股)變得很好,那麼長電科技也不會很差;所以先看大家對中芯國際(港股)有沒有信心再說吧。
然後,以前我們提到過通富微電,都說它的市值至少會先朝老大哥長電科技靠攏才對,但之前通富微電日本人的股權還沒轉讓完,承接方肯定不希望股價上漲、徒然增加收購成本;現在,這些問題基本都解決了,通富微電所有股東很快都會是中國人,屆時利益傾向歸於一致,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切就等基本面上揚!
半導體封測以外的其他電子部分,繼以前的「立冬超安信」的立訊精密、東山精密、超聲電子、安潔科技、信維通信,最近我們又有了一個新的Slogan可以讓大家參考,「東歐、銳利、大通信」:東山精密、歐菲科技、瑞聲科技(港股)、立訊精密、大族激光、通富微電、信維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