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最“時髦”的人,竟然是TA?!
前不久,全網被“病媛”事件刷屏了。
媒體公示了一些卧病依舊化着美美的妝,拍好看照片的女孩,斥責她們是裝病帶貨的假“病媛”。
結果,沒多久就有女孩拿出證據,出面闢謠。引發“生病的女孩究竟配不配體面”的討論。
身體是屬於自己的,現在的我們越來越能意識到這一點。
選擇是否化妝,如何拍照,只是不同生活態度的體現。
於是,近幾年的社交平台上既有“生病了也要美給自己看”的樂觀女孩們;
也有了更多反·白幼瘦,反·焦慮,反·時尚的新風氣——
我們不怕「變老」
提起時尚,多數人腦中浮現的都是膠原蛋白滿滿的年輕臉蛋。
老年人,被隔離在了時尚文化之外。
一旦超出年齡,就成了特異獨行,為老不尊,徹底失去“活出自己”的資格。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不滿於這層限制。他們正嘗試着打破枷鎖。
比如,街拍號@老年時裝俱樂部——
從不拍年輕的俊男靚女,只拍攝街頭着裝豐富的老年人們。
一眼看去,有飄逸又精緻的撞色阿姨;
(圖源 @老年時裝俱樂部)
散發著“時尚女魔頭”氣場的上海街頭女王;
(圖源 @老年時裝俱樂部)
酷似“卓別林”的潮爺爺;
(圖源 @老年時裝俱樂部)
還有,從造型到表情都超級不羈的朋克系奶奶……
(圖源 @老年時裝俱樂部)
在過去,化妝打扮,展現個性——
這些行為似乎有着隱形的年齡限制,是一種“年輕人限定”的生活方式。
然而如今,有人蹲在街頭,日復一日記錄著屬於老年人的“精緻生活”。
也有人真正讓自家的“老年時尚大師”成為時尚博主,發光發熱。
和 72 歲奶奶一起時尚的@茉莉Mira,就是其中翹楚。
(圖源 @茉莉Mira)
奶奶和孫女每天展現着自己的 OOTD(每日穿搭),在電梯,在戶外,在樓道,在街邊。
緊跟現今最火時尚潮流,與萬萬千千愛美的年輕人們並無差異。
也令人安心地寫下,“感覺看到了我老了之後的樣子”。
(圖源 @茉莉Mira)這穿搭,比多少年輕人還潮酷
除此之外,還有更特殊的存在。
比如,用特效製作“老化”效果的年輕女孩@孫孫女王。
(圖源 @孫孫女王)
在社交平台上,她每天分享着這位用特效半捏造出的,樂觀活潑的,理想中的時尚老人的日常。
這既是號主自身精神情緒的出口,也象徵著一種新時代的態度 icon。
@孫孫女王 說:
“我做這個號的初衷,是看到很多人有容貌焦慮,檢查式地觀看自己並與他人比較產生巨大壓力,擔心法令紋、毛孔、直角肩等等……
我認為你可以化妝,p圖,轉變風格,緊跟時代審美或成為小眾文化的一員,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接納自我,愛自己,而不是被這些捆綁。”
(圖源 @孫孫女王)
作為一個自然生長的人,沒必要恐懼、甚至拒絕自然的衰老。
接受自己的“老”,接受年齡對我們的饋贈,接受這些拚命長出來的、代表着生活的皺紋——
即使現在還做不到完完全全坦然面對,也要把視為目標的態度告訴世界:
我們,不怕變老。
(圖源 @孫孫女王)“誰在乎!我要快樂!”
「不一樣」也可愛
“不怕變老”,或許是反·容貌焦慮的有力呈現。
那麼“不怕變胖”,顯然屬於反·身材焦慮的姿態之一。
來自央美的胖女孩@渡邊真美 ,便用這樣的態度成為了反·焦慮女孩們的榜樣。
(圖源 @渡邊真美)
號主曾因胖胖的身材與活潑的個性,被評價“像日本女星渡邊直美”。
她喜歡開朗樂觀的渡邊直美,便欣然將自己的 ID 改成了@渡邊真美 ,比渡邊直美“多兩點”。
渡邊直美,日本女藝人中 INS 粉絲數最多的存在
在央美畢業展上,@渡邊真美 策划了一起關於“包容多元身材”的展覽——
「摸摸我的肚子」
“我是個胖女孩兒,有豐盈的身體,最為突出的就是我的肚子。
可我並不討厭我的肚子,她柔軟而厚重,隨着身體的伸展而伸展,蜷曲而蜷曲。
我很喜歡她,也很喜歡我自己。
所以,你想摸摸我的肚子嗎?”
(圖源 @渡邊真美)“我的肚子從央美畢業啦!”
她邀請所有人來摸一摸自己柔軟、可愛的肚子,邀請所有人通過這份沉甸甸的觸感,瓦解對“肥胖”的刻板印象。
這一刻,“胖”不再是恥辱。
而是屬於她的個性,可愛與驕傲,甚至成為了一種“我有你沒有”的饋贈。
(圖源 @渡邊真美)
當然,除了胖胖的身材之外,“不一樣”還體現在很多方面。
比如,破除性別刻板形象,嘗試漂亮女裝的男孩們;
(圖源 @兩個黑)“萬物皆可求美”
一反焦慮“常態”,展示超真實妝前妝後&P前P後對比的女性博主們;
(圖源 @一卷小丁)“別自卑,誰都可以變美!”
各類曾被貶為“奇裝異服”、“特異獨行”的亞文化風格的入駐;
(圖源 @球球總是失眠)“一直JOJO立,一直爽!”
還有模仿《惡作劇之吻》的“反串婚紗照”——反·性別刻板的情侶拍照方式;
(圖源 @可不多)“誰還不想穿穿婚紗呢?”
以及,無數女孩為了對抗白幼瘦審美、破除純欲“牢籠”而努力健身,畫起浮誇眼影,塗抹起“口黑”。
(圖源 @RETRO)“實不相瞞,口紅已經out了~”
如此多“不一樣”的呈現,代表了這個時代的多元選擇。
不是滿滿膠原蛋白的年輕人;
不是符合白幼瘦審美的女孩;
不是性別刻板印象的順從者……
在這個時代,“自我展示”早已沒有那麼堅固的外在枷鎖。
扔掉恐懼,克服自卑,接受自我。
我們正在留下個性的表達,書寫屬於自己的故事。
你關注了哪些“個性”博主?
來評論區安利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