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台灣問題,美國向來只會挑動摩擦,製造對立,變着花樣打“台灣牌”,想方設法地給中國大陸“添堵”。然而,美國前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竟然破天荒地為兩岸統一“獻言獻策”。
據島內媒體引述外電消息,當地時間6月24日,蓋茨在出席某檔節目時談及台灣問題。他表示,儘管當前兩岸局勢頗為緊張,但大陸並不會貿然選擇武力攻台,其原因在於解放軍的兩棲作戰能力尚有待發展,且武力攻台的代價過於龐大,這與大陸一貫主張“和平統一”的方針並不相符。
現場有人問及,考慮到俄烏局勢已成僵持之勢,大陸是否會趁機對台灣採取行動時,蓋茨再度重申,大陸不太可能利用武力收復台灣。相較而言,大陸可以利用網絡攻勢以及經濟措施,不費一槍一炮就能給台當局帶來巨大壓力,從而使其屈服。
儘管美國前高官圍繞台灣問題發表意見並不少見,但如同蓋茨一般,預設和平統一的立場,為大陸收復台灣“出謀劃策”,倒也頗為罕見。
蓋茨的論調,讓我想起3月末的時候,台灣海基會董事彭蔭剛也發表過類似的言論。對於台當局頻繁挑釁大陸,製造兩岸對立的種種舉措,彭蔭剛予以強烈抨擊,聲稱台當局如果誤判形勢,必然會引發兩岸衝突,屆時受難的只會是台灣民眾。
彭蔭剛稱,如果大陸有意收台,僅需四個步驟,甚至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夠登陸島內。按照彭蔭剛的預想,大陸可用高精度導彈,打擊台灣軍事設施,癱瘓台灣軍備;其次,在不傷害島內民眾的前提下,摧毀島內基礎設施,使島內經濟停止運轉;再者,對台海實施封鎖,防止糧食、能源輸入島內;最後,當台當局無能為力後,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談判即可。
蓋茨與彭蔭剛的言論,都在闡述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如果大陸有心收台,甚至無需勞師動眾,只要針對性地對島內設施進行打擊即可,這也凸顯了當前兩岸實力差距之大,民進黨所謂“以武拒統”、“倚洋謀獨”的伎倆,全然是鏡花水月的妄想。
鑒於當前兩岸局勢日趨緊張,諸如“武統”的呼聲屢見不鮮,島內不少進步人士紛紛就兩岸統一的話題發聲。日前,國民黨評議委員張亞中就曾表示,如果他有機會當選高雄市市長,那麼他考慮將該市建為“非戰和平區”。簡而言之,高雄不會參與任何針對大陸的武力活動,也不會響應民進黨當局“以武謀獨”的企圖。
針對大陸收復台灣一事,美國參聯會主席米利曾煞有介事地表示,解放軍或將在建軍百年之際,即2027年展開收台活動。當然,這只是美國包藏禍心的臆斷,意在挑動兩岸局勢,加速對台軍售,從而實現其“以台制華”的不良居心,本身並不具備任何意義。
我們慣於用“兩岸統一”來形容台灣問題,而非“武力攻台”這種粗暴蠻橫的說法。台灣問題的主動權始終掌握在大陸手中,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一國兩制”是處理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大陸始終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對於外部分裂勢力的操弄,以及頑固“台獨”分子的挑釁,大陸也設有底線,我們願竭以誠心與努力,也有厲兵秣馬的決心與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