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2022年07月14日20:13:09 熱門 1917

本文作者:木小偶

國內的裝修公司在弱電方面普遍都做的很差,我幫不少朋友的新房接過網絡,大多數網絡面板都只是裝上去,裡面壓根就沒接線,理由是水電師傅不會。這個大環境下,裝修時的弱電設計只有靠自己解決,如果裝修時沒弄好,後期就只有依賴無需網線的WiFi來解決了。大概正是這個原因,這兩年原本只用於商用的Mesh系統成了熱點,AC+AP的方案也蠢蠢欲動,當然還有不少貌似Mesh或AC+AP方案的產品出現,讓很多人無所適從。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我家房子是個葫蘆戶型:中間區域是狹長的走廊、樓梯間和衛生間,兩頭是活動區域。這是典型很不利於WiFi覆蓋的布局,好在開發商為大多數房間預留了網線,所以當時就沒考慮Mesh系統,而是選擇了面板式AP進行網絡覆蓋。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這是一樓走廊藏在鞋櫃里的弱電箱,可以看到原來開發商留的線很多,網線、電話線、閉路電視線、安防線等都很齊全,但是除了網線外其它線基本都沒能用上。我的設備太多就直接佔用這整格的鞋櫃,光貓、路由器和5口PoE交換機都掛牆式安裝了,還有兩個WD MYCLOUD簡易NAS也放在這裡。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信號強悍的網件R7000P足以覆蓋一樓區域,TP-LINK的PoE供電面板式AP用了四個來負責二樓和三樓的WiFi。這些面板同時還有2個LAN接口,所以兩個書房的台式機和影音室的高清播放器都接的網線。

這套設備對家裡的主區域覆蓋的很不錯,但面板式AP的信號真的很弱,只能搞定對應的房間,隔一堵牆基本就完蛋了,二樓三樓衛生間區域的WIFI信號基本沒有,無縫漫遊更是沒法指望,好在現在電信都不限流量了,無信號自動切換到4G倒是也沒啥感覺。

一、面板式AP、Mesh、電力線、雙頻無線四套設備介紹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我清楚知道Mesh並不會適合我家的情況,但心裡一直對Mesh有點念念不忘,所以經常會在朋友中念叨推薦,終於有朋友忍不住下手了,並同意借我做個測試。而在這近半個月的測試中居然陸續有其他朋友弄了另外兩套類似的設備,於是最終有了這篇四套設備的橫評。

1、 TP-LINK面板式AP加PoE交換機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AP加交換機是最傳統的網絡結構,AP與交換機之間採用網線連接,只要網線可以延伸到的區域都能用AP實現WiFi覆蓋。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TP-LINK TL-AP1200GI-PoE AC1200雙頻無線面板式AP 企業級酒店別墅wifi接入 千兆端口 POE供電 AC管理349元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TP-LINK的面板式AP出了很多款,可以直接安裝在86底盒上,提供WiFi信號的同時還附帶了網線接口,接口數量有1、2和4個可選,我購買的都是2個接口的產品。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背後就是一個標準的RJ45接口,直接通過網線供電,必須搭配支持PoE供電的交換機或路由器使用,這種交換機自然也會配備一個較大功率的電源了。就安裝後簡潔程度來說,這是所有設備里最高的。不過TP-link的面板式AP有不少奇葩的產品,比如900M乃至1300M的WiFi卻搭配100M的網線口,我購買的第一個面板就不幸中招了,現在裝在三樓卧室只給手機和iPad上網倒是還將就用。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另外三組分布式路由設備都是獨立放置的,所以需要外接電源,簡潔性肯定不如面板式AP,不過可以在外觀上下功夫做的漂亮點。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它們都採用了Mesh的連接技術,Mesh與傳統方案最大區別在於,它通過WiFi信號來連接各個節點,並且節點之間也都相互連通,因此具有很強的自愈性:當其中某一節點出現故障,信號可通過周圍節點繼續傳遞和覆蓋。可無線實現大面積覆蓋加上自愈性的特性,讓Mesh在商用場合大受歡迎,但家用領域則開始並不久。

2、網件Orbi RBK50/RBK53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美國網件 (NETGEAR) Orbi RBK53 智慧分身多路由系統 多層別墅/分布式路由 Mesh/大覆蓋AC3000無線路由套裝3899元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網件是最早提出無線路由系統的品牌,對Mesh產品非常重視,單獨搞了個Orbi奧秘品牌來做Mesh產品,RBK50和RBK53其實是一樣的設備,只是分機數量不同。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這套設備的主機和分機造型完全相同,區別只是主機用了藍色頂蓋,而分機是白色頂蓋。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主機和分機的的型號分別是RBR50和RBS50,這也是三套無線設備里唯一區分主機和分機的。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背後的接口也略有區別,主機有一個黃色的WAN口和三個LAN口,而分機四個全是LAN。另外主機和分機都有USB接口,可插入U盤進行資料共享,當然更好的用途是接打印機實現網絡打印,數據共享我還是更傾向於購買專用的NAS。

3、華為路由Q2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華為(HUAWEI)路由器Q2(3母裝 旗艦版)新一代子母路由/全千兆/全戶型高速WiFi覆蓋/智能無線穿牆路由器1379元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華為路由Q2有着跟Orbi類似的外觀,同樣的橢圓柱型和懸浮式的頂蓋,只是去掉了柔和的曲線變成直筒型,多少有點“借鑒”的意思。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我借到的Q2是三母裝旗艦版,三個機器都是WS5280這個型號,從官網上看還有子母版。母路由器之間通過電力線+WiFi混合的方式進行連接,而子路由器則只通過電力線連接,並非Mesh產品了,只是外形上還是有點像。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路由器上的正面有個很顯眼的按鍵,這是跟華為的智能家居產品配對使用的,顯然華為很想大力推廣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因為三台機器是一樣的,所以背後自然也不會有接口上的差異了。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第一次看到這個網絡接口會感覺很奇怪,沒有區分WAN和LAN,而是直接寫的WAN/LAN,自動動態識別的。另外供電部分也是直插220V電源,這也是電力線傳輸信號的原因。

4、榮耀分布式路由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華為榮耀分布式路由 雙千兆大戶型無線路由器系統 大平層/複式/別墅高速覆蓋 即插即用 智能網優849元

榮耀居然沒有為這套路由產品起個型號,直接叫榮耀分布式路由。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同樣是三個機器,中間的主機上貼了張不幹膠。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不幹膠上寫了從這個機器開始配置,理所當然的算主機了。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不過翻過來看型號發現跟華為做法一樣,三款機器其實是同型號:HiRouter-CD20。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後面的接口處理也跟華為Q2一樣,WAN/LAN自動識別的,只是供電變成變壓器的接口,這套設備不支持電力線傳輸了。

5、四套設備的燈光

在繼續正式測試之前,順帶說一下並不重要的燈光吧。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榮耀只有正面小小的點燈光,Orbi則是頂部懸浮式蓋板周圍一圈燈光,而華為把燈光移到了底部,做成了半圈。在初始化過程中,華為和榮耀都是紅色燈光,而Orbi是白色燈光。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網絡連通後燈光會變成綠色、藍色和湖藍色。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但網絡連通三分鐘後,Orbi會自動關閉燈光,而華為和榮耀需要進手機APP設置軟件去關閉。對喜歡漆黑一片睡覺的人來說,Orbi會友好很多,喜歡光污染的人應該會更喜歡華為吧,因為它可以常亮,而Orbi沒有這個選項。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當分機的信號太弱連不上主機,Orbi的燈光會變成一圈紫色,而華為和榮耀都是紅色。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TP-LINK的面板式AP則只有一個常亮的白色指示燈,沒啥可說的了。

二、設置界面及功能對比

Orbi附帶USB接口可兼做網絡打印服務器和數據共享的設備,這是幾套設備里唯一有這個功能的,不過這一部分並不打算說這個,而是它們作為網絡設備的一些功能。因為除了面板式AP之外,三套設備都不僅僅是作為WiFi覆蓋設備存在,同時還具有路由器的功能, 如何與家中其它網絡設備融合很重要。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Orbi的設置頁面與傳統的網件路由器一模一樣,支持網頁管理和APP管理。所有路由器該有的功能它都有,加上它的LAN接口數最多,是三套設備里最適合當路由器使用的。也可以設置成AP模式融入原有的網絡系統,變成一套單純進行WiFi覆蓋的設備。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與傳統路由器唯一的區別是增加了配對分機的功能,根據提示兩個步驟完成,操作比較簡單。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華為和榮耀的設置邏輯有點奇怪,連上電腦後不允許進入設置頁面,而是必須通過手機APP進行初始化設置,顯然是為了強推這個“華為智能家居”APP。但從這1.7星的評分可以預見後面的設置會有點頭疼。

兩套設備都完成配置後會出現在設備清單里,但必須連上對應的WiFi才能點進相應的設備進行管理,邏輯上是沒什麼問題。那麼有沒有辦法把這兩套設備融合在一起呢?答案是不行,選定哪套就用哪套吧。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兩套系統的管理界面基本一致,我就不各自截圖了,上面是管理主界面、更多功能以及更多應用。看起來功能很多,但是作為路由器本事相關的設置並不多,很多設置又要依賴Web頁面去操作。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在管理界面中榮耀有個雙網雙通的圖標,而華為Q2是混合動力和Mesh組網,然而雙網雙通指的是WAN口設置,混合動力和Mesh組網在APP里完全看不到相關設置信息。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雙網雙通其實華為Q2也同樣支持,如果家裡同時拉了兩條寬帶,這是個挺實用的功能。但是問題來了,兩套設備的主機都只有3個網絡接口,兩個口被寬帶佔用,只剩下一個口怎麼夠用呢?更麻煩的是居然兩個設備都不支持AP模式,想讓它只管WiFi部分都不行,必須用它們做主網絡設備。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在APP上完成路由器的初始化後,終於可以在頁面上登陸管理界面了,同樣兩套設備的界面是一樣的。這個管理界面顯得比較簡單,我甚至找不到添加分機的地方,並且不管多少台分機都會被整合成“我的路由器”。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不過好消息是在上網方式方面,發現榮耀分布式路由器支持AP模式,但華為Q2不支持。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另一個好消息是關閉5G優選功能後,華為和榮耀的這兩套設備都可以給2.4G和5G分別起名,而Orbi沒有找到相關設置,只能用一用的SSID。絕大部分情況下這個功能沒有用,但極個別智能家居設備必須提供只有2.4G WiFi的SSID,否則會連不上網絡。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前面說過華為Q2是電力線加WiFi的混合模式和分機連接,而榮耀則僅有WiFi連接。WiFi部分顯然兩者都叫“智聯設置”,但設置界面卻有明顯的區別:華為Q2可設置密碼而榮耀沒有相應選項,這邏輯讓人摸不着頭腦。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華為Q2相對榮耀主要是多了這個電力線設置,說穿了就是把網絡信號加載在家裡的電線上進行傳輸,多年前我曾經用過TP-LINK的電力貓產品,當時的體驗並不好,這次華為產品如何就看後面的測試吧。

一些高級功能的對比

前面介紹的都是些基礎功能和設置,下面將會對比這些設備的高級功能,正是這些高級功能才能讓WiFi的體驗更好。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上圖是Orbi設置頁面中的選項,可以看到幾個高級功能:專用回程、菊花鏈拓撲、Beamforming+、MU-MIMO、快速漫遊等。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專用回程只指Orbi支持三頻WiFi,兩組2X2專門用於連接客戶端,一組4X4的5G信號專門用於主、分機之間的通訊,三頻總帶寬達到了3000Mbps,而另外兩套則只支持雙頻,總帶寬1167Mbps,在大流量數據傳輸的時候難以負荷整個流量。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僅有1167Mbps無線帶寬的華為Q2用電力線數據傳輸作為回程通道之一,號稱可以支持1G帶寬,但實際測試通常會有所打折。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Beamforming波束成形技術簡單來說就是讓無線信號具有方向性,增強客戶端方向的信號,在遠距離信號較弱的情況下會有較大改善,Orbi是四套設備里唯一支持這個特性的。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MIMO就是把數據分在多條天線上進行傳輸,比如3天線的路由器和3天線的電腦連接,就能比單天線的時候快三倍。在MU-MIMO之前通行的是SU-MIMO,也就是單用戶MIMO,這個模式是路由器雖然同時連接多個設備,但同一時間只能跟一個設備傳輸數據,每個設備依次排隊進行。如果所有設備都能跟路由器一樣滿速,這個模式也並沒什麼缺點,但如果其中有低速的設備,整個網絡速度都會被它們拖垮。而MU-MIMO則可以同時跟多個設備通訊,充分利用帶寬。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快速漫遊是各家網絡設備公司比較迴避細談的技術,大公司基本都開發了自己的快速漫遊技術,但大多只用在商用產品上,Mesh產品可能是最早把這個技術引進到家用設備的,但並非所有Mesh產品都會加上這個技術。ORBI顯然是用了自家的快速漫遊技術。榮耀則用上了標準的802.11v,這個功能主要是提供基站列表,通常會搭配縮短漫遊時間的802.11r以及進行基站選擇的802.11k一起使用,但產品介紹未提及另兩項技術。華為Q2則沒有提到無縫漫遊或快速漫遊相關規格。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經常會有人提及AC+AP的無線漫遊,實際上那也只是針對支持無線漫遊的AC+AP才有效,像TP-LINK這種低端面板式AP是不支持這些功能的。低端設備採用的方法是設置閾值,禁止低信號客戶端接入,同時踢掉低信號客戶端,強迫客戶端重新選擇信號強的AP。 這樣有效的前提是AP的覆蓋範圍必須在高信號區就開始重疊,否則就會出現一邊被踢另一邊連不上的窘境。另一方面來說,這些AP不支持快速漫遊技術,更別提802.11kvr相關標準了,它們能做到的只是讓手機別吊著弱信號不放而已。包括網上謠傳很多得TP-LINK TL-AC300,其功能只是能對多達300個AP進行統一管理,對頻段進行調整,以及動態調整AP負載的均衡,並沒有改善漫遊情況的技術。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最後總結一下幾套設備的功能差異吧。

三、性能測試

測試設備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測試設備主要是我的台式機和筆記本,以及我家原有的網絡設備。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我的筆記本只有WIFI,所以又給它配了一個TYPE-C的USB千兆網卡。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實測這塊USB網卡在同交換機下跟台式機傳輸數據可超過900Mbps,不會成為測試的瓶頸。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除了電腦外還會用到兩台手機:iPhone X和小米8.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最後為了方便測試,還用上了H3C的千兆交換機。介紹完測試設備,下面開始逐項測試。

1、LAN-WAN透傳速率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現在家用寬帶速度越來越快,比如成都基本已經普及300M光纖入戶,很多老路由器的LAN-WAN透傳性能比較弱就無法發揮寬帶的優勢,因此有必要進行這項測試。測試方法比較簡單:筆記本通過網線接到被測路由器LAN口,通過WAN口訪問同交換機下的台式機。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測試軟件依舊是iperf3,但為了數據更加直觀我做成了圖表。出乎意料的是榮耀是三套設備里透傳速度最快的,基本跑滿了USB網卡的極限,而Orbi僅達到550M左右,華為Q2僅有500M左右。

這個測試也證實了我前面的擔心:在家裡寬帶速度超過500M之前我們無需擔心,但是可能離這個時間不遠了。如果到了那一天,最具實用性的作法是讓Mesh或AP只負責WiFi,也就是購買一個有線路由器來接弱電箱里所有設備,Mesh或AP套裝接入這個主路由器使用。然而華為Q2並不支持橋接模式,無法融入其它系統。

2、WiFi傳輸速率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把電腦接到被測路由器上,筆記本通過WiFi連接到路由器,這個測試最接近WiFi數據傳輸的極限了。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最終測試發現Orbi的速度有較明顯優勢,另三款設備的WiFi速度差距不是太大。

2、 WiFi信號覆蓋及速率

在進行全屋WiFi覆蓋效果的測試前,我想先測試一下每套系統單個設備的信號強度情況。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TP-LINK的面板之前吐槽過了,信號非常弱,基本離開房間後就沒法上網了。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Orbi的5G信號覆蓋不如2.4G強。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從圖表來看,華為Q2的信號覆蓋是最好的,不過實際鏈接速度和穩定性還是要測試才知道。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榮耀的信號則跟Orbi差不多。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這個測試中四個WiFi信號源都在A位置,我分別在B位置和C位置測量了實際網絡速度。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總體上Orbi和華為Q2的表現更加穩定,而榮耀在C位置的網速下降要嚴重的多。至於面板式AP就不提了,根本不能隔牆,離開了房間就沒信號,否則我也不會再影音室多加個面板式AP了。

3、主分機間無線連接速率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這個測試又是在我書桌上執行,主機放在書桌右側,分機放在書桌左側。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筆記本用網線連接到分機上,台式機則連接到主機上,這個傳輸速度基本就是主機和分機之間的速度極限了。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Orbi的傳輸速度超過了400Mbps,基本達到單線速度的極限了,而華為Q2和榮耀都低於300Mbps的速度。其中華為Q2的測試算是尤其讓人失望了,867Mbps的5G WiFi連接加上號稱1G的電力線,電源都特地接到相鄰的牆插了,居然遠遠低於Orbi的無線傳輸。

四、全屋覆蓋測試

最後終於到全屋WiFi覆蓋效果的測試了,雖然我家的戶型不利於一層一個節點的布局,但每套都只有三個設備,也只能這樣測試了。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三個主機都放進了弱電箱,通過交換機接入我家的局域網,都採用路由模式。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分機放在二樓衛生間的檯面上。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另一個分機則是放到三樓衛生間。從燈光顏色可知只有華為Q2還有信號,這是因為拍照在測試結束後,我已經收掉了二樓的分機,三樓分機無法連上一樓主機信號,所以只有通過電力線的華為Q2還有信號。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布局如圖所示,就是其中的A、B、C點了。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華為Q2的Web端可以看到連接情況及連接速度在200Mbps左右。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Orbi的管理頁面只能看到狀態好,但不顯示速度。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榮耀這套設備的信號就明顯不如前面兩個了,經常會顯示位置不佳,多次調整位置角度後才終於連接穩定的。

1、主分機間無線連接速率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第一個項目依舊是測量主分機間的無線連接速率,不過我沒法把電腦接到一樓的路由器LAN口,所以都是通過WAN口測試的,三款機器的LAN-WAN透傳速率都遠超主分機間的速度,不會有什麼影響。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二樓三樓的分機實測數據如上表所示。二樓Orbi的無線連接速度遙遙領先,但傳遞到三樓後速度下降較多,看來樓板對WiFi信號的衰減非常嚴重,二樓三樓的相對位置干擾也比較嚴重。華為Q2的電力線傳輸總體上表現還是有些讓人失望,不過居然三樓信號比二樓還強,在穿牆較多的情況下或許會有優勢。榮耀這套設備的連接速度基本是沒戲,如果是躍層還是別考慮了。

2、 漫遊測試

面板式AP的覆蓋區域與另外三套完全不同,所以我就單獨拿出來測試一下,看看有多悲催吧。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我只測試了二樓三個AP間的漫遊,安裝位置就在A、B、C三點,紅線是移動軌跡,用小米8加WiFi魔盒測試的結果。走一圈漫遊4次丟包10次,基本就是沒有漫遊可言了。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最後是網件Orbi、華為Q2、榮耀三套設備的漫遊測試,移動軌跡如上圖中紅點所示,從一樓卧室出發,穿過走廊上到三樓衛生間再原路返回。原本我是想用手機錄屏直播畫面看延遲情況,但實際發現Orbi和華為Q2都基本不會出現卡頓情況,只有榮耀會經常卡頓,所以最終還是選擇WiFi魔盒測試的結果。

四種WiFi覆蓋方式對比:面板式AP、分布式路由、電力線、雙頻無線 - 天天要聞

經過多次測試後取最差成績作為對比吧,會發現其中比較奇怪的地方。

Orbi這套相對是最穩定的,全都是4次漫遊一氣呵成,一直連接5G信號,大多數情況下不會掉包,延遲大多在200-300ms左右。

華為Q2的漫遊經常會有跳過二樓分機的情況,從一樓直接到三樓,或者從三樓直接到一樓,不過總體上網還是比較穩定,卡頓情況比較少見。情況好的時候延遲不明顯,但偶爾會像截圖中這樣直接斷線好幾秒。

榮耀從前面的測試也大概能想到信號不夠穩定了,感覺跨樓層布局對它負荷還是太大了,不管是掉包還是網速都無法滿足要求。

測試總結

1、 不要對面板式AP抱太大希望,基本每個面板只能管一個房間,衛生間、走廊燈區域信號就非常弱了,全屋覆蓋都很困難,更別提漫遊了。對WiFi要求高的話不如考慮下吸頂式AP替代面板,那才是針對大範圍覆蓋設計的產品。但一定要注意:這只是廉價解決方案,合理設置AP接入和剔除的閾值,這種系統也能提供不錯的體驗,但如果想消除漫遊帶來的延遲,請選擇明確支持快速漫遊的產品,造價會高的多。

2、 如果打算用分布式路由,純Mesh產品實現WiFi覆蓋,請一定選擇有專屬傳輸通道的3頻產品。受測試條件所限,我做的測試項目都比較溫柔,沒有充分壓榨出Orbi 4X4通道的性能,也沒有壓垮僅有1167Mbps帶寬的榮耀,否則對比會更加明顯。

3、 Mesh只是一種組網方式,想要完美體驗還要留意Mesh產品附帶的功能,就好像低端路由器和高端路由器一樣,功能上的差異還是非常明顯的,Beamforming+、MU-MIMO、菊花鏈(Daisy Chain Topology)、快速漫遊等都只會出現在高端產品上。

4、 儘管Orbi的Mesh系統性能功能在同類產品中都顯得很強大,但NAS、台式機等經常進行大數據量傳輸的設備還是布網線更快更穩定。NAS可以放在弱電箱或者電視櫃里,設計階段一定確定書桌位置,後期書桌一移動網線就變明線了。

5、 華為Q2的電力線傳輸實際速度讓人失望,但穿牆方面有天生優勢,在特定情況下還是挺有效的。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