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遺體運回家,這場槍擊事件是“政治刺殺”嗎?

2022年07月14日08:59:29 熱門 1433

當地時間7月9日上午5時55分,載有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遺體的靈車,從奈良縣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開出,前往安倍位於東京的家中,車程約為7個小時。據NHK報道,這樣的安排是遵從了安倍夫人安倍昭惠的意願。按計劃,安倍的葬禮將在7月12日舉行。

安倍遺體運回家,這場槍擊事件是“政治刺殺”嗎? - 天天要聞

安倍被槍擊後被送往醫院的電視畫面。圖片來源:網絡視頻截屏


一天前,安倍晉三在奈良參與自民黨選舉活動時遭槍擊,當天下午因失血過多去世,享年67歲。

安倍是日本現代內閣制度形成以來在任最久的首相,也是本世紀以來日本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安倍遇刺身亡,震驚日本及世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8日兩次發表全國講話,強烈譴責襲擊事件,日本朝野各界亦展現出空前的團結。在海外,美國白宮降半旗,印度總理宣布7月9日為“全國哀悼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向安倍家屬致信慰問,稱安倍為“傑出的政治家”。

央視新聞最新的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9日就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逝世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致唁電。

並非“刺殺政治”重現

在日本媒體公布槍擊安倍的嫌疑人山上徹也的“前海上自衛隊自衛官”身份後,輿論一度將本案與日本歷史上多由極右翼軍國主義分子發起的政治刺殺行動聯繫在一起。

1921年,主張和平外交的首相原敬東京火車站被一名滿鐵職工用匕首刺死,成為第一位在任時遇刺身亡的首相。在他之前,曾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於1909年被朝鮮愛國主義者刺殺。此後,日本首相濱口幸雄、犬養毅先後遭右翼分子暗殺。1936年的“二·二六事件”中,兵變軍人殺害了前首相齋藤實高橋是清。這也是日本歷史上最後一次有首相級人物遇刺身亡——直到2022年7月8日。

山上徹也遭警方逮捕後供述稱,自己開槍並非出於對安倍晉三政治思想的怨恨,而是“就是為了想殺他”。他還宣稱,刺殺安倍是因為認為安倍和某個宗教組織有關,而該宗教組織“毀了”山上的家庭。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高級研究員兼東亞中心主任辰巳由紀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她更願意將嫌疑人稱為“心懷不滿的國民”。她強調,本案嫌疑人似乎和日本極右翼、極左翼政治團體都沒有明確的關係。

安倍遺體運回家,這場槍擊事件是“政治刺殺”嗎? - 天天要聞

奈良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生介紹安倍送到醫院後的情況。圖片來源:網絡視頻截屏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政治助理教授佐佐木文子則強調,該刺殺行動不符合最近半個世紀以來日本極左翼和極右翼的行事風格。一方面,冷戰結束後,日本已很少有活躍的極左翼團體;另一方面,極右翼團體在上世紀70年代之後的政治刺殺多被認為有“政治作秀”嫌疑,很少真的造成政客身亡,且此類行動在最近十多年亦已罕見。

“而且,我不認為有右翼極端分子會對安倍使用這種手段。安倍本人就是右翼,所以右翼極端分子不必‘做太多’,因為安倍的執政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們的意願。”佐佐木文子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而綜合目前的信息分析,雖然安倍是政治家,但尚不能將本次事件視為“政治刺殺”,更不能說日本已經存在刺殺活動加劇的“系統性風險”。不過,辰巳由紀指出,不論本案最終如何定性,都會引發對政治領導人安保問題的質疑。

在早先的採訪中,英國杜倫大學日本問題專家布倫森亦表示,現任首相岸田文雄必須面臨抉擇:是為安全考慮暫時推遲7月10日的參議院選舉,還是“通過選舉證明其不退縮的姿態”。7月8日晚,岸田文雄已經表態:目前不會推遲這場全國性選舉。不過,包括岸田文雄本人在內的多數政要暫停了街頭競選活動。但立憲民主黨等少數政黨仍堅持上街拜票,表示“不畏恐怖”。

後安倍時代:更團結,還是更分裂?

“無論如何,安倍是非常有爭議的人物,在日本有很多人不喜歡他。”佐佐木文子說。然而,在安倍去世後,無論是在自民黨內長期和安倍政見不同、被視為安倍競爭對手的現任首相岸田文雄,還是一直對安倍政權持批評立場的左翼社民黨、日本共產黨領導人,均對安倍的去世深表哀悼,對刺殺行動表示強烈譴責。

一些分析認為,這樣的“團結”景象緣於安倍因刺殺這種“恐怖活動”而離世,並不代表對安倍的認同,“後安倍”時代的日本政治生態將進一步分裂;但也有聲音擔憂,刺殺行動或將安倍在日本政治生活中的形象“英雄化”,令他的右翼“遺產”得以主導政治走向。

對此,佐佐木文子指出,在安倍遇刺之前,自民黨的政治決策就一直受制於力量最大的安倍派,岸田文雄也是在安倍派的支持下才當選總裁,因而“儘管岸田文雄是自民黨‘鴿派’代表,而安倍則是‘鷹派’領袖,但岸田文雄的執政必須反映安倍的理念”。

不過,在安倍去世後,自民黨安倍派失去了最有影響力的領導者,現有重要人物的政治影響力都不及岸田文雄及原幹事長二階俊博等人,安倍培養的“年輕一代”高市早苗更遠遜於河野太郎等其他派系中堅力量。安倍派是否會就此分裂?岸田文雄是否將成為自民黨的最重要領導者?佐佐木文子表示,這將取決於岸田文雄接下來的具體行動:他很可能在短期內延續安倍的理念,顯得更尊重安倍的意願,但長期則可能做更多“自己真正想做”的決策。問題在於轉變的時間與時機。

有分析指出,如果“長期執政”的自民黨真的因安倍遇刺而進入“後安倍時代”,則日本社會將面臨雙重變化。一方面,因為安倍執政時期加劇了日本社會的分裂和極化、安倍的右翼支持者將其反對者視為“不愛國”;如果“後安倍時代”的領導者能緩解社會撕裂,日本社會將變得更加團結。

但另一方面,安倍最主要的遺產之一是“讓日本看起來更強大”,因為他終結了首相年年變更、讓日本政治顯得不可靠的時代。如果安倍派遭受重創最終導致自民黨和日本政壇不穩定,則日本仍可能回到首相頻繁更替的混亂時期。

辰巳由紀表示,對於安倍離世對日本政治、社會造成的廣泛衝擊,當下還很難做出準確判斷,但可以確定的是,不安是暫時性的,日本人總體上“其實很冷靜”。

岸田文雄的中美新平衡

除了對內政的衝擊,安倍晉三留給日本的最重要“遺產”是外交和安全戰略。一些分析擔憂,雖然安倍在其任內奉行了右翼與“實用主義”兼備的外交政策,也曾為緩和、發展中日關係做出積極貢獻,但安倍的去世或造成日本右翼政客得到大量“同情票”,從而對“修憲”等敏感問題及中日、日韓關係造成負面影響。

不過,在安倍遇刺前,自民黨本就在參議院選舉三分之二的選區保持領先。而這一事件對其他更遠期的選舉能否產生影響,則與未來一段時間的國際及國內局勢變化有關,尚難判斷。

慶應義塾大學國際政治教授、安倍晉三執政時期任國家安全保障會議顧問委員細谷雄一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稱,安倍在外交、安全領域真正最重要的“遺產”,是“全面、綜合的對外關係願景”。在安倍之前,日本的外交政策只是“雙邊關係的拼湊”,外務省各部門獨立於其他部門而運作,專註於優化某一個重要雙邊關係發展,而首相的作用主要是居間協調這些部門的矛盾和衝突。

直到安倍執政時期,“以全球視角進行外交”的理念才得以落實。在此背景下,安倍以“全球化捍衛者”的形象出現在國際舞台上,在任內累計出訪170餘次,足跡遍布80多個國家,數據上是日本歷史上出訪國家數量第二多的首相小泉純一郎的兩倍。在美國“退群”的背景下,安倍繼續推動《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實現,並與美國、歐盟推進自由貿易。佐佐木文子形容道,這些舉措“把日本帶回了世界政治的中心”。

但與此同時,安倍以“積極為和平做貢獻”的旗號,幾次嘗試突破“和平憲法”對集體自衛權的限制,並通過多次單獨立法,為日本部分參與“集體安全”活動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針對安倍的右翼外交和安全“遺產”,作為“資深外交家”的岸田文雄可能在遠期採取越來越多和安倍不同的“鴿派”舉措。但在整體戰略上,“全球視野”不會發生變化。而“鴿派”與“全球視野”的結合,可能意味着岸田文雄有機會在中美之間尋求到更好的平衡,促進中日關係的良性發展。

“安倍執政時的想法是:日本如何能在中美的大國競爭中最好地生存?但這是一個錯誤的問題。”細谷雄一指出,“美國是日本的盟友,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日本需要的是一個可以讓中美共存的國際秩序,日本應主動推動形成這樣的秩序,而不是被動應對大國競爭。”


記者:曹然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