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之星 | 張粟山:京城尋屋記

2022年07月14日01:27:03 熱門 1019
本周之星 | 張粟山:京城尋屋記 - 天天要聞本周之星 | 張粟山:京城尋屋記 - 天天要聞

本周之星

張粟山

張粟山,河北饒陽人。曾在軍中服役二十五年,轉業之後入職天津大學工作,近年到甘肅宕昌掛職扶貧。數十年堅持寫作不輟,文學成為情感慰藉與靈魂伴侶,多篇詩文作品發表發佈於文學報刊及網站。

京城尋屋記

朗讀者:胡奇,新華網“小梅誦讀”欄目主播,本欄目音頻由小梅誦讀工作室製作。朗誦片段為綠色字體部分。

青年白居易赴京趕考,拜見大詩人顧況。顧況熱情接待了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預言小夥子必將出人頭地,前途無量;他還用略帶戲謔的口吻告誡白居易“長安居、大不易”。

惠依兩次赴京趕考,又在京城學習五年,細君全程陪讀陪練,因而也就居留京華十年。我們跟隨惠依的腳步,在城中賃屋而居,先後租賃過九處房子,大多是城區里低矮陳舊的平房,面積狹小,設施簡陋,勉強維持生活,僅供容身而已。更有一個緣故,不便於租住樓房,那就是家中有一台鋼琴,惠依每天都要彈琴幾個小時,考試前更是一天連續彈奏八九個小時,琴聲不斷,餘音繞梁,鄰居肯定不讓彈,沒有商量的餘地,只能選擇平房。即使是平房,房租也很高,樓房更要比平房的租金高出一二倍。

十年之後,我終於明白了顧況所言,並非是戲謔,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有深切的體會。在大都市裡生活,米珠薪桂,加之房租佔去了日常開銷的大部分,想要享受城市的繁華,談何容易!所賴每月還能準時得到一筆算不得豐厚的薪水,足以應付支出,倘若囊中羞澀,更是難上加難。即便是你兜里有點兒銀兩,想要找到一處令人滿意的房子,也殊非易事,甚至有時要奔波幾天的工夫才能找到租金合理而居住條件又較好的出租屋,有時則是全憑運氣。

備考:西三環夏家衚衕與鬧市口大街印刷廠家屬院

京城2012年的冬天特別冷,儘管整個臘月都沒有下過一場雪,不過是偶爾趕上哪天霧氣迷濛的時候,清晨從灰濛濛的天空中飄下來一陣小雪粒,但寒風凜冽,氣溫一天比一天冷,到了年根底下,應當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了。

惠依報名投考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的鋼琴系,臨近考期,每周要去佟老師家中上兩次鋼琴課,往返京津途中要用去幾個小時的時間,況且為了上一堂課而奔波一天,實在是不划算。

為了節省時間,那就去京城租房吧。佟老師家在西三環萬柳橋附近的北京新城,細君隻身赴京找房,四處尋覓,奔波一日,終於在夏家衚衕找到了一間平房。又從琴行租借一台鋼琴,可是房間太小,放進鋼琴之後,就不能再放床了。沒辦法,只好又在附近找了一間面積更小的房子,母女擠在一張床上過夜。房東家自己燒鍋爐取暖,暖氣不太熱,但勉強可以抵禦夜間的寒冷。放鋼琴的房間沒有暖氣,從附近的超市裡買來一台電暖氣,屋裡總算有些熱乎氣,惠依彈一陣琴,停下來在電暖氣片上烤烤手,然後繼續練琴。

這裡距離老師家很近,步行幾分鐘就能到,周圍還有一家大型超市和菜市場,生活十分便利。細君每天上午到菜市場採購蔬菜副食品,晚餐後再到超市挑選折價麵包,當作次日的早餐,這樣精打細算就能節省一大筆生活費。

每天彈琴,上鋼琴課,自學樂理和視唱練耳,全力以赴準備考試……本來一切都很順利,但女房東的侄子卻找上門來,阻止彈琴。他就住在相隔一間的房子里,不知在何處上夜班,白天睡覺,實在不能忍受每天十餘個小時不間斷重複彈奏的琴聲。無奈,只得退回租借的鋼琴,惠依每天乘坐公交車去琴行練琴。恰好這時距離初試越來越近了,老師要求彈奏三角琴,自己慢慢找感覺,因為考場上使用的是三角琴,立式鋼琴與三角琴的鍵盤還是有區別的,而且音色也有一定的差距,考前逐漸適應了三角琴,到了考試的時候才能出色發揮。

每逢周六日,我去北京後就帶着惠依去琴行,但那台三角琴的確是太陳舊了,簡直就是一件古董,琴音似乎也不太准,估計有半年沒有調琴了。踏板只剩下一支,延時踏板早已不見蹤影。琴行是計時收費,有初學的琴童,也有許多外地來京參加專業考試的學生,都到琴行里等候練琴。

細君每日陪練,專心致志,心無旁騖,用功太深,以至於夜不能眠,每天睡覺前都要吞服一粒安眠片才能入睡。母女相伴,用功練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疲憊不堪。惠依睡下之後,立刻響起沉悶的鼾聲。細君輾轉反側,許久才能睡着覺,夜半又會喃喃自語說夢話,有時則大喊“慢點兒!節奏!錯音!和弦用力!”

她在夢中猶在指導女兒練琴,像一位乒乓球教練,一邊陪練打球,一邊進行現場技術指導。

元宵節,參加中央音樂學院院的初試。清晨早早起床做準備,我攜惠依從紀家廟坐上公交車,趕赴復興門。快到復興門的時候,堵車,心中焦急萬分,要是遲到了怎麼辦呢?八點鐘開考,超過十五分鐘就將被取消考試資格。好在公交車終於開動了,提前到達位於中央院教學樓的鋼琴專業考場,順利通過了初試第一關。回家後趕緊準備複試的演奏曲目。初試主要是考查基本功,複試就要考驗演奏者的藝術功底了,曲目難度加大,通常是指定的作曲家及其作品,選擇奏鳴曲的一個樂章,還有一首中國作曲家創作的作品。考試的時候,考官也可能只聽考生演奏一個段落,然後終止彈奏。因為考生太多,只能這樣壓縮考試時間。其實考官們都是學校鋼琴系的專業教師,只要聽考生彈奏幾個樂句,就能判定學生的專業水平。儘管演奏台拉上了布簾,但是每個考官都能準確聽出來哪個考生是自己教的學生。

一周之後,複試結果在中央院教學樓老樓門前的櫥窗里公布出來了,細看一遍入選名單,沒有見到惠依的姓名,名落孫山。

來不及失望和惆悵,抓緊趕緊往遠在北四環的中國院參加另一場考試。從夏家衚衕乘坐環線雙層巴士沿着西三環到達北三環馬甸橋,再沿着京藏高速北去,步行到達祈家豁子,倒乘一趟公交車,才能到達北四環健翔橋附近的中國音樂學院。

在此期間,為了保證能夠考進一所院校,我還攜兒回津參加了天津音樂學院的初試,但複試時間與中央音樂學院衝突,於是主動放棄了。

最後北京兩所音樂學院的專業考試都沒能通過,幸好遠在廣州的星海音樂學院認同中央院的考試成績,該校招生網上的錄取公示信息顯示,惠依已經被錄取,並且專業排名第一。那麼,去不去呢?經過三人論證,決定不去,明年繼續報考中央音樂學院。

十年之後,再到夏家衚衕時,風貌大變,一大片平房早已消失,呈現在眼前的是草木蔥蘢的綠地公園。許多市民徜徉其間,悠然漫步。孩子們穿着滑輪靴在平坦的道路上滑行,飛起陣陣歡笑聲。十年前的景象已不復存在,一切皆隱入夢境。

2013年,惠依參加了中央院的第二次專業考試,那年惠依只報考了中央院,破釜沉舟,在此一戰,沒有退路了。

經過一年的刻苦磨練,技術方面的問題都已經迎刃而解,考試曲目反覆練習,接近完美無缺,就看考場上的臨場發揮效果了。

匆匆過完春節,急忙趕到北京,在緊鄰中央院東門附近找到一處房子,這樣考前上課和考試的時候都十分便利,省去途中奔波之苦。從租住的宿舍到音樂學院只有四五百米的距離,步行往返即可。而且,佟老師已搬家到大興區,改為在學院琴房上課。每天晚飯後,短暫休息,我和惠依到中央院的校園裡散步半小時。

這裡的幾排平房比鄰鬧市口大街,從前是一家印刷廠的家屬院,現在沒有幾個人知道它的底細了。每排房子都是南北相向背靠背布置,我們租住的是陰面,房東自家住在陽面。房子很寬敞,里外套間兩間房,還有一個廚房,牆上安裝了熱水器,可以洗澡,無奈冬天太冷洗不成。為了節省電費,熱水器沒有啟用,細君堅持冷水浴。

找了天津的一家琴行,將自家的鋼琴運了過來,門前空間狹窄,將屋門拆卸之後,才勉強將鋼琴抬進了屋裡。一切準備就緒,趕緊練琴。

從中央院鋼琴系找到一位大三學生,每天來寓中陪練一小時。又找到一位作曲系研究生畢業的天津同鄉,每周來教樂理。

距離初試還有一周,惠依卻病倒了。臨近考試,每天彈琴十餘個小時,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彈琴,千百遍彈奏考試曲目,力爭完美無缺。彈琴時間長,精神壓力大,免疫力降低,加之晚上外出遊泳,回家途中受風着涼,頭暈,發燒,躺倒睡了一天。晚上去宣武醫院急診室就診,驗血查看,醫生稱無大礙,就是感冒了。回到家中,吃藥,睡覺,多喝水,少吃飯。佟老師給上考前最後一節課的時候,惠依因為發燒渾身無力,樂曲彈得很糟糕,佟老師又急又氣,你這樣的狀態還怎麼參加考試啊!

初試的前一天,彷彿若有神助,惠依的感冒癥狀神奇般地完全消失了,抓緊調整狀態,精神飽滿地走向考場。

初試順利通過,一周後複試,每分每秒的時間都非常寶貴,細君端坐琴凳旁陪練,母子二人對考試曲目精雕細磨,不放過任何一個音符,特別是整首樂曲的藝術表現力。在上佟老師的課的時候,她不會盯着錯音、指法、觸鍵、踏板的使用等技術性的細節問題,佟老師反覆強調的重點是“音樂”,她對惠依說過,最好的音樂就像是一滴鮮活的血。

考試那天,惠依早早來到考場,還帶着一個電熱寶捂手。進入教學樓後,查驗准考證和身份證,再到十樓的演奏廳備考。細君徘徊在教學樓東側枯乾的銀杏樹下,寒風瑟瑟,默默為女兒祈禱。一直等到惠依走出教學樓朝着我們走來的時候,看到女兒燦爛的笑臉,就知道今天考得肯定好。

複試結果張榜公布,惠依位列倒數第二,我頓時感到惶恐不安。此時身旁有一位從保定來陪考的家長說,複試名單是按照考試成績倒數排列的,你家孩子很棒啊!聽到這番話,心中興奮不已,趕緊打電話告訴母女二人。

三試科目為樂理與視唱練耳。細君彈奏幾個小節的樂譜,惠依在鋼琴旁模唱,在五線譜上默寫曲譜。日復一日,一天也沒有中斷,成為每天清晨必不可少的一門功課,如果不是靠日積月累,臨時突擊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就是音樂人的基本功。

那年報考鋼琴系的考生是75名,獲得複試資格的有55名,計劃錄取20名,其中中央院附中免試保送2名,最後是通過複試之後的25名考生爭奪18個名額,錄取比例很低,競爭異常激烈。每個考生的成績,是將三次考試成績按照一定比例折算之後,得出綜合成績,由此確定錄取範圍。

3月中旬,京城裡似乎能夠感覺到一絲春天的氣象,天氣逐漸暖和起來了,復興門立交橋路旁的楊柳枝條已經萌發出嫩綠的芽苞,而碧桃已是含苞待放,浮現出柔美的春色,寒冷的冬天終於就要過去了。

中央院鋼琴系錄取結果公布,惠依位列其中。專業考試通過了,趕緊回到天津,還剩下三個月的時間,集中複習中學文化知識,準備參加夏天的全國高考,如果高考成績達不到音樂學院的文化課分數線,不能錄取,春季的專業考試就將前功盡棄。

幾個月後,我到中央院西門查看錄取結果,然後從復興門步行去北京站,途經天安門廣場,陽光灑滿寬闊的長安街,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讀書:西絨線衚衕、東智義衚衕、鬧市口大街與新文化街交叉口

2013年秋天,惠依晉京上學,細君一同去陪讀。租住在西絨線衚衕,房子後門有廚房,但油煙無處排放,所以細君每日仍在門外支架爐灶做飯,做完飯再把炊具搬回屋裡。

學校里上課都是使用三角琴,而學生每人每天只有兩個小時的練琴時間,並且臨近期末考試的時候很難預約到琴房。細君到順義的二手琴加工廠,買到一台日本原裝的卡瓦伊三角琴,從此惠依就能在家中練琴了。

房子在一條曲折的衚衕深處,大部分都是外地來京的租戶。東邊是一所中學,而西南方卻是公安局的收容站,收容站門口停着一排警車,大都是外地車輛,附近的小飯館裡也都是這些民警用餐。收容站里幾乎每天都有人大喊大叫,高亢洪亮,吵嚷喧囂。

這樣嘈雜的環境倒是對我們有利,鄰居們對於琴聲自然是沒有意見了,甚至可以支起琴板,讓琴聲恣意飄飛到大街上。

東廂房是小而又小的雜品庫,卻也有一對年輕夫婦居住,裡面只有一張雙層鐵床,幾無轉身之地。兩口子通常是夜半起床,外出謀生,據說是在自由市場里售賣金飾品。一天晚飯後,來了幾名警察將他倆帶走了,估計是販賣假貨,涉嫌詐騙。

西絨線衚衕毗鄰西單,距離中央音樂學院大約三公里,惠依騎着自行車往返,只是在學校里上課,其他時間就回家練琴和吃飯。

歌劇是惠依的選修課,這或許是受到我的影響,因為我時常在家中聽帕瓦羅蒂薩瑟蘭演唱的歌劇選曲,購買了許多磁帶和唱片。盛夏某夜,惠依從網上購買了兩張歌劇演出票,我們一起觀看了《阿依達》,上半場的女主角由女高音歌唱家和慧擔任,令人傾慕的印度裔指揮家祖賓·梅塔擔任樂隊指揮,演出非常精彩。

向東走到東絨線衚衕,就到達國家大劇院。我每日晨昏去大劇院南門外一棵高大的銀杏樹下漫遊。有時則圍繞中南海轉大圈散步,一圈走回來需要兩個多小時,一路觀賞紅牆綠瓦的皇家建築,以及池塘中的湖光水色。

細君買來兩隻沙發,夜裡就當作床。只是夜晚剛剛睡下後,幾隻耗子開始在木地板下的空隙中歡快地奔跑,吱呀亂叫。細君本來就容易失眠,這樣更沒法入睡了,只得另覓他處。

距離鬧市口大街很近的一條小巷,叫做東智義衚衕。兩邊都是平房,大多是老住戶自建的房子,面積都不太大,而大部分都出租給外地人居住。細君在這條窄小衚衕的一個小小院子里,找到了一間房子,放下鋼琴之後,勉強能支起一張摺疊床。東鄰是房東和他的妹妹居住,西側拐角處是廚房,房東說可以跟他合用。

房東獨自一人生活,一日三餐都要喝酒,臉面通紅,頭如醉棗,一雙渾濁的眼睛總像是沒有睡醒的迷瞪樣子。聽他妹妹講,哥哥後來娶的那位媳婦在懷柔農村,大多數時間住在娘家,偶爾回城來住幾天。

我們剛剛搬進來沒有幾天,房東便三番五次催促我去買電,我覺得有點兒蹊蹺,仔細查看屋角的電源盒,發現有一根很粗的電纜穿牆進入房東的房間,巧布暗線,設法偷電,這肯定是連接電暖氣的。將電源開關撥下來,房東的屋裡及廚房的燈都同時熄滅,說明三個房間的電路都連接在了我居住房間的電錶上。詭計被戳穿,醉鬼惱羞成怒,竟然說這是他家的房子,電線願意怎麼接就怎麼接,肆無忌憚地耍起了賴皮。

跟這樣的賴皮怎麼能做鄰居呢?湊合住了一個月,只得趕緊搬走。

鬧市口大街與新文化街交叉口的這處小院在鬧市口大街的路旁,獨門獨院,兩間房子,院內還有一個洗浴間,門外街邊是一排挺拔茂盛的銀杏樹,環境優雅,又可以在任何時間彈琴,不受鄰居干擾。另外,鬧市口大街對面就是惠依居住的學生宿舍樓和中央院新建成的音樂廳。

夏天的一場暴雨,導致屋頂多處漏雨,屋頂一角也塌落了一個窟窿。找房東維修,他卻一直在拖延,後來我便給市政府市民服務熱線反映情況,第二天房管站的工作人員主動聯繫我,馬上派人來給維修。母女去附近的旅館裡住了幾天,房子修好後再回來。

在此居住期間,惠依大學畢業,年底考研,文化線達標,但專業成績不夠。細君得知考研結果後,憂憤交加,夜半不眠,失魂落魄。

沒有任何選擇,只能明年再考。聽取了佟老師的建議,改為鋼琴伴奏專業。於是,轉到王老師門下繼續專業學習。儘管已經畢業離校,但還要準備明年考研,仍是每周去學校的教學樓上專業課,有時也去王老師家中。同時,惠依報名參加中央院繼續教育學院的授課,在那裡教業餘學琴的學生。有時則在寓所教幾個琴童,收入不算多,僅夠她自己的零花錢。

出國:長椿街、玉泉營裝飾城、南四環馬家樓

長椿街的房子很寬敞,有廚房和煤氣罐,還有坐便器,生活便利。原來是開超市的,我們搬來的時候裡面還擺放着許多貨架。南側隔壁是一家飯店,每天要營業到子夜時分,操作間的排風扇發出持續聒噪的轟鳴聲,而拂曉又送來煤氣罐,正好在我家門口裝卸,鋼瓶發出一陣陣咣當聲,每天把我們吵醒。

細君去香河買來一對布面沙發和一個組合雜品櫃,還帶回來一幅油畫,畫面上是一束盛開的鮮花。

房間太大,只有一組暖氣包,冬天屋裡還是有些冷。惠依每天晚上都把床挨着暖氣酣睡,細君仍是睡在沙發上。

搬到長椿街後,緊鑼密鼓備戰考研。可是,王老師建議出國讀研,她認為在國內讀研含金量不高,而且鋼伴專業報考人數多,大家都排着隊,一年輪不到還要再等一年。

出國讀研談何容易,但此時已別無選擇,只能走這條路了。

選擇英皇和伯明翰兩所音樂學院,恰好都在北京設立了招生點。按照專業招生要求,準備演奏曲目,反覆練習,精心準備,順利通過了專業測試,由於演奏時表現突出,兩所學校均當場同意錄取,並且都給出了最高標準獎學金九千英鎊。接下來就是應付雅思的學習與考試。在崇文門找到一家英語培訓機構,一對一上課,主要是學習雅思考試答題技巧,因為在中學和大學裡忽略了英語課程,基礎非常薄弱,按部就班學習課程是來不及了,只能尋找捷徑。在三個月的時間裡,惠依停止彈琴,集中精力攻關,夜以繼日,刻苦學習雅思課程,填寫歷年的雅思試卷,摸索答題規律,熟悉考試方法,第一次參加考試就獲得了5.0分的好成績。

伯明翰音樂學院的招生人員答覆雅思5.0分即可錄取,惠依有些動心了,她大概對取得6.0分沒有足夠的信心。細君堅持認為還是去英皇好,再努力一下,選擇最好的學校。其後又參加了兩次,成績都是5.5分,三個月後的成績終於達到了6.0分,符合赴英倫簽證的語言要求。接下來便是令人難熬的時光,雖然只有二三個月,但覺得特別漫長,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度過每一天。

終於拿到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RAM發來的offer,過了一段時間,又收到了學校的CAS,開始申請簽證的準備工作。待最終把簽證拿在手上,我興奮不已,急忙拿回家給細君看,一同分享女兒的快樂。此時,女兒正在徐州,因為中央樂團的鋼琴家生病,找到惠依替補,她跟隨樂團去演出。

接下來是一段輕鬆的好時光,預定赴英倫的機票,準備攜帶的物品,悠閑地度過一個月,等待出發的時刻。

惠依得到了RAM錄取通知書,不再參加學習和考試,而長椿街的房租太高,於是又搬家到南三環的玉泉營裝飾城。

這裡靠近玉泉營立交橋,是裝飾城的後院,一個很大的院子,院內一排平房,一片白楊樹,風起蕭蕭,環境怡人。門外十幾步就是圍牆,牆外是鐵路,列車日夜不停地駛過,時而響起悠長的汽笛聲,經過這條鐵道的都是普客和貨車,而裝飾城南面則是城際列車,風馳電掣,急速駛過,時時傳來動車疾駛的呼嘯。

租戶大都是在裝飾城裡做生意的人,看到我們搬來,鄰居們紛紛走來打招呼,問我家做什麼生意。當得知我們是陪讀,都說“光花錢,不掙錢,不容易”。

裝飾城內有一家景德鎮瓷器店,細君從那裡尋得一對青花瓷花瓶和兩隻將軍罐。搬回家,擺放在鋼琴上觀賞。

裝飾城花卉市場開張,閑暇時光,穿過立交橋,我們去橋對面的花市裡遊覽賞花。曾經買過一把七八枝富貴竹,綠葉青蔥,一片生機,無奈到了冬天,屋裡寒冷,竹子被凍死了。

夏天一場暴雨過後,院內積水無法排出,頓時一片汪洋,人們只好涉水出入。時常停水停電,停電還好辦,無非是電冰箱停用,反正冰箱里也沒有多少食物。天氣炎熱,水卻是須臾不可缺的。每當停水的時候,我就提着水桶去裝飾城院內取水。

在這個小院里住了一年,又要漲房租,最終還是另尋他處。

惠依去英國後,只剩下細君一個人留在京城生活,搬移到馬家樓立交橋附近的青秀城社區,這裡屬於丰台區花鄉黃土崗,北面是草橋地鐵站,向南就是新發地農產品市場,住戶一半是外地來京的打工族。

住在這裡生活便利,騎車去新發地市場購買副食品和水果,物品豐富,價格便宜,節省了日常開支。門前是健身器械場,每日晨昏便可健身。群童嬉戲,歡呼熱鬧。路對面就是青秀城公園,遍植草木,漫步其中,令人心情舒暢。再走遠一些,可以去草橋的公園裡漫遊,登覽土丘,流連曲徑,盡情觀賞四季花木的季相變化。春花秋月,蝶舞翩翩,鳥鳴悠悠,頗有清趣。

因為還有一架鋼琴,細君就要守着它,等候惠依歸來繼續彈奏。那隻漂洋過海飛向遠方的燕子啊,何時學成歸來?

十年易逝,時光匆匆。

本期點評1:

陳月半

最近兩篇北漂題材的作品入選中國作家網原創頻道的“本周之星”欄目,《北漂的老人》講述一位外省老人對大都市生活的適應與遊離,《京城尋屋記》記錄年輕的鋼琴生惠依的進京學藝故事。兩篇小說側重點不同,前者的視角更為少見,揭開老齡群體心靈漂泊的真實一隅;後者的着力點則更易被感知,求學、理想、父母期待、細碎艱難、人性中的蠅營狗苟……

請允許我先宕開一筆:閱讀《京城尋屋記》的早晨,我剛從外面回到住處,為預付電卡充值電費,再把它插入外牆上搖搖欲墜的電錶盒裡。一秒鐘過後,持續整夜的欠費報警滴滴聲突兀停下,我心頭一松,又被呆板的安靜恍惚了一下,然後轉身進屋,看着濾去了澀味的高價凈化水開始滾沸。

這可能是每一個北漂青年都曾擁有的日常,倘在平時,我不會因此停頓心情,但這個早晨卻因惠依的命運稍作駐留。惠依與我們是相似的,接受壓力、忍住抱怨、轉益多師,在米珠薪桂里尋找生活的意義。她的鋼琴教師佟老師見識不俗,認為細節性的演奏技術雖然重要,但不是命題的核心,那些錯音、指法、觸鍵、踏板的使用與問題的關鍵相比意義甚微——“她反覆強調的重點是‘音樂’。她對惠依說過,最好的音樂就像是一滴鮮活的血。”或是特意,作者的筆力並未放在這滴血如何成形、如何鮮活上,被大書特書的是母親細君的視角,她租賃過的九處房子里,每一處都有每一處的故事。我一邊讀一邊在地圖上搜索這些衚衕和院落的位置及距離,真是不容易——十年間一家人在京城西邊里里外外殺進殺出好幾個來回,女兒的心頭血終究是父母的眼眶淚。

從某種意義上說,惠依比絕大多數人更幸運。她在青春到成人的過程中得到了來自家庭的全部支持,居留京城十年,父母全程陪讀陪練,大學畢業後又在愛的供養下得以留學深造。這是惠依的美好時代,她能夠最大程度地俯身夢想,而暫時性地背對夢想的代價。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尤其在接受了“藝術”的浪漫幻覺之後,殘酷的雷雨往往選擇報復性地降臨。小說中很少提到惠依對那滴“鮮活的血”的理解,我們能夠熟知的只是她通過了一次又一次考試,她很勤奮,沒有辜負任何人。不過,恐怕真正的檢驗還未到來,等這隻漂洋過海的燕子學成歸國,在繼續的尋屋中分解鋼琴、拆除門框之時——“一切固定的和僵化的關係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素被尊崇的觀念和見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關係等不到固定下來就陳舊了。”日常生活對惠依的重塑和挑戰將在那時掀開一角,現代個人的經驗只有在瞬時性的都市生活中才能真正完成。《京城尋屋記》是細君一代輾轉反側的故事,也可能是惠依一代埋藏進繁華都市的平凡預言。

當然,面對現代性震驚的漩渦,總得秉持恆久的耐心。還是請讓我們祝福她的未來吧,願她的琴聲可以像佟老師那樣通達完整:“如高山流水,流暢自如,又如波浪翻滾,激情奔放,震撼心魂。”

本期點評2:

盧靜

從尋屋記說起

十年易逝。

惠依鍥而不捨、艱苦學琴,家人傾盡心血陪讀的往事,卻如一枝春梅,沁香不已。細君每日專心陪練,用功太深,以至難眠,深夜夢裡猶在輔導。而為了緊縮開支,陋室里的母親,寒冬堅持冷水浴,傍晚購打折的麵包,這對父母,也曾夜棲老鼠樓板下亂叫的沙發,也曾沉浸於中央音樂學院的喜訊,也曾因故九次搬遷。在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的旅居生活里,作者的筆鋒不失犀利,同時揮斥了不良現象,如下水道口的幾分銅臭與冷漠氣息。

事實上,縱觀投入哲學懷抱的張粟山的上傳,回憶絕不止於女兒學琴記,還通向親舊,通向軍旅所居的山谷,以至大學工作生涯中的一株小小黃櫨,更欲靈魂還鄉,“尤其是在芒種時節,不能設想在故鄉的田野上見不到麥子,如果沒有麥子,你將與大地一起沉淪,你也將失魂落魄而不知所措。”往返思之,徹悟,拆解時間的魔法線團,一步步實現生命的完善與升華。

果然,探求生命真意的作者,堪稱一個觀山的痴心人“一日之內,看盡了各種山色,但百看不厭,山若有知,也當笑我這份痴心吧?”

華夏傳統文化積澱的特質,使植物意象十分豐富。張粟山行過一櫨、一楊、一柳、一藤,一片初冬微葉,在萬物循環的因因相生里,如聆親語,血脈更融於故鄉麥田,“自己就變成了一棵樸實無華的麥子,麥子的命運就是你的命運”而在西藏,恍若變成一隻“距離太陽最近”的青稞

一隻雲雀掠過。決意析萬物之理,判天地之美。

伴隨叩問歷史文化隧道之音,張粟山為原創頻道留下17篇遊記。《只有在遠方才能實現你的願望》起首處,先聲奪人,寫忙碌者,常遺忘尋找一隻上屋頂觀景的梯子,並迅速將我們引上世界屋脊,憑籍他一向良好的藝術感覺,抖開一幅震人心魂的畫卷,如傲視蒼穹、始終沉默的喜馬拉雅山,與山聯袂起舞的雅魯藏布江兩段,透露出其開闊視野、豪情與寬廣的胸懷。他北上南下,談古論今,因景起興,一抒對歷史變革政治軍事世相百態之見。

某些地方,文字感染力尚待增強,且搬用套話。以作者的善思與細緻觀察,沉心,鎔裁,可以寫得更富於獨創性,讓大者飛馳地平線,微者遍滲、多態而幽邃。個見。

點擊“閱讀原文

了解張粟山更多個人作品

往期推薦:

本周之星 | 劉榮:罵冗村散記

本周之星 | 王建剛:北漂的老人

本周之星 | 董欣潘:秘葯(組詩)

本周之星 | 菩提花開:明亮的事物(五首)

本周之星 | 楊帆:蝸牛郵局

本周之星 | 扎西才讓:他們(節選)

本周之星 | 泥文:與夜空對坐六首

本周之星 | 雙魚:沂蒙舊事

本周之星 | 羅國雄:月下憶荷(組詩)

本周之星 | 剛傑·索木東:重陽(外二首)

本周之星 | 鏡誡:誤入森林的駱駝

本周之星 | 魯北明月:沿着盲道往前走

本周之星 | 張滿昌:深夜出擊

本周之星 | 何軍雄:莊稼的青春期(組詩)

本周之星 | 西厙:玻璃、廢墟及其他

本周之星 | 任路:給我一支煙

本周之星 | 毛銀鵬:人間點滴

本周之星 | 木俞:關於蘇茜(節選)

本周之星 | 中明:鐵的紫煙(組詩)

本周之星 | 野老:海浪哲學(外九首)

本周之星 | 劉慶華:《子歸秭歸·醉傾葫蘆》系列散文

本周之星 | 林爍:第一百次剃頭

編輯:鄧潔舲

二審:劉雅

三審:陳濤、王楊

本周之星 | 張粟山:京城尋屋記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