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難來臨,機組人員會做出怎樣的生死抉擇?臨陣逃脫?組織救援?

2022年07月13日17:44:04 熱門 1497

近日的東航空難震驚了全世界,沒有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也沒有人知道在這急墜的過程中,機組人員經歷了什麼?我想,駕駛員一定在最後時刻還在做着最後的努力!

空難來臨,機組人員會做出怎樣的生死抉擇?臨陣逃脫?組織救援? - 天天要聞

我淚目了,我想,在那一時刻,他們的內心肯定是絕望的,但仍然不放棄,因為,機組人員不僅僅要挽救自己的生命,更要挽救全機人的生命!

網上流傳有一句話,說民航工作人員的最後一課是:如果遇到不可逆轉的空難,盡量減少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盡量減少人員傷亡人數,然後,坦然赴死。

這樣的描述收穫了大量網友的感動,但是,民航的一位機長對此進行了闢謠。他說“坦然赴死”不是一個正常人的邏輯,他們民航人有三個敬畏,分別是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努力求生、保障安全是機組人員的責任。安全是民航人的生命線,每一個民航人在上崗之前都要經過無數次的培訓和考試。在飛機發生緊急情況時,機組人員要在確保乘客安全撤離之後,才能離開飛機,而通常機長更是最後離開的一個,但這並不意味着坦然赴死。面臨災難,死亡是在所有努力都嘗試之後,不得已的結果。努力求生、保障安全才是機組人員的責任,面對死亡沒人能夠坦然。

空難來臨,機組人員會做出怎樣的生死抉擇?臨陣逃脫?組織救援? - 天天要聞

可是,作為機組人員,在生死時刻,他們的職業道德告訴他們,必須得置自己的生命於不顧,特別是機長,必須採取一切手段,指揮自己的機組保護乘客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並沉着冷靜地組織乘客撤離。將乘客利益永遠放在第一位,是航空業約定俗成而不容妥協的鐵律,是規則與傳統,更關乎他們的責任和榮譽!

2010年8月24日,河南航空VD8387航班,在黑龍江省伊春市的機都機場降落時突然失控,左側機翼斷開,飛機斷成兩截,大火很快燒了起來,並發生連續數次的小型爆炸。

空難來臨,機組人員會做出怎樣的生死抉擇?臨陣逃脫?組織救援? - 天天要聞

身負重傷無法移動的副機長朱建洲,向打開艙門準備離開的機長齊全軍求救:“機長救救我,我孩子剛出生,我不想死……”(空難當天,正是副機長朱建洲女兒的“百歲”之日),齊全軍只是稍微猶豫了一下,還是不顧朱建洲的死活,直接從活動窗跳了下去,躲到了安全的地方。而還在機艙內指揮乘客離開的其他3名機組人員和39名乘客隨着爆炸聲在大火中喪生,另有兩名逃生乘客因吸入過量濃煙,送醫後死亡。

乘務員周賓浩和乘務長盧璐是夫妻,在空難發生時,他們兩個都在飛機的裂口上,他們沒有受傷,是可以自己跳艙逃生的,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他們毅然選擇了留在斷裂的機艙內,盡最大努力解救被困乘客。盧璐在濃煙中維持秩序,大聲指揮人員撤離,周賓浩奮力打開后座艙門,幫助了至少20人從後門撤離。安全員廉世堅也一直在試圖打開變形的艙門與應急出口,沒有成功後,就組織乘客從機腹的裂口中撤離。

這場事故共造成44人遇難,52人受傷。其中,機上一共五名機組人員,機長齊全軍、廉世堅倖存,副駕駛朱建洲、乘務長盧璐、乘務員周賓浩三人殉職。那一天,是盧璐30歲的生日,是盧璐與周賓浩結婚後第198天。

空難來臨,機組人員會做出怎樣的生死抉擇?臨陣逃脫?組織救援? - 天天要聞

這起事故屬於可控飛行撞地,是由飛行員的失誤造成的。後來,機長齊全軍因違規操作、棄機逃亡,被判三年有期徒刑,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因“重大飛行事故罪”被判刑的人。令人鄙夷的是,齊全軍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提起了上訴,但最終還是維持原判。


空難來臨,機組人員會做出怎樣的生死抉擇?臨陣逃脫?組織救援? - 天天要聞

如果說面對災難逃生是本能的話,那麼在面對自己的失誤造成飛機的重大傷亡事故,齊全軍不但沒有愧疚,反而極力推脫責任,那就是他的本質問題,他受到了世人的唾棄和輕視。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齊全軍這樣的人雖然還活在世上,但是他的靈魂已滅,他活着如同死去,不,是生不如死,盧璐、周賓浩雖然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們那捨己為人的精神卻永遠活在人們心中。他們當時不害怕嗎?不,害怕是人的本能,但是,民航人的職責告訴他們,他們不能拋棄乘客自己逃生。

像這樣的機組人員在危難時刻不顧自己先救別人的事迹不是個例,在其他一些空難中也能看到。

2015年2月4日,台灣復興航空一架班從松山機場起飛不久,墜入基隆河,造成42人死亡,15人受傷,空姐黃敬雅成為唯一生存的機組人員。當時她肺部挫傷、肋骨骨折、腎臟也有撕裂傷,傷勢相當嚴重,儘管痛到無法站立,但是在救援人員到來之際,她還是多次把生的機會讓別的乘客,一直堅持等到最後才坐救生艇上岸送醫。


空難來臨,機組人員會做出怎樣的生死抉擇?臨陣逃脫?組織救援? - 天天要聞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由重慶機場起飛,目的地西藏拉薩。在進入成都區域後,突然,“砰”的一聲,駕駛艙右風擋玻璃出現放射狀裂紋,機長劉傳健馬上申請備降,話音剛落,又傳來“砰”的一聲,前風擋玻璃整塊爆裂脫落。駕駛艙內頓時發生爆炸減壓,副駕駛徐瑞辰還沒反應過來,他的半個身子就被吸出了舷窗外,情況萬分危急。生死時刻,劉傳健已經感覺不到寒冷,聽不見風聲,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平安飛回去,把乘客安全帶回去。他努力穩住雙手,用高超的操作技能成功將飛機緊急備降至成都,挽救了全機128條生命,創造了一個航空史上的奇蹟。


空難來臨,機組人員會做出怎樣的生死抉擇?臨陣逃脫?組織救援? - 天天要聞

駕駛艙內是這種情況,那麼機艙內呢?氧氣罩已經掉落下來,行李、物品到處亂飛,食物、飲料灑落一地,有的乘務員當場飛了起來,更別提飛機劇烈顛簸導致的嘔吐和不適。乘客們嚇壞了,每個乘客的內心極度害怕和恐懼,以為自己已經接近死亡,一時間,哭泣聲、驚恐聲充斥了整個機艙。事後,有乘客回憶起當時的情況,依然不敢相信在那樣的情況下,自己還能活生生地從飛機上走下來。

就是在這種危急情況下,機組廣播一遍遍地重複着:“請相信我們,我們受過專業的訓練,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處理好。”


空難來臨,機組人員會做出怎樣的生死抉擇?臨陣逃脫?組織救援? - 天天要聞

飛機遇到空難時,機組人員也是人,機組人員一樣會害怕,特別是那些年輕的空姐,她們其實也是父母的寶寶,她們也是第一次經歷空難,可是在飛機上,他們卻要控制自己心頭的恐懼,去安慰乘客。

在根據這起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中國機長》里,我看到飛機發生空難時,機艙內乘客驚慌一片,此時柔弱的空乘姑娘們瞬間爆發出了強大的氣場,以袁泉飾演的乘務長畢男為代表的這些姑娘們一邊控制着自己的身體,一邊大喊,提醒乘客保持安靜,坐到座位上,並做到打開窗戶遮陽板,收起小桌板,系好安全帶等一系列程序,還會提示幫助使用氧氣面罩,幫乘客們在最艱難的環境里做完了自救措施。


空難來臨,機組人員會做出怎樣的生死抉擇?臨陣逃脫?組織救援? - 天天要聞

這些困難時刻對乘客的指導操作,不是一時的靈光一現,而是日復一日的重複訓練,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知識和技能儲備,他們此時的鎮定能夠極大地安撫陷入死亡恐懼的乘客,從而給了絕望中的所有人最後的希望。


空難來臨,機組人員會做出怎樣的生死抉擇?臨陣逃脫?組織救援? - 天天要聞

在那種生死攸關之際,還能如此淡定的人,天底下能有幾人?這就是空姐的素養,他們的職業道德告訴他們,危機時刻他們就是乘客的定心丸。

我看到有網友說,他能夠想象到,在空難來臨之時,乘務員一定在最後一秒還在喊:“低頭,全身緊迫用力”,她比所有的乘客都知道已經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卻還要大場叫喊,一點也不能分神,甚至都沒有時間寫下遺書,和親人做最後的告別。


空難來臨,機組人員會做出怎樣的生死抉擇?臨陣逃脫?組織救援? - 天天要聞

我覺得這個網友說的一定是對的,他們比乘客更清楚死亡的到來,他們卻在最後一刻盡自己所能給乘客帶來幫助。英雄不光是在戰爭年代出現,和平年代的每個普通人迸發出來的生命之光才是更偉大更美好的存在,這一時刻,所有的機組人員都是偉大的英雄!

什麼是生,什麼是死?肉體的生簡單,精神的生卻是永恆的,生命不僅僅要加長長度,更要加深厚度,面對生死時,用自己的努力去為這個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讓自己的人生充滿價值,我們的人生才有意義!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