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再也不離開!”80後騎摩托跨2000公里返鄉回家過年

2022年07月13日14:35:03 熱門 1013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封面新聞

轉載請註明來源

回家過年的大幕拉開,春運人潮中,有一個80後的重慶男人陳賽。從務工地廣東中山到重慶大足,陳賽的回家路大約2000公里。

用了一個月時間,他好不容易搶到一張回家的動車站票。然而,取消這筆訂單,他用了不到三秒鐘。“年輕的時候如果不衝動,老了的時候就沖不動了。”臨近動身時,這個“80後”中年突然決定,騎摩托車歸家。

2019年1月27日00:28分出發,陳賽在廣東穿過黑夜,在廣西迎着陽光,在貴州經歷雨霧,在四川起伏馳騁,於1月29日19:40分抵達重慶老家。

“爸爸再也不離開!”80後騎摩托跨2000公里返鄉回家過年 - 天天要聞

穿過川渝邊境上長長的004縣道,便是重慶。近鄉情怯,陳賽的摩托車時速放緩了些。

天已放晴,但褲子和鞋襪並未乾透。身上的雨衣是在貴州碰上雨天緊急買的,並不算合身,他反覆整理,然後繼續飛馳向家的方向。

此時是2019年1月29日下午4點,距離陳賽出發已64小時,他離家還有100公里。

“爸爸再也不離開!”80後騎摩托跨2000公里返鄉回家過年 - 天天要聞

1月27日凌晨,陳賽從廣東中山出發

80後的“衝動”

“想騎車回去,老了的時候就沖不動了”

時間回1月27日凌晨,廣佛肇高速路上的夜風格外大。摩托車上的陳賽戴着頭盔、護肘、護膝等全套工具,但風依舊能穿透衣物,把他的腿吹得麻木。和摩托一樣夜走高速的,更多是重型卡車,每有一輛卡車疾馳而過,都會掀起陣陣轟鳴和橫風。

然而陳賽堅持認為,摩托走高速是更安全的選擇。“高速各走各的道,不像國道省道,隨時擔心路口衝出車、人,也不擔心對面來車的燈光晃眼。”於是,他在午夜時分,偷上高速,踏上近2000公里回家路的第一程。

“爸爸再也不離開!”80後騎摩托跨2000公里返鄉回家過年 - 天天要聞

“第一天至少要騎800公里嘛,天亮前必須出廣東。”計劃趕不上變化,凌晨3點,距離出發才3個小時,路上遇到浮釘,摩托車前後車胎都被扎破。艱難拖行2公里,陳賽困在了服務區。

“這還是我第一次遇到兩個輪胎都被扎爆的情況。”他有點焦急,精打細算的行程,將面臨嚴重耽誤。不過,他不後悔。

從退掉動車票那一刻起,陳賽便做好準備,絕對不後悔。此前的一個月,他天天盯着購票軟件,好不容易搶到一張從廣東中山回重慶大足的動車票,卻在臨行前,毅然退掉。“想騎車回去。”妹妹罵他衝動,陳賽卻自有堅持,“年輕的時候如果不衝動,老了的時候就沖不動了。”他要的就是“趁現在瘋狂一把” 。

“爸爸再也不離開!”80後騎摩托跨2000公里返鄉回家過年 - 天天要聞

陳賽在路上

摩托車上的靈魂

“又冷又困的時候,我就想想家,想想孩子”

到1月28日13點,陳賽的摩托車歸途已經行駛了37個小時。這期間,他6次走錯了路,3次被攔下高速,加上爆胎的意外,導致第一段行程比計劃慢了300多公里。

從廣西進入貴州,高速路上,團團濃霧升起,能見度越來越低,雨滴也趁勢凝聚起來,順着頭盔淌下,模糊視線,鑽進鞋子、褲子。陳賽的摩托車不得不慢下來,冰冷的感覺愈發深刻,“太冷了,不得行。”他有些發抖。

“爸爸再也不離開!”80後騎摩托跨2000公里返鄉回家過年 - 天天要聞

陳賽行駛在過道上,即將進入貴州境內

臨時落腳在貴州遵義,風雨中的陳賽最需要一間合適的房,他想要的是帶着熱水和溫暖大床的。為此,輾轉看了三四家店,他才選中一家。

不將就,是陳賽骨子裡的倔強。一如他對騎車回家的堅持,“就像他們說的,四輪車承載的是肉體,摩托車才是承載靈魂。”

這樣的靈魂,當他與路人侃侃而談時,臉上儘是享受的笑容。“我的天哪,你真的厲害,這個多累嘛”,“從廣東騎回去,你騎的超級摩托車呀”……此刻,路上的風雨早被拋在腦後。

“開車到又冷又困的時候,我就想想家,想想孩子咯。”陳賽騎行2000公里的動力,與他的雙胞胎女兒緊緊相關,“這次回家,打算就留在娃娃身邊找工作,這種騎車回家的機會,恐怕是最後一次了。”

屬於陳賽的最後瘋狂,在67個小時的騎行後畫上圓滿句號。母親準備了一桌好菜,默默給兒子倒酒。

“爸爸再也不離開!”80後騎摩托跨2000公里返鄉回家過年 - 天天要聞

母親和妹妹挑燈煮飯,等待陳賽歸家

同路人

交匯着天南海北鄉音的服務點裡,他的摩托車不再形單影隻

一路上,有風景,也有人。

1月28日中午時分,途徑國道321藤縣境內,有交警攔下陳賽——不為別的,只想邀他進路邊的服務點歇歇腳。

分秒必爭的歸途上,這種突如其來的溫暖,讓陳賽覺得“有點驚喜”。在服務點,他的摩托車不再形單影隻,不少騎車返鄉的務工者在這裡短暫停留。在天南海北的鄉音里,陳賽聽得熟悉的腔調:兩對回四川過年的夫妻,也從廣東駛來。“聊了幾句,他們全程走國道。”

時間如果能夠重疊,陳賽遇上的,或許是另一些面孔,比如早他一日路過這裡的劉新川。生於1992年的自貢富順人劉新川,和陳賽在同一個在粵務工摩托車車友群里,今年是他第四年騎摩托車回家。

“爸爸再也不離開!”80後騎摩托跨2000公里返鄉回家過年 - 天天要聞

臨近家前,陳賽給家人打電話

那也是一個追求自由和鍾情挑戰的靈魂,第一年騎車回家劉新川花了4天時間,第二年、第三年花了3天時間,今年,他把目標定為2天。

無論是擦肩而過,還是並肩前行,歸途中的摩托車都是陳賽的“同路人”。 “四輪載肉體,兩輪載靈魂”之類的話,在彼此間流傳。

黃態森要的,也是穩穩抓住兩輪上的靈魂。今年已經是黃態森第5年騎摩托車從廣東江門回自貢富順,從前的“125”剛剛換成了全新的賽摩。老代的家在宜賓,分路之前,他將和黃態森一路同行。

其實,老代並不缺回家路上的同伴,妻子和他一同在廣東務工,偏偏春節回家之際,他買動車票讓妻子先走了。“我喜歡騎車。”

見過母親之後,陳賽還要繼續趕往四川廣元,那裡有妻女等待。陳賽打算,把歸家作為新年禮物,送給雙胞胎女兒,告訴她們聽,“爸爸再也不離開。”

“爸爸再也不離開!”80後騎摩托跨2000公里返鄉回家過年 - 天天要聞

陳賽回到大足老家,與母親等親友吃“團圓飯”

記者手記

陳賽生於82年,今年36歲,採訪之前我們多有揣測,會是什麼樣的男人,突然放棄來之不易的動車票,選擇騎行近2000公里回家。

如果說,是享受風馳電掣的放飛,那麼在風雨中艱難前行,瑟瑟發抖的形單影隻是什麼?如果說,是追求自由自在的快感,那麼躲在陰暗角落,滿手油污地處理爆胎是什麼?

當我們看盡了他穿行疾馳的汽車車流、騎過大山大河、駛過隧道橋樑,無人相伴,冷暖自知;還有67小時騎行中,曾連續20小時不眠不休,6次走錯路,3次被交警驅趕等各種突發,終於領悟到他臨行前的話:“如果年輕的時候不衝動,老了就沖不動了”“走這一趟,等孩子大了我還能說跟她們聽”“為了兩個娃娃,這次回去後估計就不出來了,以後怕是沒有機會這麼騎”……

原來,這是一個“80”後男人的最後瘋狂與倔強。當他發動油門,向前出發,頭盔遮住了面容,也遮住了年齡、職業和身份,這一刻,他是個為自己而戰的騎士。當他停下摩托車,說起家,說起雙胞胎女兒,不外乎是千千萬萬普通中年男人的“樣本”,是兒子,是父親。

我們不禁想,全天下的父親,無論家財萬貫,抑或囊中羞澀,他們對子女的愛,或者表達愛的方式,一定會在子女的腦海中烙下某個畫面,或許是油污的雙手,或許是戴頭盔的背影。

為人子女的你,如果記得那個畫面,那麼,關於陳賽的回家路,一定用不着撩撥的話語、煽情的辭藻和曲折的描寫,便足以讓人明白,為什麼這個千里迢迢騎車回家,想把“爸爸再也不離開”送給孩子當新年禮物的男人,值得我們跟拍2000公里。

從廣東中山到重慶大足

實際騎行公里數2000公里

用時3226分

【溫馨提示】

春節將至,安全出行,請遵守當地交通法規。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