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保險成香餑餑,複利可達3.5%!但有個“坑”要注意,可能虧50%本金│資管新規滿月調查②

2022年07月13日10:05:09 熱門 1519

每經記者:塗穎浩 張禕 李玉雯

“目前最熱銷的是中郵年年好郵保一生C款終身壽險,這款產品有銷售額度限制,您資金到賬後要儘快過來購買。”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某郵儲銀行網點以投資者身份詢問理財產品時,一位理財經理重點推薦了一款保險產品,他表示,相對於“不保本”的其他銀行理財產品,這種保險能鎖定長期收益,最主要的是沒有風險。

隨着資管新規落地,所謂的“保本理財”退出歷史舞台,更為穩健的理財型保險產品優勢隨之凸顯。

“去年就有不少消費者將部分資金配置到保險產品上,在保險公司正常經營的情況下,保險產品的現金價值是有保證的,比如終身壽險在買了20年、30年後,它的複利可以達到3.45%、甚至3.48%,這對於追求長期穩健收益的消費者還是有很大吸引力的。”資深精算師徐昱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但在穩健收益另一方面,保險產品提前退保帶來的損失也不容忽視。有保險專家表示:“如果因為短期預期年化收益不理想,中途出現退保,可能連本金都無法保證。以某增額終身壽險產品為例,在不觸發身故、全殘保險金的情況下,投保後前五年不僅零收益,而且退保損失本金,若投保首年即退保,本金損失可近六成。

“在利率下跌情況下鎖定長期收益”

終身壽險成網點拳頭產品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走訪上海、成都多地銀行網點時注意到,不少網點理財經理在推薦熱銷產品時重點推薦保險類產品,尤以終身壽險產品最受推崇。

一位理財經理推薦的“5年交費,每年保費3萬元”保險方案,其在測算保險利益時指出,以年末現金價值來看,第五年現金價值為151164元,就能超過所交保費,此後現金價值不斷增長,到第十個保單年度為188160元,簡單測算IRR(內部收益率)約為3.28%。保險保障部分,該保險身故、全殘保險金以每年3.3%遞增,保額較為充足,以第五個保單年度為例,身故保額為24萬元。

理財保險成香餑餑,複利可達3.5%!但有個“坑”要注意,可能虧50%本金│資管新規滿月調查②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塗穎浩 攝

“最近這款產品賣得很好,年交5萬、10萬的客戶都有。”該理財經理還稱,這款產品銷售計劃是3月底前,不過若提前達到全國銷售的額度限制就買不到了。

這類終身壽險為何能在銀行渠道熱銷?一位銀行理財經理認為,主要是在於兩點:一是該保險產品在當前利率不斷下跌的情況之下,鎖定長期收益;二是相對於收益不確定的其他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產品幾乎“零風險”

徐昱琛在受訪時表示:

資管新規後,一部分消費者對不保底的理財產品產生憂慮,從而青睞於現金價值有保證的保險。比如終身壽險的長期複利可達到3.4%,甚至3.45%以上,從收益上看,其他的金融產品還是很難達到以現金價值保證的收益。這對於一些追求長期穩健收益的消費者還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據了解,增額終身壽險本質是一類終身壽險產品,在保費恆定的情況下,增額終身壽險的保額會隨着時間不斷增加,即年齡越大,相應的保額會越來越多。若退保,則能領取相應的現金價值。

徐昱琛指出:“如果保險產品的現金價值不能保證,就意味着保險公司出現了破產或者資不抵債,而即使出現這種情況,還有保險保障基金。因此,相對其他理財產品,保險產品更穩健。

“對接以前做5年國債、存款的客戶”

儲蓄型保險5年預期收益超4%

對於尋求短期理財的客戶,也有銀行網點力推固定給付的兩全保險或年金險,產品期限大多為5年,放滿5年的年化收益都在4%以上。

“可以把它當成定期存款來存,合同上會清楚地寫明不同年限取出是多少錢。”多位理財經理如此表示。

中國銀行上海地區一支行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對接以前做5年國債或5年存款的客戶,現在都是更多推薦這種儲蓄型保險。

某國有大行理財經理向記者介紹的一款短期型的兩全保險產品,5年躉交,期滿客戶端預期收益在4.1%-4.2%(根據年齡利率有差異)。滿三年、滿四年的預計收益分別是2.63%、3.54%。

另一款推薦的長期終身兩全保險每年3.5%的複利計息,中途可以取出部分資金,相對靈活,剩餘部分依然維持3.5%收益水平。

“如果中途急需用錢,可以選擇保單質押。”一位理財經理在向記者介紹這類產品時提到,“相當於貸款,年化貸款利率5%左右,而產品依然存續生息,這可以應對臨時資金周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走訪時還了解到,也有銀行網點經理推薦了可“保本保息”的萬能型保險。一位股份行網點理財經理重點推介了一款萬能險。“一次性存入,門檻低,1萬、 2萬都可以,放一年就保本,類似於像以前那種靠檔計息產品,放到滿五年了,可以拿到最高4.62%的收益。”他還強調,“保本保息都是寫進合同的,保底收益率就是保息。”

而在另一家大行網點門口張貼的紅色巨幅海報顯示,“三年預計收益4.0%起”“五年預計收益4.3%起”“六年預計收益4.6%起”的字樣,並以本金10萬元為例,計算出各期產品的預計收益,引得過往行人紛紛駐足觀看。記者進入該網點諮詢時,一位理財經理介紹稱:“這款萬能險正處於搶購狀態。三年、五年的已經沒有了。”

理財保險成香餑餑,複利可達3.5%!但有個“坑”要注意,可能虧50%本金│資管新規滿月調查②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禕 攝

該理財經理建議:“近兩年來,利率都是往下走的趨勢,比如5年期產品,前兩年的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4.7%,現在只有4.3%,可以把一部分暫時不需要使用的閑置資金規劃為長期產品,提前鎖定收益率。”

“開門紅產品仍以‘年金+萬能險’為主”

年金險利率水平吸引力下降

除了銀保渠道主打的增額終身壽險等理財類保險,在個險渠道,“年金+萬能險”的雙主險組合仍是今年保險業開門紅的主打產品類型。

不過,以幾家大型險企主打產品來看,僅年金主險的內部收益率水平吸引力仍十分有限。

根據華金證券研究報告,2022開門紅產品年金主險 IRR顯示,國壽鑫裕臻享 1.77%、平安御享財富 1.74%、太保鑫享事誠(慶典版)1.57%、 新華惠金享 1.93%、太平國璽世享1.74%,分別較去年主力產品+5BP、+8BP、 -4BP、-5BP、-3BP,整體上與往年相比變化不大。

以30歲劉先生投保某險企開門紅年金保險為例:

每年投入10萬元,投入三年,保8年。到了35歲的時候,劉先生可以開始領取6萬元的生存金,連續領3年,一共18萬。到了38歲時,合同保障期滿,可以一次性領取15.23萬作為滿期金。通過IRR計算得出,這份保單的收益率在1.74%。

近年來,全球低利率趨勢和國內資產收益率持續下降,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利差損風險,監管下調了評估利率,此前高收益的年金險已退出歷史舞台。在業內人士看來,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的不斷下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保險產品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從上述大型險企開門紅產品來看,萬能險賬戶結算利率保持在5.0%,這意味着,如果客戶還投保萬能賬戶,長期複利增值下的收益率比較可觀。根據測算,經過40年的複利增值,平均每年的收益率為4.38%。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收益存在不確定性。若以該萬能險賬戶2.5%的保底利率測算,經過40年的複利增值,每年的收益率為2.31%

對於年金保險,徐昱琛認為,消費者在購買中主要有兩大着眼點:

一是長壽風險,隨着預期壽命增加,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有很大的壓力,通過養老理財可以實現資金長期累積;

二是與養老社區對接的產品,可以獲得養老社區的優先入住資格。

長期理財保險回歸傳統線下渠道

談及熱度持續的增額終身壽險,一位保險公司人士指出,增額終身壽險兼具保障和儲蓄功能,為客戶提供確定、持續增長的保障,持有時間越久可以獲得越高額的保障,同時保單現金價值穩定增長至終身,不受未來利率下行和市場波動的影響,可以滿足客戶對於風險保障和財富管理的雙重需求。

實際上,此類終身壽險在互聯網等渠道也一度頗受歡迎。“2020年底忙重疾險改革,2021年底忙年金,資管新規落地倒計時,終身複利3.5%的產品值得擁有。”2021年12月31日下午,一位代理人在朋友圈中如此說道。

理財保險成香餑餑,複利可達3.5%!但有個“坑”要注意,可能虧50%本金│資管新規滿月調查② - 天天要聞

互聯網保險新規影響,去年底,保險期間十年以上的壽險和年金保險紛紛下架,以終身壽險為代表的一批網紅熱銷理財類保險掀起了“停炒售”風潮。

以一款“高現金價值”受到推崇的金滿意足臻享版增額終身壽險為例。一位代理人告訴記者:“這款產品現金價值增長快,實際收益率高達3.49%,以十年交為例,在保單第8~9年,現金價值就超過總保費了,也就是說,保費還沒交完,就已經開始賺錢了,而且越到後期,現金價值增長越快,比如到60歲時,現金價值超過已交保費的2.4倍。在壽險權益上,保額以每年3.8%遞增。

有業內人士在受訪時表示,由於互聯網保險新規引導回歸保障本源,理財屬性較強的投連險、萬能險都不在互聯網人身險產品範圍內,之前在終身壽險等險種上發展頗為激進的中小公司,在業務開展上受到限制,因此這類長期險還將在代理人、銀保等傳統渠道銷售。

“追求長期、穩健收益”投資者適配

專家提示:中途退保可能無法保證本金

對於消費者購買保險產品,一位保險專家指出,保險的優勢在於長期性和確定性,這決定了“要追求長期、穩健收益”的消費者更適合配置,首先資金一定是長期的,其次對於收益的要求也不能特別高

“如果因為短期預期年化收益不理想,中途出現退保,可能連本金都無法保證。”上述人士解釋稱,因為退保並非全額退款,保險公司會根據投保人的投保時間長短來扣除一定費用,反而得不償失。尤其是在買保險後的第一、二年,理財保險退保的得到的金額相對於本金比較少,一般不能退回本金。

以某增額終身壽險為例,在不觸發身故、全殘保險金的情況下,投保後前五年不僅零收益,而且退保損失本金。根據保單利益演示結果:

投保後第一年末現金價值為12564元,相對於3萬元保費投入,退保損失高達58.12%;

投保後第二年末現金價值為32553元,相對於3*2=6萬元保費投入,退保損失45.75%;

投保後第三年末現金價值為61110元,相對於3*3=9萬元保費投入,退保損失32.1%;

投保後第四年末現金價值為103551元,相對於3*4=12萬元保費投入,退保損失13.71%;

直到投保後第五年末現金價值為151164元,超過3*5=15萬元的保費投入。

理財保險成香餑餑,複利可達3.5%!但有個“坑”要注意,可能虧50%本金│資管新規滿月調查② - 天天要聞

據了解,理財保險退保一般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在猶豫期退保,另外一種是非猶豫期退保,猶豫期退保的話,一般不會損失多少,只把工本費扣除掉。而如果在非猶豫期退保的話,那麼就要看購買理財保險的現金價值,當然這個是保險合同裡面說明了的。另外,如果有固定返還或者是分紅的話,那麼就需要再進行計算。

上述保險專家建議,從投資角度來看,按照股債平衡的配置思路,在家庭資產配置中,一些理財類的保險可以作為長期的固收類資產,以提供未來長達20年、30年以後的現金流,滿足留學、養老等資金需求。

記者:塗穎浩 張禕 李玉雯

編輯:廖丹

排版:廖丹 馬原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1574045

每日經濟新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