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理由給你,儲蓄險到底該不該買

2022年07月13日10:03:38 熱門 1212


四個理由給你,儲蓄險到底該不該買 - 天天要聞

本文是【萌媽論險】的原創第90篇文章

作者:謝斐然

最近看了張圖,連我自己都吃驚的事。2021年保險成為投資榜的榜首,其實我有些懷疑真實性。就連我一個保險經紀人都沒有感覺大家對儲蓄類的保險是多麼的熱愛,又是多麼的認可,怎麼它就成為了投資榜首位了?


四個理由給你,儲蓄險到底該不該買 - 天天要聞

每次去講儲蓄險,多數人還以不能跑贏通貨膨脹、回本慢、收益低又不靈活的理由來轉移問題。說一個笑話,買銀行定期存款不關心通脹,買基金或股票不關心本金安全,就是到了儲蓄險就各種理由來了,說到底是不認可儲蓄險這東西。不認可也沒關係呢,不需要特別的認可,只要無偏見的把它作為一種金融工具就可以了。

理由一、強制儲蓄。看似這四個字很容易做到,其實非常難。就如同每年的曬某寶的賬單一樣,明明感覺沒有掙那麼多錢,怎麼就花了那麼多一樣的道理。明明規劃買這個理財產品之後每次都銜接上,怎麼工作一忙,回家輔導作業就把下次需要銜接的理財產品給忘記了。

銀行卡的賬戶裡面一有錢,商家的各種節日就來了,無數人絞盡腦汁的讓你花錢。想靠自覺進行儲蓄,還是很難做到的。而選擇每年繳納保費,進行強制儲蓄。在怎麼樣我們都知道前期退保是有損失的,為了不想損失的錢也是能逼迫自己將保費繳納完成的,剩下就是躺贏的時間了。着急用錢有兩個情況,生病和買房。基金定投是靈活,隨時有可能將本來長期儲蓄的錢用來買房。

理由二、保本保收益,無風險收益還不錯。家庭資產中的基石資產應該說儲蓄險算一個。基石資產必須是保本的,收益可以不高,但是本金絕對不能損失的。目前市場上可以保本保息的產品有銀行的存款、大額存單、國債,實在是想不出來其他產品了。不論是大額存單還是銀行存款,哪怕是國債都無法終身保收益,都是有固定年限的。儲蓄險可以實現終身的保本保收益,永遠的正收益。對於基石資產來說,你真的會在乎短期高的哪一點收益嗎?長期來看,儲蓄類保險的收益遠遠高於上面提到的保本保息的幾種金融產品。

理由三、儲備孩子教育金。如果我們已經為人父母了,不得不重視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除了日常生活的支出,需要提早規劃孩子深造的費用。畢竟孩子是否出國,這個選擇題永遠是孩子做,而家長是提供財力的支持。早規劃比沒有規劃好,出國的花費最少也在100萬上下。用儲蓄險還可以有槓桿的作用,如果從孩子0歲就開始規劃,每年繳納6萬元,繳費10年。到孩子20歲的時候,保單的現金價值已經超過100萬了。摺合成單利超過4.5%的。

理由四、鎖定專屬養老金。古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沒有人希望年輕的時候過着品質生活,而到老年就跌落到想吃個夢龍的冰激凌都要思考一下,是不是大於蔬菜的價格。只要能夠在老年的時候,維持住一定的品質的生活,需要大筆資金支持。畢竟年輕的時候我們有能力去掙更多的錢,而老年只能依靠退休金支撐全部的生活,怎麼看起來都非常的單薄。在年輕時,規划出一部分資金用於老年的生活支持,這就是一個長期計劃,也沒必要太關注短期的收益。

總結

在我看來,這四個理由真的是夠扎心的。年輕的時候,直面現實,逃避也解決不了以後的生活。早晚要面對,越早面對,我們需要付出的成本越小。30歲去計劃儲蓄險的事與50歲去計劃儲蓄險,哪怕是同樣的本金,想達到的效果會差距非常的大。30歲足足比50歲多20年的時間,20年的時間已經差不多夠本金翻倍,這就是複利的時間價值。

儲蓄類保險作為一個簡單、樸實的金融產品,就其存在是非常有意義的,在轉移風險的同時,可以終身保本保收益。這是其他金融產不能替代的功能。每一款金融產品有其獨特的優勢,資產配置也就是教會我們用不同的金融產品去提前規劃我們的生活,也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作為保險消費者,如果你在買保險的過程中碰到不明白的問題或不知道如何購買保險產品,特別是涉及到理賠。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