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作家的“無題”作文,是居家隔離神思滿滿的“意識流”

2022年07月13日03:32:36 熱門 1647
這位作家的“無題”作文,是居家隔離神思滿滿的“意識流” - 天天要聞

似乎是詩,卻是散筆,一些想到哪寫到哪的無主題文字。

此刻,庚子年正月初七上午十點,陽光明媚,可我卻像大部分人一樣,響應政府號召,居家自我隔離,為的是防備新型冠狀病毒。就在今天凌晨,世衛組織宣布中國此次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衛生公共事件”,感染人數已經超過17年前的莎斯。

莎斯肆虐的時候,我在《每日商報》做新聞部主任,同時兼着評論版的主編,一天要談四次版,策劃選題,採訪,編稿,寫稿,約稿,旺盛的精力,我自己都佩服自己。所以,這次疫情,我特別關注那些來自一線的有深度、有觀點的報道。可惜的是,自媒體時代,信息雖來勢兇猛,卻是泥沙俱下,每天的闢謠倒成了關注點,這個是謠,那個也是謠,本地有謠,武漢更有謠,一時無語。

這位作家的“無題”作文,是居家隔離神思滿滿的“意識流” - 天天要聞

我書房窗前,有幾棵不大不小的樹,左邊的樟樹,是各種鳥類的天堂,它們自清晨四五點鐘就開始嘰喳。開始是一隻鳥偶爾試探喊一聲,過了會,再喊幾聲,就會有另外的鳥呼應,不斷的呼應,然後就越來越熱烈,類似我以往在報社做新聞時的“談版”。大家各執己見,都想說服對方,我多次試圖想錄下鳥兒們開會時的聲音,請鳥專家幫我辨別它們是哪些鳥,可是至今未錄。我以為,城市的鳥兒和我一樣,睡眠質量很是一般,否則這麼早醒幹嘛,我早醒可以讀歷代筆記,它們早醒只有開會,至於商量什麼事情,只有鳥知道了。窗子右邊前方,有棵高高的構樹,冬季早早地脫了葉子,光光的樹杈上,去年多了一個大鳥窩,一對大尾巴喜鵲成天飛進飛出秀恩愛,這個鳥報喜呀,左鄰右舍都喜歡。它們經常在我窗前嘁嘁嘁大叫,還上下翻飛表演高難度動作,我表揚過幾次就不再表揚了,我以為,為人們服務是它們的本分。

說到鳥,我就有點停不下來了。我家後陽台上,養了一棵俗稱“發財樹”的樹,雖然沒發什麼財,樹卻長得特別茂密,陸地媽媽(吾妻)還刪了好幾回枝,我很不高興:發財樹你刪什麼枝呀。去年這個時候,兩隻烏鶇看上了我家的發財樹,其實,它們前年就看上了,築好了窩,也下了四個蛋,可看了它們幾回,它們就將蛋銜走了,至於怎麼弄走的,我們都不知道。鑒於此,這一回,我們不再關注它們,只是隔着玻璃遠遠地看看動向,這回它們又下了四個蛋,終於孵出了四隻小烏鶇。我和陸地說,你弄個攝像頭來,將它們的生活場景錄下來。陸地嫌煩,說網上多的是。烏鶇經常在人家的陽台上築窩下蛋,它們報復性很強,別去動它。我們還是關注,並且關心小鳥的成長。有天,陸地媽媽買菜回來說,路邊看到一隻大烏鶇在用尖嘴翻泥,它應該是在尋找蚯蚓,不知道是不是我們陽台上那四隻小烏鶇們的爹娘。烏鶇的警惕性確實高,母親在餵食時,父親就蹲在窗外的銀杏樹上觀察着。大約20天後,烏鶇爹娘帶着它們的孩子靜悄悄地飛走,它們去了哪裡,它們還會回來築窩嗎?現在還沒有答案。上年四月中旬,去縉雲採風,我和鮑爾吉·原野、裘山山、韓小惠、王必勝說起這個鳥事,原野就笑着對我說:春祥,烏鶇是瑞典國鳥,你們家保護烏鶇,你可以寫封信給瑞典國王通報一聲。我們大笑。

這位作家的“無題”作文,是居家隔離神思滿滿的“意識流” - 天天要聞

寫下一千多字,我得起來走幾步。這一周來,我的微信運動步數,差不多都只有六千來步,我平時都要走一萬步以上的,運河邊橋東橋西繞一圈就足夠了。現在只能在幾個房間和走廊里轉圈,屋子裡轉來轉去,一點也找不到走路的成就感。幸好陽台上能看到京杭大運河,運河水一直向著通州流,感覺總算有遠方的存在。從“問為齋”走出,經過走廊到客廳餐廳,我和圍着黑圍巾的思想者魯迅先生(趙延年簽名木刻複印畫)、披着紅斗篷的沉思者達摩禪師(蔡志忠先生贈畫),每天要見幾百次的面。九個月的孫女小瑞瑞也認識兩位大師了,她還會對“一念疏忽是錯起頭,一念決裂是錯到底”條幅中的兩個“一”笑,“頭”也笑,頭還是個繁體字,左邊豆右邊頁。她笑,只是重複的作用,並不知道表示什麼,等她大起來我慢慢給她講,看看眼前,疏忽和錯就在一念中啊。

這位作家的“無題”作文,是居家隔離神思滿滿的“意識流” - 天天要聞

忍不住又看了一下微信。作協的微信群里發通知了,號召全體作家,逆行而上,謳歌為抗擊疫情而戰鬥的人們。自然,詩人們最迅速,詩情如清泉不斷奔涌,緊接着,我又讀到不少報告文學作品,朗誦家們朗誦,書法家們書寫,17年前的場景,再一次出現。你不是一個人,我們在你背後,我們讀得懂你們的眼睛,眾志而成城,大約就是說的這種狀態。面對疫情,那些自己不寫,又對人家說三道四的人,其實讓人討厭。

按常規,疫情過後,照例要總結和反思,要表彰各類先進,也要處理各類瀆職者(昨日已火線處理了一位衛健委主任),工作和生活,總要回歸正常。我最關注反思,非典時、非典後我們都在反思。那時有一個願景,非典至少會改變我們現有的一些生活方式,如分餐制、不食野生動物、垃圾科學處理什麼的。現在看,有些做得還不錯,但有不少做了卻沒有堅持。一個簡單的道理,任何惡習,會給自己帶來災難,也會連累別人。因此,整治人類各種惡習,安頓好自己的環境,和大自然和諧相處,應該是今後的重點,否則,人類還是難逃大自然的各種報復。

政府剛剛說,拐點還沒有出現,大家至少還要隔離一周。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些什麼,不過,我比較樂觀的是,大多數人,無論身體或精神,總是有些疼痛感的,長點記性,比什麼都強。

用“無題”作文,陸布衣還是第一次,扯來扯去的,讀者諸君,將就着看吧。

庚子正月初七寫於杭州問為齋

(圖片由作者提供)

欄目主編:黃瑋 文字編輯:黃瑋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笪曦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