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內外專家學者共研“浙學與新時代文化建設”

2022年07月06日14:16:15 熱門 1956

□李劍亮(浙江省哲社重點研究基地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學術文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12月15日,“浙學論壇2021:浙學與新時代文化建設”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工業大學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論壇由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與浙江工業大學聯合主辦,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學術文化研究中心與《浙江社會科學》雜誌社共同承辦。來自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60餘人相聚雲端,進行學術研討。

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浙江省社科聯主席盛世豪,浙江工業大學校長李小年分別為論壇開幕式致辭。

省內外專家學者共研“浙學與新時代文化建設” - 天天要聞

盛世豪在致辭中指出,要把文化建設作為爭創發展新優勢的關鍵之舉,在共同富裕中實現精神富有,在現代化先行中實現文化先行。當前,浙江正從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邁進,新時代文化建設賦予了浙學研究新使命和新任務,浙學正成為新時代文化浙江建設與傳承的源泉活水,“浙江精神”培育與重塑的重要參照。他強調,深入開展浙學研究要堅持做好以下三點:一要界定好浙學在新時代的內涵,構建浙學研究的良性機制。從時代發出,以整體史、全方位的視野,構建嚴密而科學的浙學理論體系。二要闡釋研究好浙學與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關係。聚焦浙江新時代文化高地建設的生動實踐,積極開展咨政研究,讓“浙學”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注入強大文化力量,成為“重要窗口”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識度的文化標識。三要推動浙學研究與文化建設平台相結合,打造新時代標誌性浙學成果。進一步打造浙學精品力作,凸顯“浙學”品牌,在呈現地域性品格的同時,注重邏輯形態和邏輯脈絡的揭示,不斷擴大浙學影響力。

省內外專家學者共研“浙學與新時代文化建設” - 天天要聞

李小年在致辭中表示,要緊扣“浙學與新時代文化建設”的主題進行深入研究,考鏡浙學源流,詮釋浙學精神,弘揚浙學傳統,豐富浙學內涵,彰顯浙學特點,夯實新時代文化建設發展的理論根基,探索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歷史使命與實現路徑。

本屆論壇雖受疫情影響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但學者薈萃,學術研討氣氛濃厚。論壇聚焦新時代文化建設,與會專家學者們力圖在學理上發掘、探索浙學的時代文化價值,激發浙學研究新活力。

北京大學錢志熙教授《王充的生命思想》——

歷史上的浙學具有一種獨立思考、與主流學術立異的特點,如南宋時期的浙東學派就是這樣。晚清溫州學者宋恕有一組評論浙學的重要作品《留別求是書院諸生詩(八首)》,其中的一首寫道:“ 曠世超奇出上虞,《論衡》精處古今無。六經樸學陳君舉(永嘉陳傅良),三代良臣陸敬輿(嘉興陸贄)。同甫意將吞北土(永康陳亮),水心文信冠南都(永嘉葉適)。張(錢塘張九成)楊(慈溪楊簡)派至姚江巨,浙境由來足壯夫。”將浙學的這種學術精神追溯到漢代思想家王充。為此,錢志熙教授結合他此前的研究成果《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對王充的生命思想重新進行研究,認為曠世超奇的王充思想具有開創浙學獨立思考、實事求是的精神傳統。

浙江工業大學梅新林教授《南宋臨安都城的空間還原與景觀重建》——

以浙江省委文化工作會議提出的“宋韻文化傳世工程”為研究背景,認為就浙江而言,“宋韻文化”研究與建設的重心在南宋,南宋“宋韻文化”的核心區域在首都臨安。為此梅新林教授提出,對南宋都城臨安進行空間復原與景觀重建,是對南宋“宋韻文化”傳承的重要前提。並就如何實現景觀重建提出了以下觀點。一是總體景觀復原與重建;二是重點景觀復原與重建,如宮殿區、文化區、商業區。三是其他居住區、宗教區、園林區這些與南宋文人學者的大部分創作與著述相關的區域與場所的復原與重建。那些未能整體復原、甚至局部復原的可見與景觀,可通過人工智能加以虛擬復原與呈現。

溫州大學俞為民教授《浙江古代曲學與浙學》——

新時代浙學研究應將浙江曲學作為一項重要研究對象,以開拓浙學研究領域、豐富浙學研究內涵。這是基於浙江古代曲學深厚的文化內涵。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浙江古代曲學具有眾多的曲學家和曲學著作。《歷代曲話彙編》收錄的古代浙江籍曲學家有26人,如徐渭、王驥德、呂天成、祁彪佳、凌濛初、李漁等;著作38種。二是浙江古代曲學具有多樣的理論形態,既有理論專著,如《南詞敘錄》《錄鬼簿》《曲律》《曲品》《閑情偶寄》《宋元戲曲史》;還有一系列序跋、尺牘、評點、詩詞曲等。三是浙江古代曲學具有豐厚的理論內涵和明顯的地域特色,包含了戲曲史論、戲曲創作論、戲曲表演論等三大理論體系。四是浙江古代曲學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經歷了雛形、成熟、繁榮、集成、轉折等五個時期。俞為民教授還分享他本人在浙江古代曲學的豐富成果。

浙江大學胡可先教授《浙江詩路文化基礎研究的思考》——

闡述了他及其團隊為“浙學與新時代文化建設”確定的研究計劃與新近取得的研究成果。胡可先教授認為,目前要繼續強化相關基礎研究,以支撐、推進詩路文化建設。為此,他的團隊組織開展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項目《浙東唐詩之路詩人詩作研究》,包含《浙東唐詩編年史長編》《唐代浙東詩人群體研究》《唐代詩人浙東遊歷寓居考》《浙東唐詩之路詩歌藝術研究》四個子項目。胡可先教授重點介紹了他本人撰寫的《浙東唐詩編年史長編》的思路、方法與最終成果。這部《浙東唐詩編年史長編》,旨在為浙東唐詩之路研究提供一部以浙東為範圍、以時間為線索、以詩篇為核心兼具學術性、資料性與工具性的專門著作。此書現已完成初稿。

華東師範大學朱惠國教授《浙江詞學傳統與新時代文化建設》——

從浙江詞學傳統的歷史追溯、浙江詞學傳統形成的原因和浙江詞學傳統如何融入新時代文化建設三個方面闡述浙江詞學傳統與浙學關係。朱惠國教授認為,浙江詞學傳統是浙江文化的一份獨特資源。就目前而言,系統研究浙江詞學傳統,編纂有一定規模的《全浙詞》,並在此基礎上撰寫《浙江詞史》,當成為浙江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重要選項。朱惠國教授還以民國時期浙江富商、詞學家周慶雲出資重建杭州秋雪庵並在庵後建兩浙詞人祠堂以紀念歷代浙江詞人之舉為例,闡述弘揚詞學傳統與發展地方文旅事業相結合、賦能文化產業的可能性與重要性。

浙江省社科院陳野研究員《賡續浙學傳統,融會時代新知》——

重點報告了其所在的浙學研究中心探索浙學當代轉型的實踐路徑。具體由“綜合浙學研究”“古典浙學研究”“近現代浙學研究”“專題浙學研究”“海外浙學研究”等五個系列組成,並將以《浙學通論》《浙學通史》《年度浙學研究綜合報告》《永嘉學派文獻搜集、整理和研究叢書》《陽明後學文獻整理與研究叢書》《國際視野下的浙學:陽明文化海外傳播研究》的成果呈現,在此基礎上,追尋浙學傳統永恆不墜的內在精神,提煉並激活其中跨越時空、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元素和精神素養。

浙江大學徐永明教授《如何建設浙江文史大數據》——

結合近年來開展的文史數據庫建設工作,從文史數據庫建設現狀與趨勢、浙江文史結構化數據建設、以及浙江文史智慧化數據建設構想三個方面,向與會代表具體呈現了他的研究成果與建設進展。其中,在浙江文史結構化數據建設已涵蓋以下內容:(一)浙江人物:基本信息、世系圖、行跡圖、社會網絡關係、各種人物辭典、地方志、家譜;(二)浙江書目:歷代書志、現存文獻版本目錄;(三)浙江的歷史地理信息(ZHGIS):現僅到府縣級,無浙江歷史地圖;(四)有關浙江的詩文定位數據;(五)浙江碑刻的定位數據;(六)文化遺存的定位數據及其他:包括名人故居、名人墓地等;(七)浙江職官、科舉數據:(八)浙江圖片數據。

省內外專家學者共研“浙學與新時代文化建設” - 天天要聞

“浙學論壇”是浙江省社科聯聯合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共同打造的高端學術品牌。三年來,通過面向全國徵集相關浙學研究的論文,評選獎勵浙學研究青年優秀論文,激勵青年學者投身浙學研究,培養浙學研究後備力量,進一步提升了浙學研究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本屆論壇既是延續,也是創新,共收到全國專家學者提交的參會論文61篇,其中40歲以下青年學者的論文29篇,評選出5篇浙學研究青年優秀論文。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