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是調料的靈魂,足不出戶倚門垂釣,堪比《魚》的歌世間再難覓

2022年07月05日14:36:14 熱門 1233


小魚是調料的靈魂,足不出戶倚門垂釣,堪比《魚》的歌世間再難覓 - 天天要聞

現在的我和兒時的我是兩個座標。

現在的座標是:一個五十齣頭的中年男子或曰准小老頭,每天坐着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地鐵,穿行在城市中,為養家糊口艱辛而卑微地努力着。

我兒時的座標是:一個少不醒事的幼童,在鄉間自在懵懂地玩耍、成長。

單單將這兩個座標作一比較,就能讓人產生滄桑之感、人生之嘆。

我要回憶的是兒時的釣魚往事。江南水鄉,不管你是橫走還是豎走,往前走還是往後走,往左走還是往右走,出門不幾步,必定會看到波光粼粼的小河。在你的不經意中,小河終年默默地流淌着,好像在生活中可有可無,及至回頭一看,才發現它們曾賜予了那麼多的快樂。


小魚是調料的靈魂,足不出戶倚門垂釣,堪比《魚》的歌世間再難覓 - 天天要聞

生活在上海青浦縣西岑小鎮的我,很小就開始在小河中釣魚了,大概在六七歲的時候吧,已能臨水而不至於危險。我跟小夥伴自製的漁具極其簡陋:在小鎮糧管所辦公室的桌子上找一根曲別針,用牙齒咬彎了做成魚鉤形狀;線是純白棉線,高級一點的話,會在哪裡找到一段標準的透明魚線;浮漂早有準備,在大人殺雞鴨的時候,撿幾根粗大的羽毛,到時候剪成米粒大的幾段,用針穿在魚線上;魚桿,則隨便在哪裡找一段已經枯黃的竹子。最難的是魚墜,須要用鉛,這東西不大好找,找到後圍着魚線將鉛折彎,然後用榔頭把它敲實,附着在魚線上就行。

自製的魚桿就此大功告成。

小河小河,當然沒有大魚。我們釣的魚,有“石裡頭魚”(當地方言),一種極小的魚,深褐色,細長細長的,最大的僅四五厘頭長。有鰟鮍魚,原本我以為這是當地的土名,沒想到還真在詞典里查到了它的學名,長不大,胖胖扁扁的,最大的僅五六厘米見圓。有“玉脂魚”——這幾個字到底怎麼寫,我到現在也無法查證,要大一點,肉似乎也多一點。這幾種魚極貪吃,線放下不多久就會咬桿,此時,漂在水面的浮漂從第一粒開始,猛然就往水裡鑽,一提,往往有魚獲。這些笨傢伙,在我們自製的簡陋工具前乖乖束手就擒。


小魚是調料的靈魂,足不出戶倚門垂釣,堪比《魚》的歌世間再難覓 - 天天要聞

因為個頭太小,我們釣到的這些小魚基本上不吃。那時也不會準備什麼盛魚的用具,比如放在水中的網袋,讓它們繼續苟延殘喘。我們釣上的小魚,基本上就放在河邊的石板上,沒有了水的陪伴,小魚很快便奄奄一息。最慘悲的是,有時我們釣魚正值盛夏,石板經太陽的炙烤猶如鐵板燒,小魚在鐵板燒上放一會兒,很快就像魚乾一樣。現在想來,這樣做有點暴殄天物的罪愆,起碼拿它們來喂餵雞鴨什麼的。

不過,那時一般人家養雞養鴨的也極少。

除了“石裡頭魚”、鰟鮍魚、“玉脂魚”,我們還會釣到“尖子魚”,嘴巴尖尖的,狀如泥鰍,性情兇猛,咬起鉤來似有把魚鉤吞下去的氣勢,出了水面掙扎非常厲害。這往往會把我們小孩嚇到,釣到後趕忙又把它放回河裡。時不時還會釣到河魨,肚皮大大的,後來才知道它之所以變成這樣子,從生物物競天擇的角度,是藉以用這種奇形怪狀來嚇退敵手。有一陣,在糧管所一個水流稍顯湍急的轉彎處,我們居然釣到了多條小鯉魚,估計是遇到了鯉魚窩。鯉魚,基本上是我那時能釣到的最高級的魚了。


小魚是調料的靈魂,足不出戶倚門垂釣,堪比《魚》的歌世間再難覓 - 天天要聞

數年前,貴州某縣的一位朋友,生產的魚醬酸上了火爆一時的《舌尖上的中國》。我觀其產品,之所以好吃,秘訣全在當地的溪里產一種野生的小魚,在每瓶魚醬酸中加數條小魚,便別有風味。我仔細看了看他的小魚,像極了我兒時在江南水鄉釣的“石裡頭魚”,只不過那時我們不吃這種小魚,釣上來純粹好玩,哪知道幾十年後,類似的小魚成了一種魚醬酸的獨家秘方,並發揮出巨大的經濟效益。

時代變化真大啊。

除了用魚桿釣魚,對付這些小魚,還有一種極簡便高效的方法,就是用毛巾“箍”(音)。這些小魚的生活習性,喜呆在河岸邊,如此,只需兩手持毛巾兩端,張開毛巾,從水深處往上撈,便能捕到不少。只是如此一來毛巾也便跟着“受罪”,原本白潔乾淨的毛巾,一“箍”魚便沾滿了苔蘚、水草及水中的雜質,變得黑乎乎的。那時候小,也不知道用肥皂搓洗乾淨,拿回家就和大人的毛巾掛在一起。第二天我起來洗臉,發現毛巾又變乾淨了。顯然,是外公默默地幫我洗乾淨了。

外公對我的這種做法從不說,從不罵,讓我的童年活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小魚是調料的靈魂,足不出戶倚門垂釣,堪比《魚》的歌世間再難覓 - 天天要聞

與我們小孩用毛巾“箍”魚截然不同的是,大人用正兒八經的魚網來“箍”魚。一次晚飯後,糧管所有個叫“周隱”的大人帶着魚網“箍”魚,西岑當地的魚網用兩根長約三四米的粗竹桿和魚網製成,小孩子身短力小,是根本無法操作的。網從河中起來,雖然網眼是漏的,但碩大笨重的“水立方”依然重如千鈞,很不好拎起來。每次看到大人從河中起網,使出吃奶的力氣,一點一點十分費力,我便自覺地退避三舍,從來沒有萌生過從房屋角落裡拿了大人的魚網出去“箍”魚之念——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這樣的魚,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是一頓極好的伙食和打牙祭的良機。現在想來,我又吃不到他家的一口魚,不知道在旁邊傻兮兮地瞎起勁什麼。


小魚是調料的靈魂,足不出戶倚門垂釣,堪比《魚》的歌世間再難覓 - 天天要聞

一次發大水,水漫到了糧管所河邊的一排房子,其中一間,是我兒時一個夥伴的家。我們本就時時在此處的石階上釣魚,此時,足不出戶,拿出魚桿,就可坐在椅子上倚門垂釣。這樣幸福和快樂的畫面,成了我日後渴念的生活理想。

釣魚、“箍”魚,陪伴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童年。初中時上生物課,老師在講台上說“魚是一種低等動物”,我聽了一時呆然。怎麼可能!魚怎麼可能是低等動物,它們在水中矯健的游姿,看到人後倏忽消失的靈敏迅捷,是那麼地可愛……我很懷疑生物老師說錯了。當時的心情,就像有人在攻擊我心中的明星偶像,心裡非常失落。

再大一點,我知道生物老師說的是對的。

高二我從貴陽回滬,住在大阿姨家。有一次,我在小鎮的竹木行釣魚。此時的魚桿早已鳥槍換炮,用了真正的魚線和有着反鉤的魚鉤。昏黃的水面中,翻滾着面盆般粗的木頭,魚,應該喜藏身這裡。此時,夏天的雷雨突然下起,同行釣魚的幾個人跑到屋檐下躲雨。我也跟着他們一起躲雨,迷濛的霧氣中,我遙遙望去,水面的浮漂開始一陣亂動,繼之是勢大力氣的猛沉,我不顧黃豆大的暴雨,跑過去伸手就提桿,乖乖里個咚,一條大魚,足有三四兩。旋即,我又去提同伴的魚桿,乖乖里個咚,又是一條大魚。

敢情,狡猾的魚善於趁我們躲雨的時候咬鉤。

這次是我平生所釣的最大的魚。這次,不再像小時候那樣釣上來玩,等它死了棄若敝履。拿回家後,大阿姨正兒八經地用這兩條魚做了一道菜,吃起來格外地香。


小魚是調料的靈魂,足不出戶倚門垂釣,堪比《魚》的歌世間再難覓 - 天天要聞

長大後因戶口原因定居貴陽,便時時長憶兒時釣魚情狀。想得多了,兒時那“足不出戶,倚門垂釣”的那一幕還真的闖入了夢中。一忽兒,在門前的一塊水泥地上,雨中輕漫地拋灑魚線到河中,水中的魚獲觸手可及;一忽兒,小學時讀書的二樓教室後面,原先的稻田居然變成了魚群嬉戲的地方,從教室的窗口居高臨下伸出魚桿,就能釣到魚……混沌的夢境中,我在魚的世界中肆意汪洋。

一次看新聞,四川深山一農家在臨山的房屋中,居然打通了一條地下暗河,從暗河中漫出的魚充溢魚池,據說,每天可收穫上千斤的魚。看到這條新聞,我艷羨不已,感到這個農人真是幸福得上了天。——我自忖,這樣的神仙境地,我永遠也不會遇到。

前幾年在名噪一時的《中國好聲音》中,已因乳腺癌英年早逝的姚貝娜演唱了一曲《魚》,其曲感人,其情動人,被譽為“靈魂歌唱”。《魚》的歌詞,用了很大的修辭手法,將戀愛中的女方喻為魚,而男方戀人,則是一個魚缸外觀魚的過客。女方哭泣,“我是一隻魚,望着魚缸外的你,敲了敲玻璃,你對我微笑離去……依偎你在水中的倒影,滿懷期待你再靠近,渴望躺在你溫暖掌心……”因為歌詞寫得太隱晦,我唱了好幾遍才發現它的妙處。與《魚》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問情》,歌詞雲“山川載不動太多悲哀”,有《短髮》,歌詞雲“我已剪短我的發,剪斷了牽掛,剪一地不被愛的分岔”,都用了修辭中的粘連手法。


小魚是調料的靈魂,足不出戶倚門垂釣,堪比《魚》的歌世間再難覓 - 天天要聞

我平素喜寫點文章,有時也想涉獵歌詞,受《魚》的啟發,我寫了一首歌叫《蚍蜉》,蓋受到“蚍蜉撼樹”這個成語的啟發。我把自己比作蚍蜉,把愛情比作大樹,蚍蜉撼樹,可笑自不量力。因為我們每個人在愛情中,都渺小如蚍蜉,往往被愛情傷得遍體鱗傷,而又愛得痴恨悠悠。得知貴陽有個玩音樂的朋友在發掘歌詞,於是我將《蚍蜉》發給他。他看了搖頭,不妥不妥,寫得太深奧,別人看不懂。

我聽了默然無語。

古代的詩詞一開始就沒有自降水平,以平庸迎合漁樵農夫,發展到今天,它們照樣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並閃閃發光。另外,我記得有好幾位作家,好像包括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一開始被認為是不好的作品差點退稿,幾乎“胼死於奴隸人之手”。我寫的《蚍蜉》當然也不會迎合俗世的口味。

想到這裡,鬱悶的心情被燦爛的天光一掃而空。遺憾的是,這首曾經作為擺弄的而又耗費了心血的作品,如今居然在電腦上再也找不到了。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