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繾綣曲未了——八旬老人手寫200萬字追憶逝去的愛人

2022年07月05日12:46:12 熱門 1025
新華全媒+丨繾綣曲未了——八旬老人手寫200萬字追憶逝去的愛人 - 天天要聞

5月17日,張愛蘭在安徽蕪湖的家中準備閱讀她寫的小說手稿《繾綣曲》。 “你的離去不能結束我對你的愛。”這段文字來自家住安徽蕪湖的83歲老人張愛蘭。 37年前,老伴徐國誠患病去世江葬,之後張愛蘭經常會去長江邊走走,表達對丈夫的思念。 結婚後不久,張愛蘭與丈夫約定兩人金婚時共同書寫一部以他們生活為素材的小說《繾綣曲》。1985年,徐國誠因癌症離世,11年前,張愛蘭獨自完成了這個約定。她花了兩年多時間,手寫修改200萬字,最終定下60萬字的《繾綣曲》手稿。這份手稿跨越大半個世紀,記錄了張愛蘭與愛人溫暖、踏實的愛情故事。 徐國誠臨終前囑咐張愛蘭:“今後你一個人在生活中走着,要像鋼在火焰中穿過那樣對待生活和工作,我相信你是這樣的人。”張愛蘭一直記着這句話,在她心中,愛人彷彿從來沒有離開。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新華全媒+丨繾綣曲未了——八旬老人手寫200萬字追憶逝去的愛人 - 天天要聞

5月18日,張愛蘭在安徽蕪湖的家中閱讀她寫的小說手稿《繾綣曲》。 “你的離去不能結束我對你的愛。”這段文字來自家住安徽蕪湖的83歲老人張愛蘭。 37年前,老伴徐國誠患病去世江葬,之後張愛蘭經常會去長江邊走走,表達對丈夫的思念。 結婚後不久,張愛蘭與丈夫約定兩人金婚時共同書寫一部以他們生活為素材的小說《繾綣曲》。1985年,徐國誠因癌症離世,11年前,張愛蘭獨自完成了這個約定。她花了兩年多時間,手寫修改200萬字,最終定下60萬字的《繾綣曲》手稿。這份手稿跨越大半個世紀,記錄了張愛蘭與愛人溫暖、踏實的愛情故事。 徐國誠臨終前囑咐張愛蘭:“今後你一個人在生活中走着,要像鋼在火焰中穿過那樣對待生活和工作,我相信你是這樣的人。”張愛蘭一直記着這句話,在她心中,愛人彷彿從來沒有離開。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新華全媒+丨繾綣曲未了——八旬老人手寫200萬字追憶逝去的愛人 - 天天要聞

張愛蘭將自己和愛人徐國誠的照片一起擺放在書桌上(5月17日攝)。 “你的離去不能結束我對你的愛。”這段文字來自家住安徽蕪湖的83歲老人張愛蘭。 37年前,老伴徐國誠患病去世江葬,之後張愛蘭經常會去長江邊走走,表達對丈夫的思念。 結婚後不久,張愛蘭與丈夫約定兩人金婚時共同書寫一部以他們生活為素材的小說《繾綣曲》。1985年,徐國誠因癌症離世,11年前,張愛蘭獨自完成了這個約定。她花了兩年多時間,手寫修改200萬字,最終定下60萬字的《繾綣曲》手稿。這份手稿跨越大半個世紀,記錄了張愛蘭與愛人溫暖、踏實的愛情故事。 徐國誠臨終前囑咐張愛蘭:“今後你一個人在生活中走着,要像鋼在火焰中穿過那樣對待生活和工作,我相信你是這樣的人。”張愛蘭一直記着這句話,在她心中,愛人彷彿從來沒有離開。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新華全媒+丨繾綣曲未了——八旬老人手寫200萬字追憶逝去的愛人 - 天天要聞

這是張愛蘭書寫小說手稿《繾綣曲》用過的筆和筆芯(5月17日攝)。 “你的離去不能結束我對你的愛。”這段文字來自家住安徽蕪湖的83歲老人張愛蘭。 37年前,老伴徐國誠患病去世江葬,之後張愛蘭經常會去長江邊走走,表達對丈夫的思念。 結婚後不久,張愛蘭與丈夫約定兩人金婚時共同書寫一部以他們生活為素材的小說《繾綣曲》。1985年,徐國誠因癌症離世,11年前,張愛蘭獨自完成了這個約定。她花了兩年多時間,手寫修改200萬字,最終定下60萬字的《繾綣曲》手稿。這份手稿跨越大半個世紀,記錄了張愛蘭與愛人溫暖、踏實的愛情故事。 徐國誠臨終前囑咐張愛蘭:“今後你一個人在生活中走着,要像鋼在火焰中穿過那樣對待生活和工作,我相信你是這樣的人。”張愛蘭一直記着這句話,在她心中,愛人彷彿從來沒有離開。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新華全媒+丨繾綣曲未了——八旬老人手寫200萬字追憶逝去的愛人 - 天天要聞

5月17日,張愛蘭在安徽蕪湖的家中翻看她寫的小說手稿《繾綣曲》。 “你的離去不能結束我對你的愛。”這段文字來自家住安徽蕪湖的83歲老人張愛蘭。 37年前,老伴徐國誠患病去世江葬,之後張愛蘭經常會去長江邊走走,表達對丈夫的思念。 結婚後不久,張愛蘭與丈夫約定兩人金婚時共同書寫一部以他們生活為素材的小說《繾綣曲》。1985年,徐國誠因癌症離世,11年前,張愛蘭獨自完成了這個約定。她花了兩年多時間,手寫修改200萬字,最終定下60萬字的《繾綣曲》手稿。這份手稿跨越大半個世紀,記錄了張愛蘭與愛人溫暖、踏實的愛情故事。 徐國誠臨終前囑咐張愛蘭:“今後你一個人在生活中走着,要像鋼在火焰中穿過那樣對待生活和工作,我相信你是這樣的人。”張愛蘭一直記着這句話,在她心中,愛人彷彿從來沒有離開。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新華全媒+丨繾綣曲未了——八旬老人手寫200萬字追憶逝去的愛人 - 天天要聞

5月18日,張愛蘭在安徽蕪湖的家中展示她與丈夫徐國誠的結婚照。 “你的離去不能結束我對你的愛。”這段文字來自家住安徽蕪湖的83歲老人張愛蘭。 37年前,老伴徐國誠患病去世江葬,之後張愛蘭經常會去長江邊走走,表達對丈夫的思念。 結婚後不久,張愛蘭與丈夫約定兩人金婚時共同書寫一部以他們生活為素材的小說《繾綣曲》。1985年,徐國誠因癌症離世,11年前,張愛蘭獨自完成了這個約定。她花了兩年多時間,手寫修改200萬字,最終定下60萬字的《繾綣曲》手稿。這份手稿跨越大半個世紀,記錄了張愛蘭與愛人溫暖、踏實的愛情故事。 徐國誠臨終前囑咐張愛蘭:“今後你一個人在生活中走着,要像鋼在火焰中穿過那樣對待生活和工作,我相信你是這樣的人。”張愛蘭一直記着這句話,在她心中,愛人彷彿從來沒有離開。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新華全媒+丨繾綣曲未了——八旬老人手寫200萬字追憶逝去的愛人 - 天天要聞

這是張愛蘭與丈夫徐國誠結婚後拍的照片(5月18日翻拍)。 “你的離去不能結束我對你的愛。”這段文字來自家住安徽蕪湖的83歲老人張愛蘭。 37年前,老伴徐國誠患病去世江葬,之後張愛蘭經常會去長江邊走走,表達對丈夫的思念。 結婚後不久,張愛蘭與丈夫約定兩人金婚時共同書寫一部以他們生活為素材的小說《繾綣曲》。1985年,徐國誠因癌症離世,11年前,張愛蘭獨自完成了這個約定。她花了兩年多時間,手寫修改200萬字,最終定下60萬字的《繾綣曲》手稿。這份手稿跨越大半個世紀,記錄了張愛蘭與愛人溫暖、踏實的愛情故事。 徐國誠臨終前囑咐張愛蘭:“今後你一個人在生活中走着,要像鋼在火焰中穿過那樣對待生活和工作,我相信你是這樣的人。”張愛蘭一直記着這句話,在她心中,愛人彷彿從來沒有離開。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新華全媒+丨繾綣曲未了——八旬老人手寫200萬字追憶逝去的愛人 - 天天要聞

這是丈夫徐國誠為張愛蘭畫的一幅人物速寫(5月18日攝)。 “你的離去不能結束我對你的愛。”這段文字來自家住安徽蕪湖的83歲老人張愛蘭。 37年前,老伴徐國誠患病去世江葬,之後張愛蘭經常會去長江邊走走,表達對丈夫的思念。 結婚後不久,張愛蘭與丈夫約定兩人金婚時共同書寫一部以他們生活為素材的小說《繾綣曲》。1985年,徐國誠因癌症離世,11年前,張愛蘭獨自完成了這個約定。她花了兩年多時間,手寫修改200萬字,最終定下60萬字的《繾綣曲》手稿。這份手稿跨越大半個世紀,記錄了張愛蘭與愛人溫暖、踏實的愛情故事。 徐國誠臨終前囑咐張愛蘭:“今後你一個人在生活中走着,要像鋼在火焰中穿過那樣對待生活和工作,我相信你是這樣的人。”張愛蘭一直記着這句話,在她心中,愛人彷彿從來沒有離開。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新華全媒+丨繾綣曲未了——八旬老人手寫200萬字追憶逝去的愛人 - 天天要聞

提起丈夫徐國誠,張愛蘭不禁落淚(5月17日攝)。 “你的離去不能結束我對你的愛。”這段文字來自家住安徽蕪湖的83歲老人張愛蘭。 37年前,老伴徐國誠患病去世江葬,之後張愛蘭經常會去長江邊走走,表達對丈夫的思念。 結婚後不久,張愛蘭與丈夫約定兩人金婚時共同書寫一部以他們生活為素材的小說《繾綣曲》。1985年,徐國誠因癌症離世,11年前,張愛蘭獨自完成了這個約定。她花了兩年多時間,手寫修改200萬字,最終定下60萬字的《繾綣曲》手稿。這份手稿跨越大半個世紀,記錄了張愛蘭與愛人溫暖、踏實的愛情故事。 徐國誠臨終前囑咐張愛蘭:“今後你一個人在生活中走着,要像鋼在火焰中穿過那樣對待生活和工作,我相信你是這樣的人。”張愛蘭一直記着這句話,在她心中,愛人彷彿從來沒有離開。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新華全媒+丨繾綣曲未了——八旬老人手寫200萬字追憶逝去的愛人 - 天天要聞

5月17日,張愛蘭在安徽蕪湖的家中閱讀她寫的小說手稿《繾綣曲》。 “你的離去不能結束我對你的愛。”這段文字來自家住安徽蕪湖的83歲老人張愛蘭。 37年前,老伴徐國誠患病去世江葬,之後張愛蘭經常會去長江邊走走,表達對丈夫的思念。 結婚後不久,張愛蘭與丈夫約定兩人金婚時共同書寫一部以他們生活為素材的小說《繾綣曲》。1985年,徐國誠因癌症離世,11年前,張愛蘭獨自完成了這個約定。她花了兩年多時間,手寫修改200萬字,最終定下60萬字的《繾綣曲》手稿。這份手稿跨越大半個世紀,記錄了張愛蘭與愛人溫暖、踏實的愛情故事。 徐國誠臨終前囑咐張愛蘭:“今後你一個人在生活中走着,要像鋼在火焰中穿過那樣對待生活和工作,我相信你是這樣的人。”張愛蘭一直記着這句話,在她心中,愛人彷彿從來沒有離開。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新華全媒+丨繾綣曲未了——八旬老人手寫200萬字追憶逝去的愛人 - 天天要聞

5月18日,張愛蘭在安徽蕪湖的家中包餛飩。 “你的離去不能結束我對你的愛。”這段文字來自家住安徽蕪湖的83歲老人張愛蘭。 37年前,老伴徐國誠患病去世江葬,之後張愛蘭經常會去長江邊走走,表達對丈夫的思念。 結婚後不久,張愛蘭與丈夫約定兩人金婚時共同書寫一部以他們生活為素材的小說《繾綣曲》。1985年,徐國誠因癌症離世,11年前,張愛蘭獨自完成了這個約定。她花了兩年多時間,手寫修改200萬字,最終定下60萬字的《繾綣曲》手稿。這份手稿跨越大半個世紀,記錄了張愛蘭與愛人溫暖、踏實的愛情故事。 徐國誠臨終前囑咐張愛蘭:“今後你一個人在生活中走着,要像鋼在火焰中穿過那樣對待生活和工作,我相信你是這樣的人。”張愛蘭一直記着這句話,在她心中,愛人彷彿從來沒有離開。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新華全媒+丨繾綣曲未了——八旬老人手寫200萬字追憶逝去的愛人 - 天天要聞

5月18日,張愛蘭將丈夫對她的囑託寫在紙上。 “你的離去不能結束我對你的愛。”這段文字來自家住安徽蕪湖的83歲老人張愛蘭。 37年前,老伴徐國誠患病去世江葬,之後張愛蘭經常會去長江邊走走,表達對丈夫的思念。 結婚後不久,張愛蘭與丈夫約定兩人金婚時共同書寫一部以他們生活為素材的小說《繾綣曲》。1985年,徐國誠因癌症離世,11年前,張愛蘭獨自完成了這個約定。她花了兩年多時間,手寫修改200萬字,最終定下60萬字的《繾綣曲》手稿。這份手稿跨越大半個世紀,記錄了張愛蘭與愛人溫暖、踏實的愛情故事。 徐國誠臨終前囑咐張愛蘭:“今後你一個人在生活中走着,要像鋼在火焰中穿過那樣對待生活和工作,我相信你是這樣的人。”張愛蘭一直記着這句話,在她心中,愛人彷彿從來沒有離開。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新華全媒+丨繾綣曲未了——八旬老人手寫200萬字追憶逝去的愛人 - 天天要聞

5月17日,張愛蘭在安徽蕪湖長江邊眺望。 “你的離去不能結束我對你的愛。”這段文字來自家住安徽蕪湖的83歲老人張愛蘭。 37年前,老伴徐國誠患病去世江葬,之後張愛蘭經常會去長江邊走走,表達對丈夫的思念。 結婚後不久,張愛蘭與丈夫約定兩人金婚時共同書寫一部以他們生活為素材的小說《繾綣曲》。1985年,徐國誠因癌症離世,11年前,張愛蘭獨自完成了這個約定。她花了兩年多時間,手寫修改200萬字,最終定下60萬字的《繾綣曲》手稿。這份手稿跨越大半個世紀,記錄了張愛蘭與愛人溫暖、踏實的愛情故事。 徐國誠臨終前囑咐張愛蘭:“今後你一個人在生活中走着,要像鋼在火焰中穿過那樣對待生活和工作,我相信你是這樣的人。”張愛蘭一直記着這句話,在她心中,愛人彷彿從來沒有離開。 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新華網)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