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雕塑巨匠朱銘:大巧若拙 一生修行

2022年07月05日04:34:11 熱門 1936

朱銘:“風格不是可以到外邊去學來的,而是在自己的內心。”

一代雕塑巨匠朱銘:大巧若拙 一生修行 - 天天要聞

工作中的朱銘

周迅在電影《撒嬌的女人最好命》里感慨:“以前學雕刻時喜歡朱銘,因為他下刀極快,沒有絲毫思索。”然而大巧若拙,朱銘的那些看上去沒有思索沒有猶豫的利索,背後卻蘊含著他人生的曲折與厚重。朱銘的雕刻人生,經歷了師從傳統廟宇雕刻大師李金川到中國台灣現代雕塑大師楊英風的轉折,經歷了鄉土情懷到太極澄懷,從自然到人間的轉化,藝風雖變,初心不改,正如他所言“藝術即修行”,道在自然,心源為歸。

一代雕塑巨匠朱銘:大巧若拙 一生修行 - 天天要聞

朱銘《牧童與牛》,24×14×6cm,1975年

一代雕塑巨匠朱銘:大巧若拙 一生修行 - 天天要聞

朱銘《觀音》,銅雕,77×38.5×60cm,約1997-1992年

15歲•初啟刻畫

朱銘本名朱川泰,1938年出生於中國台灣,是家中的第11個孩子,出生時雙親加起來總共92歲,所以昵稱“九二”。家境貧寒的他在13歲那年拿到人生第一張,也是唯一一張學業文憑,隨後開始協助家計,在雜貨店當店員。

15歲時跟隨鎮上媽祖廟(慈惠宮)的雕刻師李金川學習雕刻及繪畫手藝,開啟了朱銘雕刻生涯。在最初的學藝時期,朱銘不止學習雕刻的工藝還苦練畫圖,經過三年四個月的學藝之後,四處擔任雕刻師累積經驗,同時開始嘗試參與藝術類作品競賽。朱銘並不僅僅局限於工藝的純熟,更希望能找到一條通往藝術創作的道路。

一代雕塑巨匠朱銘:大巧若拙 一生修行 - 天天要聞

朱銘《太極系列:單鞭下勢》,木雕,86×49×77cm,1976年

一代雕塑巨匠朱銘:大巧若拙 一生修行 - 天天要聞

朱銘《太極對勢》,立體銅雕,左74×50×33cm,右61×69×43cm,1991年

一代雕塑巨匠朱銘:大巧若拙 一生修行 - 天天要聞

朱銘《太極》,青銅,41×23×18cm,1995年

30歲•藝風轉向

30歲時朱銘拜入中國台灣現代雕塑大師楊英風門下,開始了從傳統工藝雕刻到藝術創作的躍進。楊英風更強調美學中的靈性和精神,他教導朱銘丟去手上臻於純熟的技法和形勢,拋棄形式,擺脫寫實,保留神韻。在楊英風門下的八年里,朱銘逐步掌握了美學的特質,領略到藝術的本質。他創作的充滿鄉土形象的作品《同心協力》等使他在國內藝壇獲獎無數。但他沒有停滯風格的探索,由於開始練習太極,朱銘逐漸發展出兼具重量感和動感的“太極系列”,這一系列深化了朱銘的藝術層次,簡化了“形”卻增加了“神”。

一代雕塑巨匠朱銘:大巧若拙 一生修行 - 天天要聞

朱銘《裙子故事》,54×52×46.7cm,26.2kg,2006年

一代雕塑巨匠朱銘:大巧若拙 一生修行 - 天天要聞

朱銘《裙子故事》,95.8×53.5×40cm,41.7kg,2006年

一代雕塑巨匠朱銘:大巧若拙 一生修行 - 天天要聞

朱銘《游泳》,不鏽鋼,74.7×75.2×51.6cm,36.3kg,2009年

42歲•不惑之意

42歲時朱銘獨自一人到美國紐約學習,同期也開始了他人間系列的作品創作。美國活躍自由的藝術氛圍,賦予了朱銘人間系列的多元開放的性格特色。80-90年代他的太極系列與人間系列並行。太極系列更加隨“意”而“形”,從有形到無形,兼備形似與神似。人間系列取向非常現代,隨興而自由,世俗的眾生百態在朱銘的手中也都信手拈來。不僅在創作題材上有所蛻變,在媒材上也都嘗試了木材、陶土,海綿、青銅和不鏽鋼等諸多材料。

一代雕塑巨匠朱銘:大巧若拙 一生修行 - 天天要聞

朱銘《太極系列——太極拱門》,銅雕,279×10500cm,2000年

一代雕塑巨匠朱銘:大巧若拙 一生修行 - 天天要聞

朱銘美術館

一代雕塑巨匠朱銘:大巧若拙 一生修行 - 天天要聞

朱銘美術館於1999年9月19日正式成立,是中國台灣目前最大的戶外美術館。

61歲•集大成者

歷時十二年,傾注一生積蓄,1999年朱銘完成了他人生最大的一件作品——朱銘美術館。他用抽象形式的“太極拱門”,完美詮釋了太極的氣韻流轉,為太極系列畫下圓滿的句點。“人間系列——三軍”歷時四年創作了三百多件軍人雕像,形成一個結合雕塑、裝置與行動藝術的矩陣,也使得人間系列愈發完整成熟。

一代雕塑巨匠朱銘:大巧若拙 一生修行 - 天天要聞

朱銘《休息》,青銅,249×110×127cm,2002年

朱銘 《人間系列-10組》,青銅,72.6×166×115.8cm;

61.1×68.1×177.2cm;72.1×82×160cm,2011年

77歲•人間修行

如今77歲高齡的朱銘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創作熱情,2015年4月11日朱銘“雕刻人間•2015朱銘藝術展中國巡展”首站登陸成都IFS,此次展覽中呈現了朱銘許多人間系列作品。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朱銘始終堅持在藝術勞動中體會善心,在藝術工作中體會無我,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成就了他刻畫人間的藝術修行。

一代雕塑巨匠朱銘:大巧若拙 一生修行 - 天天要聞

朱銘《購物系列》,青銅,左90×84×157.5cm,右105.5×82.5×148cm,2007年

Q&A

芭莎藝術:從“太極系列”轉向“人間系列”時的想法是?

朱銘:“太極系列”我已經雕刻了很多,我覺得在創作時會有包袱。“太極”不是我發明的是張三丰發明的,我在雕刻時太極的精神、太極的架勢,什麼都不能少。我感覺自己的創作不再自由,再怎麼刻我也會被這些問題困住,很難發揮。一個藝術家有太多的創作主題,我覺得不好。所以想要把“鄉土系列”與“太極系列”,歸納為一,就是人間。我的創作從“鄉土系列”到“太極系列”再到“人間系列”,從來沒有離開過“人”的主題,其實都在人間。打開電視看到每一天都在發生新的事,什麼都有,不停變化,沒有一天是重複的,這就是人間。

芭莎藝術:為什麼從2007年開始“人間系列”逐漸開始以白色為主?

朱銘:顏色太多的作品我已經做了很久也做了很多了,我想要去掉,以白色為主,加一點點黑,沒有那麼鮮艷,回到雕刻為主的感覺。

芭莎藝術:當初為什麼想到創辦朱銘美術館?

朱銘:美術館可以把作品完整的永久的留存下來,提供展示空間和長期維護照顧。作為一個藝術家,有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美術館還是差別很多,觀眾也可以清晰看到從我從藝一開始直到現在的創作脈絡。但我不會對自己的哪一部分作品有特別偏好,就像父母不會偏愛自己的某一個孩子。

芭莎藝術:怎麼看待當下的藝術創作氛圍和生態?

朱銘:市場的好壞,不重要。我的作品貴起來了,和我沒有關係,我一樣每日三餐,一樣生活和雕刻,沒有改變。藝術創作不像一般意義上的工作,幾乎不要休息,雕刻的時候雕刻,不雕刻的時候也要想着。創作對我而言不是享受,而是責任,我要一直做下去,做到不能做為止。

芭莎藝術:生活中除了雕塑的其他愛好?

朱銘:我喜歡自然界,我的創作從來沒有離開過自然。我這次在成都IFS展出的是“人間系列”,人間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芭莎藝術:最新的創作思路?

朱銘:近期創作是“人間系列·囚”系列。刻了這麼多年我覺得自己沒有太多表達人性的主題,生活的點滴就是生活的點滴,購物就是購物。就是這樣。

芭莎藝術:對,你說過“修行就是平常生活中日日的體悟與實踐”。

朱銘:修行不是宗教的專利,我的看法是各行各業都應該有修行的態度。做企業、做藝術、做事要用修行的態度來面對,修行的態度才能讓你創新,讓你可以研究和發展。藝術也是一種研發,研發出自己的風格。風格不是可以到外邊去學來的,而是在自己的內心。

一代雕塑巨匠朱銘:大巧若拙 一生修行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