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千年》背後:做文化節目是孤獨而無奈的選擇,另外是因為窮

2022年07月05日03:45:11 熱門 1527

河南衛視B站聯合出品製作,幻維數碼聯合製作的舞蹈綜藝《舞千年》正在熱播——喬振宇張曉龍胡陽華宵一、徐明浩五位薦舞官與13支頂級舞團一起巡遊四朝,共同講述蘊於舞蹈之中的華夏故事。

不同於市面上流行的舞蹈競演類綜藝,《舞千年》以影視劇的形式輔助敘事,鋪墊舞蹈所傳遞的情緒,令觀眾感到新鮮;節目里的《相和歌》《踏歌》《俠骨傘影》等舞蹈及其背後的文化故事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為什麼會採用影視劇的表現形式?《相和歌》《踏歌》這樣有歷史文化淵源的舞蹈是如何找到的?選擇薦舞官的標準又是什麼?《孔子》的特效為何反而給舞蹈減分了?新京報記者就此專訪了《舞千年》的三位總導演馮錚、姜小巍、徐鵬。

《舞千年》背後:做文化節目是孤獨而無奈的選擇,另外是因為窮 - 天天要聞

《火》

唐宮夜宴》到《舞千年》

文化綜藝想要擁抱年輕人

從《唐宮夜宴》《洛神水賦》到《中秋奇妙游》,河南衛視今年以來多次憑藉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舞蹈節目出圈。目前與B站合作推出的《舞千年》正在熱播,依然是一檔講述中國文化故事的舞蹈綜藝節目。

《舞千年》的總導演之一馮錚也是河南衛視創新節目中心副主任。他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坦言,河南衛視專註於文化節目是偶然也是必然,“說白了也是一種孤獨而無奈的選擇”。一方面固然因為河南有很好的文化積澱和文化資源,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窮”,沒有那麼多錢邀請明星來做主流娛樂綜藝。“我們在2015年的時候做過一些嘗試,結果發現這一類型的娛樂綜藝,有沒有明星的參與,差別是很巨大的。”

電視節目需要有高的收視率,才能獲取好的廣告收益,再以此支撐節目繼續做下去。而做文化綜藝,長期以來面臨的最大困惑就是“叫好不叫座”,沒有好的收視率也就難以為繼。“今年春晚《唐宮夜宴》火了之後,我們覺得看到了一條更新更時尚的、更受年輕世代歡迎的傳統文化表達方式。舞蹈本身是很美的,能夠通過新的表現手法給傳統文化找到更好的載體的話,那就是雙贏。”

馮錚說,B站跟河南衛視處在不同賽道,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相同的志趣,而且B站的用戶以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為主,這恰好是受眾偏中老年化的電視台所欠缺的。“文化是需要年輕人去傳播的。我們的節目想要擁抱年輕人,就要去了解年輕人是什麼樣的,他們喜歡什麼。所以我們選擇跟B站合作《舞千年》。”

《舞千年》背後:做文化節目是孤獨而無奈的選擇,另外是因為窮 - 天天要聞

《相和歌》

影視手法為了鋪墊情緒

《孔子》特效不佳有原因

《舞千年》採用了影視劇的表現手法,以劇情帶出舞蹈背後的故事。比如《踏歌》講述了少女游春與少年的美好相遇;《火》講述了原始部落里的母親為了取火而死,女兒擦乾眼淚把火種帶給族人的經歷。演員表演到位,服化道也精良,以至於有觀眾評價說:“這其實是一部古裝劇吧!”

《舞千年》背後:做文化節目是孤獨而無奈的選擇,另外是因為窮 - 天天要聞

《舞千年》採用了影視劇的表現手法。

導演組表示,引入影視表現手法出於兩方面的考量。第一是為了求新。《舞千年》籌備之初,他們就決定了,這檔節目不能像以往已有的任何一檔節目。“電視領域百好不如一新,新穎非常重要,永遠做跟隨者永遠都不行。如果採用已有的綜藝模式,我們起步已經比別人晚了,還沒有太多的錢,很難給觀眾留下深刻的記憶點的。”

第二則是考慮到大眾對舞蹈存在認知偏差。很多觀眾認為舞蹈是陪襯的藝術,比如在演唱者背後伴舞,充當移動背景板和氛圍組。以往電視台的大型晚會裡,舞蹈也很少成為舞台的主角,常常是跟其他節目拼在一起。導演組做過調研,發現普通觀眾不僅對舞蹈有認知偏差,很多時候也並不明白舞蹈在表達什麼。“舞蹈長於抒情但弱於敘事。很少有人看到某個場景就哭的,因為情緒醞釀需要過程。影視手法就是給了觀眾這樣一個心理建設的過程,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舞者的表達,體會到舞蹈的感染力。”

《舞千年》背後:做文化節目是孤獨而無奈的選擇,另外是因為窮 - 天天要聞

《俠骨傘影》

《舞千年》新的表現形式涉及舞蹈、綜藝、影視三個領域。舞蹈是服務於舞台的,需要通過舞者的動作、妝容、隊形等元素與台下觀眾建立起聯繫;影視劇本則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呈現人物弧光;綜藝真人秀也需要較長的時間鋪墊人物的成長。如何把自成體系的三個領域融合到一起,給節目製作提出了挑戰。導演組形容每一步都困難重重,如同開荒,不知道走得對不對、觀眾買不買賬,直到現在心情依然忐忑。

其中舞蹈的實景呈現,就是導演組面臨的一項具體困難。今年8月準備拍攝第一期的舞蹈《孔子》時,趕上了河南強降雨,原定的取景地道路塌方,根本進不去。無奈之下只能在棚里綠幕前拍攝,用後期特效製作出背景。但網友對特效並不認可,吐槽說《孔子》的特效反而給舞蹈減分了。“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導演組表示,後面有兩支敦煌舞受到了疫情影響,也未能按計劃前往敦煌當地取景拍攝,目前正在考慮替代方案。

《舞千年》背後:做文化節目是孤獨而無奈的選擇,另外是因為窮 - 天天要聞

《孔子》的特效被觀眾詬病。

起初不知《踏歌》好在哪兒

想讓舞蹈從殿堂里走出來

《舞千年》目前播出兩期,呈現了6支風格不同的舞蹈。《相和歌》《踏歌》不僅舞姿曼妙,還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觀眾欣賞舞蹈的同時也深入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

《舞千年》背後:做文化節目是孤獨而無奈的選擇,另外是因為窮 - 天天要聞

《踏歌》

《踏歌》興起於兩千多年前的漢代,風靡於唐宋,上世紀末由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孫穎從史料中將之重現;《相和歌》里的七盤舞(盤鼓舞)源自1956年四川出土的記載漢代生活的畫像磚。孫穎對畫像磚上的七盤舞形象進行了大膽的藝術想象和舞蹈創作,再現了我們祖先腳踏日月星辰起舞的浪漫風姿。

不少網友在彈幕上感慨:還有多少像《相和歌》《踏歌》這樣優秀的傳統舞蹈沒有被更多的人知道?導演組表示,在籌備之初他們也以為要找到這樣的舞蹈很難,甚至擔心這檔節目是不是做個兩三期就得結束了。等真正到各舞團進行調研過後,才發現這樣的舞蹈挺多的,只不過普通老百姓很少有機會看到。“對普通人來說,可能看一場舞蹈表演不如看演唱會過癮,也沒有看話劇明白。”

《舞千年》給圈內的舞者和專家學者發過調查問卷,其中有個問題是“你最喜歡的舞者和舞蹈分別是?”每個人喜歡的舞者不盡相同,但喜歡的舞蹈前三名里必有《踏歌》,專家也紛紛跟導演組推薦《踏歌》。於是他們找來《踏歌》的影像資料,卻發現完全看不懂它好在哪裡。

他們看到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錄製的影像資料,影像介質比較陳舊,錄得也比較粗糙。再加上大家並不太了解《踏歌》背後的故事,理解起來就有難度。“多少年沒有見過這樣的舞蹈了。其實現在大家比較知道街舞、芭蕾舞,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國古典舞。我們想把這些舞蹈呈現給觀眾,讓舞蹈從殿堂里走出來。”

薦舞官選擇希望體現傳承

喬振宇、張曉龍都會上場跳舞

節目里的五位薦舞官:喬振宇、張曉龍、胡陽、華宵一、徐明浩,分別在不同的朝代扮演不同角色,推薦他們認為足以入選《十二風舞志》的舞蹈。第一、第二期薦舞的場景是銅雀台宴會,曹丕曹植兩大陣營通過薦舞一較高下。導演組表示,基本上選擇的都是文化大繁榮朝代里大家熟知的場景,但薦舞官演繹的故事是虛構的。

《舞千年》背後:做文化節目是孤獨而無奈的選擇,另外是因為窮 - 天天要聞《舞千年》背後:做文化節目是孤獨而無奈的選擇,另外是因為窮 - 天天要聞

薦舞官喬振宇和張曉龍

導演組選擇薦舞官的標準只有一條,希望所有的薦舞官都是專業舞者,或者曾經是專業舞者。“目前的五個薦舞官,有四個都是北舞(北京舞蹈學院)畢業的。但我們想強調的不是他們在舞蹈方面的專業性,是他們與舞蹈的關聯性。作為真正懂得舞蹈的人,他們把好的舞蹈推薦給觀眾,就是這麼很簡單直白的邏輯。”

此外,導演組也希望通過五位薦舞官的搭配體現“傳承”的概念。“舞蹈是需要傳承的,中國傳統文化也是需要傳承的。薦舞官里有相對年長、經歷更豐富一些的喬振宇、張曉龍,有跳舞正當年的胡陽、華宵一,還有更年輕的、有海外經歷的徐明浩,他更多的是一個學習者的身份。”作為《甄嬛傳》《如懿傳》等古裝劇的禮儀指導,薦舞官張曉龍在《舞千年》里也身兼兩職,給節目里的演員們提供禮儀指導。

《舞千年》背後:做文化節目是孤獨而無奈的選擇,另外是因為窮 - 天天要聞

五位薦舞官幕後照片。

目前,胡陽、華宵一、徐明浩都已經在節目里表演過舞蹈。不少觀眾好奇北舞出身、但近年來一直從事影視工作的喬振宇、張曉龍,會在之後的節目里上場跳舞嗎?導演組的答案是肯定的:“他們都會下場跳舞的。”雖然他們平時不能像專業舞者那樣花大量的時間練功,對於下場表演也確有一些顧慮,擔心達不到自己心目中的標準,但對舞蹈的熱愛最終蓋過了不能呈現一支完美舞蹈的擔憂。

新京報資深記者 楊蓮潔

編輯 佟娜 校對 王心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