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商情》專訪德州儀器中國區大客戶銷售總經理張海濤

2022年07月05日00:04:12 熱門 1712

專註長期戰略,持續創造價值 布局新基建,積極推動創新

上海2022年6月28日 /美通社/ -- "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濕雪和很長的坡道",這句廣為流傳的巴菲特名言被奉為財富積累的圭臬和要義,許多企業都在探尋增長的"長坡厚雪"。在半導體領域,如果從過去十年乃至更長的時間跨度來看,德州儀器TI)的雪球無疑做得極為成功,這種成功源於其戰略的前瞻性。

在發展的"長坡"上,德州儀器專註於長期增值領域,持續投資產品組合和製造能力,穩固可持續的競爭優勢,降低成本並更好地控制供應鏈。以模擬器件為例,德州儀器的物料型號達到十多萬種。由於模擬器件的市場周期性較弱且不遵循摩爾定律,德州儀器在產品設計和專利上具備深厚的技術積累,再加上採用IDM垂直整合製造)模式,使其在模擬器件領域始終穩坐頭把交椅。

而在"厚雪"上,可以從德州儀器財務狀況的穩健可見一斑。財報顯示,德州儀器2022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49.1億美元,凈收益22.2億美元,每股收益2.35美元。由於汽車市場和工業市場需求的強勁增長,收入同比上漲14%。過去12個月中,經營現金流達91億美元,其中自由現金流在過去一年中達65億美元,占營業收入的34%。過去12個月在研發和銷售及行政管理開支的投資達32億美元,資本支出投資達26億美元,給股東的回報達50億美元。

在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德州儀器擁有強大的基礎,自1986年以來,德州儀器不斷壯大在中國的研發和生產設施。作為數字經濟的底座,目前我國部署"新基建"的節奏加快,例如,2022年底5G基站總數將超200萬個;工業互聯網建設持續推進;"東數西算"的實施帶動8個國家算力樞紐和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的建設。在這些背景之下,德州儀器憑藉品類齊全的模擬和嵌入式處理系列產品、強大的本地製造研發能力、遍布全國的產品分銷及銷售網絡,助力我國的新基建部署和數字經濟發展。

本期《封面人物訪談》有幸邀請到德州儀器中國區大客戶銷售總經理張海濤先生,講述其與德州儀器一起成長的歷程,以及這家全球知名企業長盛不衰的原因。在開拓中國市場上,德州儀器起步較早,有着完善的本土化服務體系。我國是全球經濟的貢獻者,市場充滿機遇,對此,德州儀器的中國戰略是什麼?如何圍繞新基建涉及的眾多領域,幫助中國客戶進行創新,張海濤先生將逐一介紹。

《中國電子商情》專訪德州儀器中國區大客戶銷售總經理張海濤 - 天天要聞

德州儀器中國區大客戶銷售總經理張海濤

融入企業文化,見證電子產業發展

問:您擁有北京大學微電子專業碩士學位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微電子專業學士學位,能否談談在校的求學經歷有哪些收穫為後來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張海濤:我非常幸運,畢業就加入本行業的"旗艦"公司——德州儀器。我的研究生課題內容是偏向半導體工藝,而我初入職場的崗位是芯片銷售。的確,微電子專業背景能夠幫助我在職場早期更快地理解行業的入門知識。但是,半導體行業本身覆蓋的專業方向非常廣泛,涵蓋芯片設計、工藝製造、設備、產品應用、質量管控等多個領域,不同的崗位對知識儲備的要求差別很大。所以,德州儀器每年校園招聘目標的應屆生專業也非常廣泛。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什麼專業出身,進入職場後,持續學習的熱情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停地學習,才能適應行業和崗位要求的變化。

問:2006年您通過應屆生校園招聘計劃加入德州儀器,回顧過去十多年,在德州儀器的成長曆程有哪些值得回味的事情?您對德州儀器公司文化的理解是什麼?

張海濤:過去16年彈指一揮間,我有幸和德州儀器一起見證了中國電子產業的蓬勃發展。德州儀器作為一家超過90年的企業仍然充滿活力,跟公司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其中,有兩個部分我是深有感觸的:

第一,不停地主動求變,以適應行業的變化和競爭的變化。我剛加入德州儀器的時候,她還是一家以DSP聞名的半導體公司,我們的業務重心主要在手機市場。後來,公司逐步把重心移到模擬產品和嵌入式產品,並且逐步提升多個市場的覆蓋率,尤其是工業和汽車領域。這些變化現在看來是成功的且極具前瞻性的。在很多其他領域,德州儀器也是主動求變,以在競爭中獲得優勢。

第二,專註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在如何提升研發能力、如何提升銷售隊伍的競爭力、如何提升運營效率等方面,公司都做了長期的演進和變革,以達到更高的水準。所有這些提升也幫助德州儀器構築了長期的護城河,奠定長期的成功基礎。

問:能否介紹一下您現在管理的團隊?以及您的管理理念?

張海濤:我的團隊是負責服務德州儀器中國區的大客戶,團隊包括了銷售與技術支持的成員。這個團隊是一個戰鬥能力特彆強的隊伍。管理理念沒有太多噱頭,主要是做好以下幾點:第一是大家的願景和價值觀一致;第二以結果為導向,並持續優化工作效率和流程;第三是鼓勵策略性思維、創新、互助學習和分享;第四是策略執行落地以及執行的紀律。

《中國電子商情》專訪德州儀器中國區大客戶銷售總經理張海濤 - 天天要聞

張海濤先生於校園招聘宣講會上接受採訪

高標準強化本土支持體系,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

問:從您目前的客戶結構來看,我國市場對於模擬器件和嵌入式處理器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哪些應用領域?您如何評價上述這些應用領域的市場前景和規模?

張海濤:中國是當前全球規模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之一,其各個應用領域的規模都非常大,並不容忽視。同時,德州儀器擁有品類齊全的模擬器件和嵌入式產品,可以應用在各類市場,包括工業、汽車、消費電子、通信和企業市場。德州儀器在每個市場都擁有相當的市場滲透率和客戶規模。可以說德州儀器的產品多樣性和中國市場多樣性實現了完美的交叉覆蓋。

就市場趨勢而言,過去20年,在消費電子和通信領域,中國一批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客戶成長起來。未來,我們相信這樣的成功故事,會在工業和汽車領域越來越多地被複制,並帶來汽車和工業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德州儀器的策略是服務好上述所有市場的客戶,幫助他們提升產品競爭力,進而在相應的市場獲得成功。

問:我國終端客戶更加關注什麼,比如快速交付、方案配套能力、性價比等?在本土化上,德州儀器採取哪些措施或者服務,以滿足客戶需求?

張海濤:如前面所言,我國終端客戶具有很高的多樣性,所以客戶的關注和需求也是多樣的、複合的。德州儀器的策略是提升自身的能力,以滿足客戶多維度的需求,包括創新產品和技術、便捷購買、快速交付、方案配套、性價比,還包括質量、技術服務等各方面能力。可以說,德州儀器給自己設定了很高的標準,要達到這個標準是非常具有挑戰的,需要有針對性的策略和優秀的執行。

2022年是德州儀器擁抱中國市場的第36年,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在中國建設了完整的本土支持體系,包括在成都建成的一體化製造基地、位於上海和深圳的兩個產品分撥中心、三個研發中心、遍布全國的近20個銷售和技術支持分公司,以及TI.com.cn提供的海量技術資源和便捷的本地購買方式,全方位地支持客戶當前和未來的發展。

賦能新基建,創新技術和產品奠定"芯"基礎

問:新基建包括5G基站、新能源汽車充電樁、AI、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作為我國經濟增長點,您如何看新基建的契機?

張海濤:以上提及的無論是5G、AI還是工業互聯網,都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縱觀新基建所涉及到的七大領域,可以發現,半導體或將成為新基建實現突破的重點和關鍵所在。作為產業智能化和數字化的大腦,芯片不可或缺。德州儀器致力於幫助中國客戶在數字化發展下持續賦能,為新基礎設施的廣泛應用提供強力支持。在新基建的七大領域,德州儀器與中國的諸多企業已經開展了深入緊密的合作,通過更智能、更創新、更可靠、更具經濟性的領先產品和解決方案,以及全面廣泛的服務支持,幫助我們的客戶打好"芯"基礎,更快速地進行數字化轉型、加速產業升級,共享新機遇。

問:面向新基建的市場,德州儀器在運營支出和新品研發投入上採取了哪些措施和部署?在新基建上,德州儀器的核心產品包括哪些?

張海濤:5G是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基石。5G通過實現萬物互聯、更低延遲和更高數據速率促進更多新型應用。在行業內,5G Massive MIMO基站的短板被調侃為"覆蓋、成本、功耗三個3",即3倍成本、3倍功耗、1/3覆蓋。部分原因是由於5G MM採用Massive MIMO技術,需要32通道、64通道等多通道架構,硬件通道數的上升直接導致成本、功耗、體積指標呈指數級上升。運營商迫切需要大幅降低建站成本和運營成本,因此對芯片的集成度、功耗及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5G系統方面,德州儀器一直力求實現高集成、低功耗、低成本的目標。事實上,德州儀器每一代產品都會通過工藝演進/設計架構的創新,實現同等場景下,功耗30%左右的改善。高集成度給用戶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隨着通道數不斷增加、吞吐量增加,但RRU(Radio Remote Unit)整體模塊尺寸卻僅有小幅增加。以德州儀器的AFE7920為例,該產品是4T4R2F(4發4收2反饋路徑)射頻直采架構雙頻段收發器,發射鏈路主要由最高採樣速率為12GSPS的RFDAC組成,支持第一/第二Nyquist模式,接收和反饋鏈路主要由最高採樣速率3GSPS的RFADC組成;收發鏈路支持獨立DSA增益控制,8對29.5 GSPS Serdes與主機互聯,集成低頻輸入的板載高頻時鐘。

德州儀器最新發布的AFE80928T8R射頻直采多頻段收發信機在AFE7920的基礎上進一步通過架構革新,集成度從4T4R提升到8T8R的同時,再次實現同等場景下功耗下降30%(200MHz TDD模式下單通道_1T1R功耗小於1W)。相比於4T4R的產品,可以更好地滿足MassiveMIMO的需求。

人工智能方面,德州儀器則專註於打造精準感知、快速決策、人機協作、高效節能、安全可靠的邊緣人工智能。眾所周知,感知和決策是邊緣人工智能的重要環節,而且隨着邊緣人工智能的發展,對於嵌入式的感知和決策技術的要求相比非人工智能更嚴苛、更差異化。

數據是邊緣人工智能的根本,而感知則是數據的來源,為了精準感知,各種傳感器隨着技術發展應運而生。以毫米波雷達為例,德州儀器推出的單芯片毫米波雷達在許多應用場合可以規避傳統攝像頭的弊端,同時支持系統的多項數據融合,使得機器可以更好地獲取數據,實現對目標的精準感知。

德州儀器的單芯片毫米波雷達通過CMOS製成工藝技術,實現了傳統雷達所不具備的高性價比優勢,同時結合了ASIC後端處理,可以直接降低BOM成本,減少產品尺寸,並且減少了對於後續處理器的依賴。基於德州儀器毫米波雷達設計的產品體積是微型激光雷達測距儀的三分之一,重量是其一半。另外,目前毫米波雷達也開始具備4D成像能力,其輸出的點雲密度也越來越大,利用德州儀器AWR2243多片級聯而成的4D成像雷達,每秒的輸出點雲數目可以高達5萬點/秒,而且4D成像雷達輸出的點雲信息除了目標空間位置X/Y/Z3維數據之外還包含目標的相對速度數據,這些多維度信息的獲取對於目標運動捕捉及行為結果預測是非常重要的。

邊緣人工智能設備還需要一個聰明的"大腦"來進行數據處理和決策。德州儀器的Jacinto™7系列處理器作為一款高度集成的SoC,芯片內部包括高性能計算、深度學習引擎、用於信號和圖像處理的專用加速器,符合功能安全ASIL-D/SIL-3標準,以應用於機器人、機器視覺、雷達等工業領域。集成的專用加速器包括"C7x"新一代DSP內核,將德州儀器行業首屈一指的DSP和EVE內核結合到一起,並添加了矢量浮點計算功能,支持向後兼容代碼。隨着邊緣人工智能的興起,DSP由於其基於哈佛架構,可以顯著提升矩陣運算效率,非常適合神經網絡計算加速。同時,新增的"MMA"深度學習加速器可在典型工作條件下,以低功率達到8 TOPS的計算性能。

《中國電子商情》專訪德州儀器中國區大客戶銷售總經理張海濤 - 天天要聞

張海濤先生於進博會上接受CCTV採訪

除了感知和決策,在執行環節,德州儀器也有很多處理器、馬達驅動,還有各種模擬器件,這表明德州儀器可以通過廣泛的產品組合為實現邊緣AI所需的關鍵方面提供支持。

在IoT方面,尤其是在工業互聯網方面,德州儀器也針對客戶的痛點提供全面的系統解決方案。隨着傳感器和執行器數量的不斷增加,需要優化整個工廠通信對於滿足各種規模系統的不同要求。同時,在高度自動化的工廠中,大型現場網絡(包括複雜系統、PLC和支持與外部網絡交互的網關)也隨着數據傳輸量的增加和複雜度的增加,而變得更加重要。

顯然,自動化設備之間有着非常之多的通信選擇。在網絡通信方面,德州儀器產品支持廣泛的工業通信標準——從串行接口(IO-Link、CAN、RS-485)到工業以太網,以及諸如具備時效性的網絡體系(TSN)和單對以太網(SPE)等新技術。對於基於視覺的工業系統,德州儀器的V3link™串行器和解串器有助於通過單根超細線同時傳輸高分辨率視頻、控制信號和電源。這些解決方案使設計師能夠擁有更高的連通性和可擴展性,以滿足當前行業趨勢的需求。

此外,德州儀器最新推出的Sitara™ AM2x系列MCU結合了MCU和MPU的優勢,比如MPU中的高性能Arm® Cortex-R系列CPU內核,高性能的RAM以及高速的信號處理,高速實時工業通信總線接口,並且結合了MCU中的安全功能及實時外設等特性,通過將業界先進的處理性能、實時控制和高級網絡功能結合,從而使工廠自動化實現了低延遲實時處理和控制,並通過PRU-ICSS通信加速模塊簡化實現工業網絡。

問:我國新能源汽車具有更大的增長潛力,能否着重講述一下德州儀器在該領域的產品,及其先進性體現在哪裡?

張海濤:德州儀器作為全球模擬半導體領域內的佼佼者,擁有不少車規級模擬芯片產品,比如基於Jacinto™7架構的TDA4處理器系列具有強大的片上數據分析能力,並與視覺預處理加速器相結合,從而使得系統性能更高效。並且,其優秀的多級處理能力能夠同時操作4到6個300萬像素的攝像頭,同時還可以將雷達、激光雷達超聲波等其他多種感知處理融合在一個芯片上,為汽車製造商設計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以及下一代半自動和自動駕駛系統鋪平道路。比如,全新車載毫米波雷達傳感器AWR2944,集成了4個發送器,比現有的毫米波雷達傳感器分辨率高33%,可使車輛更清晰地探測障礙物並避免碰撞,並且其獨特的硬件配置可提供基於多普勒分多址技術(DDMA)的信號處理能力,從而可在探測距離比之前遠40%的條件下感知迎面駛來的車輛,為汽車製造商改進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物體感應能力提供更多可能。

另外,德州儀器可以為汽車客戶提供豐富的車規級模擬產品,可以覆蓋的應用包括輔助駕駛系統、智能座艙、三電系統、車身控制與車燈等。

提升製造能力和技術優勢,12英寸晶圓產能蓄勢待發

問:芯片的供需失衡將在某個時候結束,從您的觀察來看,面對可能出現的需求下降,應當採取哪些風險防範措施?

張海濤:供需關係的確會在未來某個時間恢復到平衡狀態。但是沒有人能夠精準地預測市場,即無法精準地判斷什麼時候供需平衡會發生。我們當前仍然跟客戶保持緊密的溝通,了解他們未來的需求,並依此安排生產計劃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德州儀器宣布了12英寸晶圓廠的計劃,從2025年及以後的製造路線圖來看,德州儀器在我國的供貨和製造能力將會有哪些變化?

我們在美國德州北部謝爾曼開始建造12英寸晶圓廠,這個製造基地最多可建設四個晶圓製造廠以滿足逐年產生的市場需求。前兩個工廠將於2022年動工,預計最早在2025年,第一座晶圓製造廠將開始投產。這是德州儀器長期產能規劃的一部分,旨在繼續提升德州儀器的製造能力和技術競爭優勢,滿足未來幾十年內客戶的需求。新的晶圓製造廠將加入德州儀器現有的12英寸晶圓製造廠陣營,包括德州達拉斯(Dallas)DMOS6;德州理查森(Richardson)的RFAB1和即將竣工預計於2022年下半年開始投產的RFAB2;以及德州儀器最近收購的位於猶他州李海(Lehi),預計於2023年初投產的LFAB。

不斷發展的TI成都一體化製造基地:

2010年TI在成都設立了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個晶圓製造基地。2013年TI宣布成都製造基地的長期戰略,其中包括新的封裝測試、凸點加工、晶圓測試項目以及對現有晶圓廠的擴建。總投資預計最高約合100億人民幣。

目前中國成都一體化製造基地擁有:

  • 無塵室面積超1萬平方米的200mm晶圓製造廠
  • 佔地面積超3萬平方米的封裝/測試設施
  • 佔地面積超1.2萬平方米的300mm晶圓凸點加工廠
  • 晶圓測試設施自2010年起不斷擴建,2021年無塵室完工滿載

TI成都已成為TI在全球唯一一個集晶圓製造、封裝測試、凸點加工和晶圓測試為一體的世界級一站式的生產製造基地。TI非常重視本土的全方位支持體系,在中國擁有一個端到端的製造工廠是TI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的重要一環。TI將持續加大在中國的拓展,繼續貼近並滿足中國客戶的長期需求。

保持學習熱情,照亮成功之路

問:對於在校學生和新進入電子行業的年輕人,您有什麼忠告和建議?

張海濤:我很欣喜地看到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從事半導體這一充滿挑戰和機遇的行業。正如每一個行業各有其特點,半導體行業作為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對人才的專業知識儲備和經驗積累有着比較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入職場的年輕人保持高度持久的學習的熱情,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在日常工作中打磨能力、積累經驗。

其次,我也建議年輕人在初入職場時選擇大公司大平台,因為大公司往往具有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完善的管理體系,以及學習到最前沿的產品和技術的機會,這對一個初入職場的新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會對將來整個職業生涯受益。當然,成功的道路並不是只有一條,保持自己對學習的熱情並且堅持到底,假以時日,相信一定能獲得成功。

後記

截至2022年,德州儀器已經進入中國市場36年,其致力於讓電子產品更加經濟實用的理念,促使該公司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時刻保持變革進取。當前疫情和科技競爭環境變幻無常,德州儀器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中堅力量,推動汽車、工業、消費電子等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未來,隨着德州儀器的中國戰略持續推進,將為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以上是《中國電子商情》對德州儀器中國區大客戶銷售總經理張海濤的專訪報道,原文鏈接: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