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鄭智化的人,大概已人到中年,喜歡他歌曲的人,大多感動於他真摯的感情和極富現實意義的作詞。而《星星點燈》這首歌,是鄭智化先生代表作之一,1992年發行,算起來剛好三十年整。
在《我們的滾燙人生》舞台,陳小春、張智霖、張晉等歌手,再次合唱了這首歌,由於是演唱給山區孩子們,所以特意改動後的歌詞,顯得更陽光,更充滿正能量!
《星星點燈》原作,也是一首勵志經典歌曲
鄭智化曾戲稱自己是魯智深的兄弟,因為母親懷着他時,有一位化緣和尚便說他將來與佛有緣,並且賜名“智化”。鄭智化兩歲時便患了小兒麻痹症不良於行,但他身殘志堅且十分頑皮,絲毫不影響年少時追女孩兒和打架,要不然以後也不會有《麻花辮子》、《水手》這些歌曲的創作素材。
大概與坎坷的成長經歷有關,鄭智化創作的歌詞內容,大多顯得比較沉重。從文學性上來講,這種手法屬於先抑後揚,經過了部分低沉、黑暗的鋪墊之後,更能凸顯出後面高潮部分帶給人的感動和震撼!《水手》、《星星點燈》等許多歌曲,都是這種手法。
《星星點燈》這首歌,詞曲均由鄭智化本人創作,據說是他在夜晚乘車時,凝望着滿天星斗時,靈感勃發創作而成。歌詞里有氣餒、彷徨、無助,但真正打動人的,是那種催人奮進的旋律,和在堅持中走向成功,迎來光明的精神!
星星點燈,照亮的不只是家門,更是許多心懷夢想年輕人的奮鬥征途!
《我們的滾燙人生》改編版《星星點燈》,全程正能量
時代在變化,這首經典歌曲,在孩子們面前演繹的時候,或許有些內容已經變得有些不合時宜,為了向孩子們展示這首歌的靈魂,於是在《我們的滾燙人生》節目里,陳小春等歌手們呈現出的是改版之後的《星星點燈》。
“卻發誓要帶着你遠走到海角天邊”改成了“卻穿越了山脈和草原到海角天邊”,原作有些少年時初戀者之間山盟海誓的味道,改編後則回到了描寫“星辰大海”景象的本意;
“不負責任的誓言,年少輕狂的我,在黑暗中迷失才發現自己的脆弱”改成了“沒有動人的詩篇,年少懵懂的我,在世界中探索才發現自己的脆弱。”歌詞中不再有“黑暗”和“迷失”,描述的是少年們熱愛探索的天性;
原歌詞“看着你哭紅的眼睛,想着遠離的家門”太過傷感,則改成了“有你做我的眼睛,指引光明的前程”,所有傷心和難過,都變成了孩子們對前路的希望和憧憬;
“多年以後一場大雨驚醒沉睡的我,突然之間都市的霓虹都不再閃爍”改成了“多年以後一場大雨喚醒失憶的我,獨自面對未來的坎坷都不再迷惑。”為什麼要將沉睡改成失憶有待推敲,但把代表城市的“霓虹”改成面對坎坷,的確更適合大山裡成長的孩子。
當看見張智霖讓同學們給老師和身邊的小夥伴一個擁抱時,有的孩子撲進老師的懷中,有的老師則一把攬過身邊的孩子,有的孩子則相互撲倒在地,場面莫名感動。
沉浸在歌聲中的孩子們,明亮閃爍的眼睛,如星光一般燦爛,似乎讓人可以感受到,支教者們溫暖的光,正照亮着他們幼小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