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駐台記者的《“火燒車事件”日記》

2022年07月04日19:44:03 熱門 1241

題記

經過近兩個月的調查,台灣火燒遊覽車事件在9月10日有了正式結論:遊覽車司機酒後駕車、潑灑汽油、放火自殺、燒死全車遊客及導遊。這是事發時最惡意的猜測都沒想到的結果,事件從“交通事故”升級為“預謀殺人”,而且這是自2008年開放陸客觀光以來,最嚴重的陸客團遊覽車意外事件。以下,是親歷事件始末的東南衛視駐台記者鐘琴,記錄下來的關於“火燒車事件”的點點滴滴。

9月,我的首輪駐台終於要進入尾聲。有一天,幾位駐台同仁在聊最近陸客赴台游出現斷崖式下降,觀光業者要上街遊行,有人突然問了一句,說:七月份的遼寧團火燒遊覽車事件,調查結果什麼時候會出?“估計沒戲了吧”,大家默默地想。

一個駐台記者的《“火燒車事件”日記》 - 天天要聞2016年9月10日

9月9日,台灣《聯合報》突然刊發一篇獨家報道:“遼寧旅遊團火燒車蘇明成恐列殺人被告”,不僅預告了桃園檢方即將公布調查結果,還透露:“檢消幾近排除電線走火,可能仍認定司機蘇明成灌醉自己,再以汽油縱火引發大災難。檢方可能把蘇明成列殺人罪被告、以不起訴結案。”

看到這個消息後,大陸駐台記者開始通過各種渠道聯繫桃園檢方,終於在9月10日中午,得到桃園檢方下午四點開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的確認通知。

當我們來到記者會現場時,卻意外發現,現場設有的文字記者席沒有坐滿,攝像位也很有富餘,原本去之前設想好的卡位大戰(這是我此次駐台學會的本領之一)竟然沒有上演,因為幾乎沒有台灣媒體記者到場!

在記者會上,桃園檢方準備了詳細的報告資料,裡頭的結論,竟然和之前台灣媒體的爆料幾乎完全吻合:遊覽車司機酒後駕車、潑灑汽油、放火自殺、燒死全車遊客及導遊。當下,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這種“檢方未證實、媒體先放話”的模式,在火燒車事故發生以來,已經多次上演。記者會上,桃園檢方圍繞結果進行了周密的演繹說明,抽絲剝繭,林林總總,但我在想,這起事件從“交通事故”升級為“預謀殺人”,誰,傷害最大?

一個駐台記者的《“火燒車事件”日記》 - 天天要聞

一個駐台記者的《“火燒車事件”日記》 - 天天要聞

2016年7月19日

時間回到7月19日,當天中午,台灣2號高速公路上突發火燒車意外,台灣多家電視台迅速切入直播,熒幕上熊熊燃燒的遊覽車,讓人看了觸目驚心。

一個駐台記者的《“火燒車事件”日記》 - 天天要聞

車上有人嗎?有多少人?能救出來嗎?很快,一些片段信息陸續跳出:車裡有大陸遊客!總共26人,是來自遼寧的陸客團!火還沒滅!台“行政院”設應變中心,下午開記者會說明!……

第一場記者會,台當局證實現場無人生還!面對如此重大災難,儘管兩岸官方在520之後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已經中斷交流,但大陸方面還是迅速成立工作小組,由海旅會秘書長劉克智帶隊赴台協助家屬處理善後工作。

一個駐台記者的《“火燒車事件”日記》 - 天天要聞

2016年7月21日

21日上午,劉克智一行前往中壢殯儀館為罹難者上香表達哀悼,並向台灣方面表達強烈不滿,要求台當局徹查事故原因,滿足家屬要求。

一個駐台記者的《“火燒車事件”日記》 - 天天要聞

傍晚,包括罹難陸客家屬在內70人抵達中壢殯儀館,在看到親人遺像的瞬間,家屬們情緒崩潰,淚灑靈堂。台灣方面先後召開多次家屬說明會,起先不對媒體開放,但第二次說明會時,家屬們強烈要求媒體進入,他們質疑:車上二十幾人,為什麼一個人都沒有逃出來?有一位遊客有十年消防從業經驗,為什麼也逃不出來?

隨後,桃園檢方着手調查,因為公路收費和桃機淹水事件被盯得滿頭包的台交通部門主管賀陳旦,對全台遊覽車安全進行大檢查。一時間,台灣媒體開始通篇報道,電視政論節目連續幾天開棚,但各種“奇葩”言論也粉墨登場,比如:8千新台幣玩遍台灣,開玩笑(劍指陸客赴台游的“廉價團”、“一條龍”);安全門沒開是因為陸客不會用……

看到這些言論,這讓身在台灣的我,無比的悲憤。不僅如此,台行政機構負責人林全在中礪殯儀館弔唁後,在檢討之餘更強調:“因為大陸遊客來台灣的數量增加,旅行業者為了衝量,在品質上造成忽略引起的很多事故,這個事情一定要做一個徹底的檢討。”林全此話一出,連台灣媒體都看不下去,痛批蔡當局是想把責任推給“前朝”。事故的調查進展緩慢,家屬心急如焚,但“人在屋檐下”,一切程序都得按照台灣方面的規定,家屬提出要大陸調查力量加入,兩岸聯合調查,但遭到台當局拒絕。

當桃園檢方公布在車上搜到五瓶汽油時,外界開始懷疑這是否還是一起意外事故,但之後,檢方調查再度消音,一句“偵查不公開”,讓外界根本無從掌握真實情況,與此同時,台灣方面安排的家屬認屍、現場招魂、陸客公祭等流程一一進行,最後,除了一名陸客家屬外,所有陸客家屬都簽署了和解協議,帶着親人的骨灰先後離台。

一個駐台記者的《“火燒車事件”日記》 - 天天要聞

一個駐台記者的《“火燒車事件”日記》 - 天天要聞

2016年7月25日

公祭那天,馬英九來了,但蔡英文沒來,林全也沒來,甚至連一個花籃或輓聯都沒有,被島內輿論批評不懂做人的道理。幾天之後,兩位台灣籍死者公祭,蔡英文送了“典範長昭”的輓聯,給的解釋是:人家家人來要了,就給啦。至此,我終於體會到蔡當局對整起事件“痛心”“惋惜”的背後,有多少的真心了。

一個駐台記者的《“火燒車事件”日記》 - 天天要聞

(圖:鐘琴和其他大陸駐台記者祭奠罹難者)

如今,在事隔近兩個月後,桃園檢方最終將全案偵結,原本以為的“交通事故”,變成了“蓄意謀殺”。對於這份調查報告,只有當時提告的導遊妻子有權提出異議,可以申請向台“高等法院”申請再議,要求檢方重新調查。但陸客家屬卻沒有這個權利了,為什麼呢?桃園檢方的說法是:當時陸客家屬情緒太激動了,以至於檢方無法和他們就“提告”部分進行溝通,因此陸客家屬當時沒有進行“提告”,而沒有“提告”,就沒有權利對桃園檢方的調查報告提出異議。檢方的說法很嚴謹,態度也很誠懇,遺憾痛惜之情也有充分表達,但當天結語卻讓我看不懂。

一個駐台記者的《“火燒車事件”日記》 - 天天要聞

桃園檢方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無論生與死,而我們只能憐憫”。這份“憐憫”,帶着暖暖的人道主義關懷,甚至超越了生死,只是請問,對於在遼寧的那些痛失至愛親人的家屬來說,他們要如何憐憫台灣這位“喪盡天良、泯滅人性”的遊覽車司機蘇明成?他們又怎麼接受因為“情緒太激動,無法溝通”,就失去了質疑檢方調查結果的權利?如今,台灣方面已經斬斷了所有的可能,只要導遊妻子不上訴,那麼,這個結論就是最後結果,陸客家屬只能再就民事部分提出索賠。事件至此塵埃落定,但我總想起在桃園殯儀館堅守採訪的那幾天,能感受到現場工作人員的周到和細緻,慈濟等民間團隊對家屬的陪護和照顧也很溫暖人心,好多包括旅遊業在內的人士在各種場合跟我們說,我們民間真的是盡心儘力了,但對他們之上的那些人,他們也無能為力。

一個駐台記者的《“火燒車事件”日記》 - 天天要聞

是啊,畢竟在那些人眼裡,“大陸同胞”現在只是“大陸朋友”了!於同胞,是切膚之痛,於朋友,憐憫就好了。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