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考省考常識積累·詩詞成語中的物理常識,收藏學習

2022年07月04日19:14:02 熱門 1037

公務員考試行測中的常識判斷是考查考生平時知識積累的重要部分,這部分知識範圍廣泛包羅萬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考生不僅平時要多觀察多積累,更要注意總結才能便於記憶。今天,總結了詩詞成語中的物理常識,希望能對各位考生帶來幫助。電子版常識題庫按文末圖片方式即可安排

 1、“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唐·高駢·山亭夏日】

 釋義:

這是一首描寫夏日風光的七言絕句。這兩句意為綠樹蔥鬱濃陰夏日漫長,樓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物理知識:

前一句中“濃陰”指的是影子,影子的產生是因為光的直線傳播,陽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樹葉形成無光區域即影子;而第二句中的“倒影”則是由於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立的虛像

2、“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釋義:


  作者通過描繪岳陽樓的景色及遷客騷人登樓覽景後產生的不同感情,表達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這一句為景色描寫,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着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物理知識:


  這裡涉及到了光的反射和平面鏡成像。“靜影”實為月亮由於光的反射,在水面成的虛像。


  同樣涉及到平面鏡成像的還有劉禹錫的《望洞庭》中“湖光秋月兩相知,潭面無風鏡未磨”,以及杜牧的《盆地》中“齒破蒼苔地,偷它一線天,白雲生鏡里,明月落階前”


  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月缺”【宋·蘇軾·水調歌頭】


  釋義:


  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這一句是作者借月亮對自己的寬慰,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自古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物理知識:


  月亮的“陰晴圓缺”實質上指的是月亮的月相變化。由於月亮在不停的圍繞地球公轉,而地球又繞太陽公轉,三者的位置關係變化,產生了月相變化。由於月球是不發光的,只是反射太陽光,又由於光沿直線傳播,當地球擋住太陽光時,我們只能看到部分月亮。


  4、“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唐·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


  釋義:


  此詩是作者漫遊東南各地、途經鄱陽湖時的作品,寫在鄱陽湖中遠望廬山的情景。這一句說的是香爐峰升起一輪紅日,飛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物理知識:


  彩虹的形成需要兩個條件:①空氣中有小水滴②有光。當陽光照射到小水滴時,光線被折射和反射(陽光進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後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後離開水滴時再折射一次,總共經過一次反射兩次折射)不同波長的光折射率不同,所以就可以看到由外到內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彩虹啦~另外有時雨後會出現雙重彩虹,也稱“霓”,是光線在水滴內兩次折射兩次反射的結果,顏色順序與“虹”相反,最外層是藍色,內側是紅色。


  5、“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釋義:


  這首七絕是一首寫景佳作。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裡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運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一道餘輝鋪在江面上,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閃閃。江水一半呈現出深深的碧綠,一半呈現出殷紅。更讓人憐愛的是九月涼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彎新月彷彿是一張精緻的弓。


  物理知識:


  這首詩就膩害啦,句句都藏着物理知識,“殘陽鋪水中”是由於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而形成的。“半江紅”是由於紅光的波長長,容易發生明顯的衍射現象,使晚霞呈紅色。“九月初三夜”說明“露”這一自然現象發生在秋天,夜晚氣溫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露”。“露似珍珠”說明露珠呈球形且晶瑩透亮呈球形是因為液體的表面張力作用,使液面具有收縮到最小面積的趨勢在體積相等的各種形狀的物體中,球形物體的表面積最小露珠特別明亮是由於光發生了全反射的緣故。“月似弓”說的是月相,是光沿直線傳播而形成的。


  6、“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釋義:


  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


  物理知識:


  其中“海樓”指海市蜃樓,海市蜃樓是一種光學現象,多發生在海面或者沙漠等由於溫度不同導致的空氣密度不均的情況下。以海面為例,夏天,海面上的下層空氣,溫度比上層低,密度比上層大,折射率也比上層大。我們可以把海面上的空氣看作是由折射率不同的許多水平氣層組成的.遠處的山峰、船舶、樓房、人等發出的光線射向空中時,由於不斷被折射,越來越偏離法線方向,進入上層空氣的入射角不斷增大,以致發生全反射,光線反射回地面,人們逆着光線看去,就會看到遠方的景物懸在空中。


  7、“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唐·儲光羲·釣魚灣】


  釋義:


  垂釣時,俯首碧潭,水清見底,因而懷疑水淺會沒有魚來上鉤;驀然見到荷葉搖晃,才得知水中的魚受驚游散了。


  物理知識:


  由於光的折射,池水看起來比較淺。


  8、“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唐·崔護·題都城南庄】


  釋義:


  崔護到長安參加進士考試落第後,在長安南郊偶遇一美麗少女,次年清明節重訪姑娘不知去向,於是題寫此詩。去年春天,就在這扇門裡,姑娘臉龐,相映鮮艷桃花。


  物理知識:


  這裡桃花之所以是紅色,是因為桃花反射了紅光。物體本身是沒有顏色的,物體的顏色取決於它反射的可見光。

2020國考省考常識積累·詩詞成語中的物理常識,收藏學習 - 天天要聞


  

 1、漆黑一團

 釋義:

 形容非常黑暗,沒有一點光明。也形容糊裡糊塗,一無所知。

物理知識:

健康的眼睛能看到物體的條件是有光線射到人的眼睛,這些光線有的是光源本身發出來的光;有的是物體把日光、月光、燈光等環境光反射後射到人的眼睛,不管是哪種情況,人眼把射來的光線反向延長後即得到光源或物體的位置。如果是什麼東西也看不到,當然就是漆黑一團。

2、一葉障目

 釋義:

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比喻目光短淺,為局部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

物理知識:

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樹葉是不透明的物體,光線射到樹葉上發生反射,不能射到人的眼睛裡去,因此,人眼不能看到遠處的物體。

 3、鏡花水月

 釋義:

 鏡中花朵,水中月亮。①比喻可望而不可及的虛幻景象。②也比喻詩文中空靈的意境。

 物理知識:

 鏡中的花和水中的月都體現了平面鏡成像原理。平面鏡成的像都是虛像,因此在鏡中看到的花在水中看到的月都是虛像。

4、坐井觀天

 釋義:

 坐在井裡看天。用來比喻和諷刺眼界狹窄或學識膚淺之人。

物理知識:

 由於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井中的青蛙的視野將很小。

 1、玉不琢不成器

釋義:

琢:雕,刻。玉石不經過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如果不經歷磨難,就會難以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物理知識:

玉石沒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平,光線發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後,其表面平滑,光線發生鏡面反射。

2、照相的底片——顛倒黑白

物理知識:

照相機是應用物體放在凸透鏡兩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原理製成的,故照相底片上的像與人是顛倒的。底片上塗有感光劑,人照相時,由於淺色部位反射光的能力強,反射光進入相機的暗箱與底片上的感光劑發生了光化作用,而深色部位由於吸收光的能力強,只有很少的反射光射入底片。這樣淺色部位在膠片上感光強,深色部位感光弱。膠片沖洗時,感光弱的部位的感光劑基本沖洗掉,所以呈淺色,而感光強的部位由於發生了光化反應沖不掉,所以呈深色。

3、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物理知識:

根據平面鏡成像的規律,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物像對稱,因此豬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己一模一樣,仍然是個豬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2020國考省考常識積累·詩詞成語中的物理常識,收藏學習 - 天天要聞

2020國考省考常識積累·詩詞成語中的物理常識,收藏學習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