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眼圖說軍事 編者按】台軍士兵因為體能不過關,屢次被媒體嘲諷為“草莓兵”,即“如草莓般一碰就壞”。台灣《聯合報》7日稱,台軍從今年起,將用為期4個月的軍事訓練替代之前為期一年的義務兵役。報道強調說,新的軍事訓練特別加強了對士兵的體能和戰技要求。但《環球時報》記者發現,同樣是3000米跑項目,台軍新標準中18分鐘為“合格”,而按照解放軍新兵的入伍訓練體能標準,女兵合格是17分30秒,男兵則是14分30秒。
報道稱,今年是台軍募兵制上路第一年。2月20日,台軍第一梯次進行4個月軍事訓練役的新兵將在成功嶺入伍。這批總數約2200人的新兵均為高中或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將一次受完4個月的訓練,其中前8周為新兵訓練,後8周為專長訓練。台軍表示,軍事訓練役的新兵訓練時間比義務役5周的新兵訓練時間要長,而且“除了體能戰技標準將提高,還特別加強射擊訓練,時數大幅增加30小時,並新增夜間射擊訓練項目,以達到訓練合格步槍兵的目標”。
按照台軍的新標準,軍事訓練役新兵要在18分鐘內跑完3000米才算合格 (義務役為19分鐘),2分鐘俯卧撐與仰卧起坐分別是30個與29個 (義務役均為25個),手榴彈投擲合格距離為26米 (義務役為25米),實彈射擊6發命中4發算合格 (義務役為3發)。台官員提醒說,由於提高體能檢測標準,建議新兵在入伍前先自主訓練,以免入伍後跟不上。
3000米跑一直是平時缺乏鍛煉的台軍新兵最頭疼的項目。台軍成功嶺新兵訓練中心2009年測試3000米跑時有十多名新兵體力不支,由於有多輛救護車頻繁進出營區,一度讓附近居民誤認為台軍“發生重大傷亡”。台軍義務役新兵訓練結訓合格的體能標準是3000米19分鐘,曾引起島內輿論一片嘩然,紛紛指責標準過低。儘管台軍辯解說,體能標準會隨入伍時間提高,入伍半年後的3000米跑合格標準就提高為15分鐘,但仍與解放軍的訓練水準差距甚大。
按照《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體能標準》,男兵3000米跑的入伍訓練體能標準為14分30秒,仰卧起坐和俯卧撐的合格標準各35個;通用體能標準為25歲以下的男兵是13分40秒和各40個,都遠超台軍義務役和新軍事訓練役標準。解放軍女兵的3000米跑合格標準為17分30秒,也足以令台軍汗顏。
在台軍訓練為照顧新兵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就是使用三色旗指揮士兵出操。只要戶外氣溫超過32℃,懸掛紅旗,新兵就可以休息。同時因為怕出事,有的部隊竟然要求在裝甲車行進時,士兵必須站在10米以外。
台軍推動募兵制連年遭遇“兵源荒”,為緩解這種狀況,台軍日前推出各種優惠措施來改善官兵的生活待遇。據台灣《聯合報》9日報道,台陸軍從10月1日建立35個“實驗戰備營連”來優先改善志願役士兵的服役環境,參與體驗計劃的6000多名士官、士兵在營區將不再擠大通鋪,改住3到4人一間、有冷氣設備的小寢室,享受“一床、一桌、一櫃”的待遇,不僅可以在特定區域使用智能手機,還有專門的網絡室可連接到國際互聯網上進行“衝浪”。
該體驗計劃的最大亮點是實行“日間操課、夜間休閑”的生活管理制度,士兵們晚上除有特定任務外,其餘時間一概不進行集合;只要沒有任務或留守,已婚者可以天天外出陪伴家人過夜、隔天清晨再返營,未婚者也可以在晚上外出活動,只需在10時前回營即可。台軍將視體驗成效,將這種管理制度推廣到其他部隊。此外,台軍還將通過提供經費補助、放寬業餘時間認定、推動網絡學習等方式、鼓勵軍官攻讀碩士學位、普通士兵和士官考取職業資格證明。
台軍改善服役環境的舉措在島內引發爭議,有評論認為,此前指責台軍是“草莓兵”的聲音已相當多,若再進一步放鬆要求,將加劇台軍“享得了福,吃不得苦”的狀況,特別是開放每天外宿,將使台軍營區唱起“空城計”,可能危及“國防”安全。台軍方人士回應稱,放寬外宿不是“每天上下班”,部隊衛哨與戰備任務有人執行,不會出現“放空城”的狀況。台灣《聯合報》的讀者評論稱,募兵制推動不力,要從制度設計上找解決方法,如果認為改善食宿狀況、放鬆管理要求就能募到兵,恐怕是“錯上加錯”。
鷹眼圖說軍事,用圖說軍事的微信自媒體,認認真真做軍事原創,我們讓事實說話,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tsjunshi(長按可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