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進入農曆六月份了,人們常說六月初一是小年,因此,農村的人們特別重視小年的節日。在以前,新麥子已收穫到家,人們會在六月初一這天,滿懷豐收的喜悅擺上供品,祈求上蒼秋季也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也因此留下了許多的習俗和講究,同時也伴隨着許多的俗語應運而生流傳了下來。
六月又稱“未月”。“未月”是古代的人們運用十二地支的一種記時方法。按照十二地支對應十二月份:正月寅月、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已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戍月、十月亥月、十一月子月,十二月丑月。因此,老人們多把六月稱為未月。
農曆六月初一過後,就到了六月初六,農曆的六月初六,也是個傳統節日“天貺節”,貺即“賜”的意思。這個節日現代已經很少有人提及,只有少數地區還留有這個節日的部分習俗。在民間,對於六月六的說法有很多,但多數人們都稱之為“晾曬節”。
傳說這個節日與唐僧西天取經有關。唐僧西天取經在回返時被生氣的老黿掀翻到河裡,並因此晾曬被打濕的佛經。這天正好是六月初六,開始皇宮內於此日為皇帝曬龍袍,以後又從宮中傳向民間,就變成了吉利的日子,人們為了沾福氣,家家戶戶都於此日在大門前曝晒衣服,後來人們沿習成“晾曬節”。
“六月六晾曬節”
人們認為在這一天晒衣物被子,強烈的陽光能夠把衣物被子里的各種蟲子都曬跑,從而更加的乾淨,過去的時候生活條件差,被子裡面經常會有跳蚤之類的寄生蟲,而在六月六這一天進行晾曬,處於高溫、乾燥的環境,的確能夠很好地將這些蟲害去除掉。
除了曬被子衣物之外,還會曬制農產品,像收穫之後的夏糧,在這一天也會攤起來晾曬,有的老人說,在六月六曬糧食,能夠讓糧食一年不生蟲。所以對於六月六的到來,也是人們忙着晾曬糧食的日子。
六月六除了曬這些之外,過去教書的還把這一天當作曬書的節日,所以,一些文人稱之為“曬書節”。在這一天把書進行晾曬,不但能夠讓書不再生蟲,從而也能夠更好地保存下去。
因此,人們對於六月六的天氣情況就非常的重視,都希望有個大晴天曬一曬自己該曬的東西。俗話說:“六月六日陰,牛羊貴如金”,這是什麼意思呢?六月初六陰天,牛羊就會貴嗎?陰天和牛羊貴不貴又有什麼關係呢?
“六月六日陰,牛羊貴如金”
從字面上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農曆六月初六日這天陰天下雨的話,牛羊的價格以後就會高漲。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大家知道,在以前貧窮的年代,科技不發達,根本不存在現在的氣象台預測,人們也只能夠通過常期的觀察來總結。古人們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發現,六月六這天的天氣情況,和以後的天氣存在着一定的規律性。
如果農曆的六月初六陰天或下雨,那麼,後期的天氣就會陰雨連綿,下個不停。反之,則是天旱少雨的情況。如果下雨多,就會引發洪澇災害,就會危及農作物和家畜,從而給家庭帶來損失,因連陰雨,影響農作物豐收,養牛羊草料不足,從而造成牛羊短缺,牛羊的價格也就會相比往年貴。因此,也就有了“六月六日陰,牛羊貴如金”的說法。
顯然,這句俗語對於現在來說已不太適用,畢竟現在都是科學養的殖,而且又有着先進的天氣預測,人們是都可以防患於未然的。不過這句俗語告訴我們,如果農曆六月初六日當天,不見太陽是陰天或下雨的話,是很容易出現後期雨水增多的現象的,如遇此天氣,要提前做好防澇的準備工作,以減少洪澇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具體是不是這樣,我們只有拭目以待。
當然了,俗語對於天氣的預測都具有一定的區域性和局限性,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氣候差異大,不能一概而論。老一輩既然有此說法,準不準確是一回事,最少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不知大家對於六月六天氣的預測,還聽到過什麼俗語,歡迎留言評論區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