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也出“打工天子”。要說香港金融界的第一任還要當屬香港“財神爺”梁錦鬆了,他原本在花旗銀行做一個“打工仔”,卻在三十歲的時候就已經是花旗銀行香港區的負責人了,工資可觀。由於他在金融方面出色的能力,當時美國花旗銀行邀請他前往美國擔任副總裁,並且在2001年的時候開出了2300萬年薪的天價工資報酬,但是梁錦松卻一口拒絕,並且離開了花旗銀行這是為什麼呢?作為一個“打工仔”的他,為什麼會放棄這樣的一份“天價”的高薪工資呢?
梁錦松祖籍廣東順德,他的父親在1949年跟着同鄉人來到香港打拚,成為工薪一族,梁錦松是他父親的第三個孩子。梁錦松小時候非常的調皮,高中的時候不經常到學校上課,逃課去打兵乒球,甚至在高二的時候被學校勒令退學。但是好在他遇到了他的伯樂——語文老師陳耀南,有陳耀南的擔保梁錦松才免遭開除。梁錦松也醒悟過來,開始努力學習,最後在高考的時候還成為當時的文科狀元被保送到香港大學攻讀經濟學。
1973年大學畢業,梁錦松就加入花旗銀行。但是也就是他畢業的這一年,花旗銀行內部變革,對於人才培訓出台了新的政策,梁錦松也就是這新政策的受益者。他們這一屆的畢業生,被花旗銀行聘任之後立馬有人帶着培訓,就像是如今的“管培生”一般。梁錦松在培訓期間表現出色,他還非常的能吃苦,僅僅兩年的時間就被公司重用,派往菲律賓完成外匯交易培訓,培訓結束回到香港之後,他已經驚動外匯交易市場,膽大心細的他經手的外匯沒有任何問題,為花旗銀行賺了好大一筆利潤,也被稱為常勝將軍。這也讓梁錦松在花旗銀行的職業道路變得更加順暢,一路高升。1992年的時候,他已經成為了花旗銀行香港區的行長。
梁錦松在花旗銀行的三十年中,學習到了很多關於財經的知識,而且當時他就業的時候還趕上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外合作儼然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梁錦松還利用自己的所學知識幫助中國國內銀行的發展,並且讓花旗銀行第一個成為和中國銀行合作的外資銀行。梁錦松在香港的成就很難不被發現,甚至在1996年的時候,花旗銀行總部邀請梁錦松到美國花旗銀行總部擔任副行長,年薪可以達到2300萬。梁錦松從小就是一個普通工薪家族的孩子,長大之後也沒有像香港霍家、李家那樣成為一方富豪,而是成為了一個普通的“打工仔”,2300萬的工資對於他來說真的是非常高了,當年幾十萬在北京就可以買一套房子了,更何況2300萬。只不過,還有一個條件就是梁錦松必須放棄中國國籍,加入美國國籍。梁錦松沒有任何考慮,他一口回絕了這個邀請,並且從花旗銀行離職加入了大通銀行。
梁錦松後來接到香港政府的邀請,放棄了大通銀行出任了財務司司長。梁錦松可謂是放棄了2000多萬的工資,接下了只有240萬港元的職位,對他來說損失的利益高達九成。梁錦松在擔任香港財務司司長期間正值香港金融風暴,但是梁錦松憑藉多年外匯工作經驗做到了力挽狂瀾,香港經濟得到改善。雖然梁錦松任職的時間不長,但是這段時間裡面,他為香港GDP創造了超3萬億元的神話。
伏明霞是我國非常出名的“跳水皇后”,在各大賽事包攬獎牌無數。梁錦松在2002年剛剛成為財政司司長的時候,與伏明霞可以說是一見鍾情,後來兩人更是相知相戀,兩人很快地就組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後來,梁錦松不再擔任財政司司長之後又重新回到商界加入了黑石投資集團,在加入的三周時間就協助黑石在美國成功上市,並且投資拿到了黑石10%的無投票權股份。2014年出任香港財團南豐團體行政總裁,至今還在內地和香港之間活躍的商人,如今“大灣區”概念的提出也有他的功勞!
梁錦松的一生穿梭在金融界,雖然沒有成為首富之類的人物但是他為香港金融作出的貢獻是不可小覷的,是當之無愧的“香港財神爺”,與此同時也為內地和香港之間的發展作出了很多貢獻。其實,梁錦松最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是一個中國人,他不會被天價的報酬打動而放棄自己國籍,並且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他能為他的祖國創造最大的利益,這才是他最大的意義。這是中國最強悍的“打工仔”,心中有着對民族、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