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好萊塢著名的毀天毀地毀一切的“災難片大師”,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的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11月8日將登陸全國各大院線,與北美同步上映。11月4日下午,該片在武漢百麗宮影城做超前看片會。與導演此前的作品一脈相承,“場面”依舊是該片最大看點,片尾長達一個小時的中途島空海對戰場面戲足夠熱鬧,尤其是每一次看到俯衝式轟炸機沖向日軍航母投彈,都能讓觀眾攥緊雙拳。

以1942年6月中途島戰役作為題材,電影《決戰中途島》講述的就是這個二戰時期整個太平洋戰爭的關鍵轉折點。在這場世界歷史上著名“以小博大”的戰役中,盟軍扭轉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後節節敗退的局面。該片便從日軍偷襲珍珠港開篇,展現了整個中途島的慘烈戰況。
大場面電影就需要大場面導演,曾打造過《2012》《獨立日》《後天》等好萊塢大片的羅蘭·艾默里奇擔任電影的導演,是《決戰中途島》最被外界期待的看點。當日實際觀影來看,影片的三場大戰還是保持了導演的一貫水準。
電影開場沒多久,情節便迅速進入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慘烈戰鬥,但這僅僅是一個熱身而已。第二場戰爭大戲偷襲羅伊島,導演才着重展現了這次影片描述的重點——俯衝式轟炸機。
當盟軍魚雷狀況百出之時,垂直面對敵人嚴密炮火的俯衝式轟炸機,便成為影片的絕對主角。而它的每一次俯衝,都堪比“自殺式任務”,大量飛行員的主視角鏡頭,也讓這部分場面戲很有代入感。
這種刺激的觀感,在片尾長達1個小時中途島戰役中得到充分的展現:男主角百斯特上尉連續兩次率領盟軍轟炸機編隊,進入日軍戰艦群。在周圍僚機要麼被擊落,要麼錯過目標時,他駕駛俯衝式轟炸機,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單挑”日軍航母,刺激的主視角投彈場面,以及隨後駕駛飛機槍林彈雨中逃出生天的鏡頭,都足以讓觀眾攥緊雙拳。
與場面戲上的可圈可點相比,《決戰中途島》對於人物的刻畫上略顯不足。
可能是受到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限制,影片中雖然出現的人物眾多,但情感方面卻明顯缺乏鋪墊。主角地位不夠突出,不少配角更是一筆帶過,造成了該片愛情戲不如《珍珠港》感人肺腑,在親情兄弟情上的刻畫,也沒有《後天》《獨立日》那麼觸動人心。(邱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