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某音樂節目里,周深和GAI改編的一曲《玫瑰少年》,燃爆全場,毫無懸念地登上了各大榜單和熱搜。
周深空靈細膩的唱腔,配上GAI充滿力量的RAP,收穫了一大波感動與認可。
可是在網絡的另一端,很多人不但不買賬,反而十分憤慨,認為這次改編與原作的立意相悖,實在是“大可不必”。
究其根源,網友們的“炸點”不在周深,而是在GAI。
老實說,周深個人的經歷與這首歌還算匹配,現場演繹的完成度也很好。
而GAI被扒出之前的言論,正與這首歌的原型人物站在了對立面上。
之前在另一檔育兒真人秀節目中,妻子問他以後想讓兒子做點什麼,GAI也直接表態說,兒子搞搞運動就好,並強調不可能讓兒子當模特,更不可能送兒子去濃妝艷抹組團跳舞。
說到這裡,就要給大家介紹下“玫瑰少年”是誰,他究竟有着怎樣的故事,為何他的經歷與GAI曾經的言論,無法共融。
玫瑰少年,葉永志,曾是台灣屏東縣一名初中學生,因行為舉止有“女性化”傾向,也就是世人常說的“娘娘腔”,而遭到了嚴重的校園霸凌。
從言語辱罵,到肢體衝突。
更甚者,同學們會趁着他上廁所的時候,強制性地扒掉他的褲子,來確認他是“男孩”還是“女孩”。
2000年的一天,這個15歲的花季少年被發現陳屍在學校廁所。最後經法醫驗證,只能定義為“自殺”。
葉永志的媽媽後來多次發聲,為遭到性別歧視、霸凌的孩子們發聲,最後促成中國台灣地區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案”。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後來,為了紀念這個男孩的慘痛遭遇,蔡依林將“玫瑰少年”的故事搬上演唱會舞台,並邀請五月天主唱阿信共同填詞,警示世人善待身邊“不一樣的人”,包容“少數人群體”。
歌詞中唱到:
“你並沒有罪,有罪是這世界”
“最好的報復是美麗,最美的盛開是反擊”
“你的控訴沒有聲音,卻傾訴更多的真理”
蔡依林也憑藉這首歌,奪得了第30屆金曲獎的“年度歌曲”,她領獎時表示:
“在任何情況下,我都有可能成為某種少數,所以我要更用同理心去愛我身邊的人,這首歌獻給那些曾經認為自己沒有任何機會與選擇的你,請你一定要記得選擇你自己。”
現在理解,為什麼網友們不買GAI的賬了吧?
可能GAI也在成長,他也在表達自己從“地下”到“地上”,這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
但不得不說,曾經的他也可能是“霸凌”着“玫瑰少年們”的那一方。
“少數群體”的歌,由“施暴者”重新定義,是否有點諷刺呢?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下五月天和蔡依林一起合唱的《玫瑰少年》,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版本。
[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