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經是
春節假期後的第一天,
這個假期你是如何度過的呢?
是家團圓吃餃子、親朋相聚看電影,還是“每逢佳節胖三斤”?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故事和答案。
他們的春節,更不一樣!新年的第一份敬意,屬於不一樣的他們。
致敬,最美堅守01
健康守護不分晝夜
鏡頭一:為了生命,風馳電掣
除夕夜,河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上演了一幕幕生死營救。
“叮鈴叮鈴……”急促的120警報聲響起,紅專一街一小區樓梯間有人突發呼之不應,急需急救!
院前急救團隊梁冰偉、關闖、袁顯陽、王海軍接到指令後,攜帶搶救設備快速到達現場,發現一老年患者癱倒在狹窄的樓梯間,嘆息樣呼吸、頸動脈搏動微弱。急救團隊現場緊急處置後,迅速將患者轉運至醫院。
轉運途中,患者突然出現呼吸心跳驟停,情況危急,急救團隊立刻實施心肺復蘇,啟動綠色通道,快速將患者安全轉運至院內急診搶救室。
胸外心臟按壓、骨髓腔穿刺輸液、氣管插管……經過一系列搶救措施後,患者心跳恢復,但再次反覆出現3次室顫,經過綜合評估,考慮為心源性猝死,要進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但生命體征無法維持。
為爭取寶貴的手術時機,急診科ECMO團隊白偉民、胡明南、曹棟、翟諾宇等緊急在床旁行經皮VA-ECMO植入術,在ECMO護航下,將患者轉運至導管室行急診介入手術。
急診心臟介入團隊楚英傑主任帶領于海佳、崔英傑醫師等成員早已等候在導管室,迅速完成急診經皮冠狀動脈造影,結果顯示:患者右冠狀動脈完全閉塞,嚴重鈣化;迴旋支完全閉塞;前降支迂曲,嚴重鈣化,中段狹窄90%;左主幹狹窄70%-80%。
在ECMO的保駕下,專家團隊成功開通右冠狀動脈並成功植入支架,解除左主幹、前降支狹窄,閉塞的血管終於開通了,患者癥狀迅速緩解,各項生命體征趨於平穩。
經過急診科院前急救團隊、ECMO團隊、急診心臟介入團隊8個小時的無縫接力救治,危機暫時解除,轉入急診重症監護室(EICU)繼續治療。
除夕當天,急診共接診患者331人次,出診14人次,搶救58人次,收入院30人次,急診留觀35人次……
鏡頭二:為了3位突發心梗
初二上午的3小時內,急診科就接診了3位突發心梗的患者。
早上不到8點,120就送來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突發胸悶胸痛。完善檢查後確診為心梗,需要緊急開通梗死的冠脈血管。
還有一位50多歲的男患者,在睡覺時突然發作急性胸痛,經檢查已出現心梗導致的心肌壞死,需立即開通血管。
緊接着,又有一名70多歲的老先生被120送來,同樣是心梗。
急診科醫生崔英傑奔走於幾位患者及家屬之間,積極協調、反覆溝通、耐心講解方案。患者家屬在平復心情後,對醫務人員的敬業精神讚不絕口。
急危重症醫學部院前急救科主任張培榮說,每到春節都是心梗和腦梗的高發期,急診也更加緊張忙碌,急診病房與急診ICU始終滿負荷運轉。
鏡頭三:萬家燈火下的手術室
從除夕到初六,在萬家團圓的日子裡,省醫手術室依然在忙碌。
節日期間,這裡一共開展了122台手術,其中急診手術68台、平診手術11台,除夕當天手術12台、大年初一手術9台。
大年初一,手足顯微外科白輝凱團隊為一名腕部傷患者進行急診手術,在最短時間內接上動脈、兩根神經和兩根肌腱。
同一天,手足顯微外科主治醫師馮帥接診了另一位腕部傷患者。由於患者大量失血、傷口極深,值班醫生白輝凱、馮帥等共同為患者緊急實施手術,目前患者已順利康復出院。
大年初二,科室還接診了一位60多歲的老人,老人摔倒時手掌不慎按在破碎的玻璃上,將腕部嚴重割傷,在省醫接受了緊急手術,恢復情況良好。
就在同一天的手術室里,3台腦血管手術相繼開展。
一系列詳實數據,見證了白衣戰士們的堅守奉獻:
春節期間,醫院門診量等數據創下新高,7天假期共接診患者近3萬人次,較2019年增長38%,其中核酸檢測門診接診4191人次,皮膚科接診2162人次,生殖醫院、神經內科、消化內科、婦科、耳鼻喉科、血液內科等接診量均超過千人,共計收治入院患者1360人
96195綜合調度平台24小時在線,全天候、全流程為患者提供就診諮詢、預約挂號、危重症轉運調度、核酸檢測諮詢等服務,工作量與往年同期相比提升約70%。電話總量4362個,預約挂號500人次,危重症轉運車輛調度32次。
為提升效率,更好地服務患者群眾,醫院門診實行動態排班,根據患者就診情況隨時調整值班和備班人員配置,通過增加坐診醫生數量、增開窗口等措施減少患者等候時間,確保患者順暢就診。02
多學科團隊協同高效
這個假期,省醫多學科團隊依然忙碌如常。
大年三十,60歲的王老太太(化名)因腹痛來到胃腸外科就診,確診為腸梗阻,但後續治療方案如何確定,卻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因為,王老太太半月前接受了子宮雙附件切除,而且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腎結石等多種疾病,治療上必須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
大年初一一大早,胃腸外科、消化內科、腎內科、泌尿外科、中醫科等多個科室組織會診,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李鵬飛、腎內科副主任醫師陶琳、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師魏軍峰、中醫科主治醫師孫嚴潔、泌尿外科主治醫師王俊傑等共同討論病情,制訂了全面科學的治療方案。多學科發揮各自專業特長,對症治療後,患者病情得到明顯緩解。
同樣需要格外呵護的,還有孩子們的健康。
春節期間,急診、手術室、兒科、小兒外科、NICU、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等多學科團隊密切配合,幫助多名病情危急的孩子轉危為安。
大年初三,孟女士(化名)一家心急如焚,帶着剛出生僅10天的寶寶從商丘匆匆趕到省醫。
經診斷,小寶寶為“雙側陰囊感染”,並且已出現嚴重膿腫等情況,手術刻不容緩。
這麼小的寶寶,病情又如此危重,恰逢春節假期,醫院有沒有專家坐診和手術?醫護人手夠不夠?能不能照看好孩子?想到這裡,孟女士一家的心情極為焦慮和忐忑。
入院、檢查、評估、手術,省醫多學科團隊無縫銜接,徹底打消了孟女士的疑慮。
急診手術中,小兒外科副主任醫師王曉暉、主治醫師高建,NICU副主任醫師王丹丹,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月,護理團隊王垚棟護師、陳金龍護師等共同上陣,圓滿完成了手術,寶寶恢復情況良好。
當天手術的還有一名8歲男童,因闌尾炎未及時發覺,兩周時間內發展成為嚴重的周圍膿腫,形成糞石並高燒,在省醫多學科團隊的手術治療下成功解除了危險。
03
重症轉運救治風馳電掣
春節期間,重症醫學科3個病區全部滿員,先後收治危重症患者106人。
大年三十晚上,在萬家團圓之際,河南省人民醫院互聯智慧危重症轉運車班團隊及轉運醫護團隊上演了“生死時速”。
新蔡縣一位40歲的腦出血患者,術後陷入重度昏迷,急需轉往省醫救治!
收到指令後,轉運車班付磊、馬寬和醫生周業輝、護士趙玉嬌第一時間做好準備,趕往當地。
接近零點時分,轉運團隊趕到當地醫院,一刻都不敢耽誤,載着患者立即返回省醫。
途中,患者病情危重,連續出現病情起伏,醫生周業輝、護士趙玉嬌全力搶救,一次次化險為夷。
凌晨3點20分,轉運團隊終於平安將患者轉運到省醫。
春節期間危重症轉運團隊共出診32次,行程1.1萬公里,工作量同比增長300%,行駛里程增加810%,夜間出診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