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2022年07月02日19:19:08 熱門 1674

2019年截至目前,Sir心目中的恐怖片第一名誕生。

豆瓣評分6.8。

老實說,低了。哪怕恐怖片的起評分本來就偏低。(上了7分基本上就算現象級大作:《遺傳厄運》7.1,《哭聲》7.2,《小丑回魂》7.3)。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還是低了。

它不同於找找刺激而已的普通貨色。

而是日後回看,依然能夠在它所屬的年份,佔據顯眼的位置。

唯一阻撓着你去欣賞這部電影的障礙。

或許是……膽量。

來了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恐怖的事情,還得從一個平凡的故事說起。

秀樹(妻夫木聰 飾),畢業後進了大公司,事業有成。

香奈(黑木華 飾),東京姑娘,長相甜美,是最受歡迎的可愛款。

這一對璧人喜結良緣,身邊的朋友都羨慕不已,把他們當成“恩愛典範”。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婚後,倆人很快就迎來愛情結晶。

秀樹盡職盡責,跑前跑後。

陪妻子產檢、上產前培訓班,還買來各種育兒書籍狂啃,做足了準備。

標準的好老公。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孩子出生後,秀樹成了“曬娃狂魔”。

專門在網上開設blog,記錄女兒的成長,定期分享育兒心得,被寶爸寶媽們瘋狂點贊。

標準的好爸爸。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 字幕翻譯:豬豬字幕組,下同

看上去,像是溫暖的家庭喜劇片啊。

等等。

怪事一件件接踵而來。

在公司里,秀樹輕拍同事肩膀,同事卻瞬間哀嚎倒地,流血不止。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家裡,祈禱家人平安的御守(平安符),全被扯碎,掉在地上。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女兒半夜醒來,告訴他——

它說要帶我走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該來的,終歸還是來了。

誰來了?

從小,秀樹就聽家鄉的長輩講過一個關於魄魕(jī)魔的傳說。

只要小孩不聽話,它就會出現,把小孩抓走。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這種抓小孩的妖怪,大概全世界每個地方都會有一個自己的版本,沒什麼稀奇的。

但秀樹知道,魄魕魔不是騙人的。

他回想起童年時期。

在老家的森林中,童年玩伴曾對他說過一句話:

秀樹你也會被召喚的

總有一天會的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那之後女孩便人間蒸發,徹底失蹤。

他也忘了那個女孩叫什麼名字。

終於,秀樹想起來了,那個女孩名叫知紗。

而這也是他神差鬼使中,給自己女兒起的名字……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來了》的導演中島哲也

拍出過豆瓣top250的《告白》《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習慣用難分難解的故事去講述溫情、暴力與死亡。

在Sir看來,《來了》是他的又一部驚人之作。

然而目前,反響卻異常冷淡——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為什麼?

除了海報中間那行小字——

“中島哲也導演最恐怖的娛樂大作。”

《來了》有太多令人困惑的地方。

故事斷裂。

開頭一段婚禮戲份太長,接下來又頻繁地更換敘述視角,沒有從一而終的主角。

類型反差。

在大家印象中,日式恐怖的調性是暗而冷的。

而中島哲也的靈異場景卻很艷麗,很時尚,還很美式(血漿和驅魔)。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難懂……

《來了》在日本民間傳說中,摻入了大量隱喻,將恐怖元素和人類學、社會熱點聯繫在一起。

邪祟為什麼降臨?

電影中令人風中凌亂的情節到底又有何含義?

老實說,Sir也是刷了三遍才解開這些困惑。

也更肯定,這絕對是近年來最值得反覆欣賞的恐怖片之一。

恐懼,不是來自猙獰的面目。(事實上整部電影都沒出現“鬼”真正的樣子)

而是觸發了你最深處、最持久的震顫。

(p.s.以下正式打開完全劇透+血漿免費續杯模式。

膽小者可以拉到文末,點贊後撤離現場。)

—1—

“‘對老婆還能有性趣’這件事真是了不起啊!”

秀樹這個“模範丈夫”“模範爸爸”,隨着第二章節視角的轉換,他的人設開始崩塌。

導演早就在看似冗長的鋪墊中,留下了裂縫——

到鄉下和秀樹的家族見面,還是未婚妻的香奈不知如何應付,他卻自己走開,說“沒事,沒事”。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喬遷party上,懷孕的香奈長時間招待客人,身體有些不適,秀樹說“沒事,沒事”,再堅持一下就好了。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分娩後,不顧香奈推辭說臉色太難看。

秀樹依然說“沒事,沒事”,並滿意地拍下了自己想要的全家福。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這不同於普通的情商低。

秀樹在用虛偽的言辭,搪塞責任。

所謂的“沒事”,其實意思是:你的事,才不是我的事。

應該說,秀樹是一個“表面父親”。

終日在博客上曬娃、寫育兒經,獲得身邊人的點贊。

實際上對於女兒,他最多哄哄兩句就拋給妻子,自己繼續寫博客去了。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事已至此,無需再隱藏——

《來了》是一部以“鬼”作為隱喻的大型恐婚恐育片

一個鏡頭足以說明問題。

秀樹寫完博客,照顧完女兒睡覺,畫面逐漸拉遠,房間被冷暖色調分隔成兩個空間。

在陰暗處,堆滿腐敗了的殘羹剩飯。

視覺上分明就是恐怖片的氛圍。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來了》恐怖的根源在於,一個我們日常迴避的話題:生育會給人帶來多大的心理陰影。

男人如此——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女人呢?

—2—

“秀樹死了,我很開心。”

看起來,香奈像是一個沒性格、沒脾氣,任勞任怨的母親。

但。

給你個表情,自己體會——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別人送來驅邪的物品,她笑得人畜無害,腳下不動聲色地踩碎了。

香奈的確是有一些隱忍和自卑。

這來源於她的家庭。

單親家庭長大,母親每天處在精神崩潰邊緣,沉迷化妝打扮。

抱怨着,生下她,毀了自己一輩子。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好在香奈上進懂事。

高一出來打工,補貼家用。

結婚後努力想當好妻子和母親,就是不想重蹈自己原生家庭的覆轍。

秀樹有體面的工作,有熱鬧的大家庭,還瘋狂地追求她……

一切看起來那麼理想。

然而女兒出生後還不到一年,他對於她,已經如同一個噩夢。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一天,女兒撞破了頭送進醫院縫針。

香奈焦急不已,可秀樹還在鎮靜地發博客。

她終於爆發:你這算是什麼父親?

秀樹呢,也開誠布公,冷冷地回:

“很了不起一樣,只不過是生了個孩子而已。”

“你懂什麼是家人嗎,還是被那種垃圾母親帶大的。”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兩個月後,秀樹撞邪身亡。

其實在這之前,她已經開始出軌秀樹的發小。

丈夫的死讓她感覺到了解放。

現在的束縛,就剩下女兒了……

我有時候會想

要是知紗不在就好了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3—

什麼來了?

魄魕魔在電影中沒有實體形態。

只有一副圖畫可供參考。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它從何而來?

秀樹曾經求助自己的發小,也是一個民俗學家,他給出的解釋——

這是一種借口吧。

因為古時候各地都有殺嬰風俗,父母拋屍後就說是被妖怪帶走了。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無論魄魕魔是一個妖怪,還是一個民間傳說,都有一點是可以肯定——

它是被人創造出來的。

在這一點上,《來了》用恐怖片的外殼,講述了類似於《楢山節考》殘忍的親子關係。

利助在自家田間發現了一個生下不久的死嬰。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這並不令人驚訝。

驚人的是他接下來一番話——

有人竟然將男嬰丟在我們的田裡

丟在那裡叫我們怎麼耕作呢?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這句話的邏輯,類似於前段時間《破冰行動》中的標語:禁止在此處傾倒制毒垃圾。

也就是說村裡人的觀念是,殺死嬰兒就像扔垃圾一樣正常,錯在沒守規矩。

一個殘忍的事實是,在人類過去的歷史中,父母生育子女更像是一種投資行為。

一旦超過了承受範圍,就會用人為的手段“調整經營規模”。

不僅是孩子,《楢山節考》中當老人到了一定歲數,成為家庭負擔的時候,也會被孩子扔到山上。

名曰:把靈魂還給山神。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在《來了》里,魄魕魔也會把孩子誘拐到山上。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山,是一種禁忌。

那裡埋葬着太多我們諱莫如深的秘密。

而秀樹小時候失蹤的玩伴知紗,很可能就是被她父母虐待致死,偷偷拋屍的。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來了》里這樣設定魄魕魔——

它認為自己比人類更愛孩子。

當有孩子遭遇不幸,它就會出現,把孩子帶走。

當它出現時,沒有實體形態,看上去就是一群孩子在玩耍。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4—

誰會被殺死?

通常來說,是失格的父母。

但也並不絕對。

比如秀樹,他的喪命是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是無愛的家庭,讓女兒感到孤獨,開始和魄魕魔玩耍;

妻子剪碎御守,加重了事態;

發小不僅綠了他,還在他家裡放了導魔符。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當然,還有從小和失蹤女孩產生的羈絆。

Sir看到網上有很多人推測說,電影中有兩個魄魕魔出現的鏡頭,一次有氧氣管。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一次沒有。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說明秀樹和知紗小時候出於好奇,拔掉爺爺的氧氣管導致他死亡,所以有了心魔。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真的嗎?

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因為仔細看兩個鏡頭,你會發現兩次死去的並不是同一個人——

第一次是爺爺,第二次是奶奶。

(雖然很像,但注意比較胡茬、髮際線和耳垂等部位)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秀樹的死因,其實在於這句話——

你是個騙子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他的兩次說謊,都給身邊的人帶來災殃。(同事和神婆)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第三次,魄魕魔要了他的命——

用他自作自受的方式。

這一場戲,是《來了》中恐怖氛圍的最高峰值。

秀樹聽從驅魔師的建議,在家中擺放了水碗,藏好了刀子,把鏡子都打碎。

然而,這些全是魄魕魔假裝成驅魔師的聲音,騙他的話。

所有的準備,都成了正中下懷。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午夜凶鈴》《咒怨》等日式恐怖片中,惡靈出現的成因,是極端變態的家庭。

而《來了》的顛覆在於,它的恐怖,全都在於家庭的平常中。

可能只是對孩子的冷落,對伴侶的惡言惡語,每一個想放棄的念頭。

都可能引來最可怕的後果。

這才是《來了》更加鋒利的地方——

生育這件事,必然包含着殘忍的成分。

而且,是雙向的。

有父母對孩子的。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 因為墮胎而沒出生的嬰兒

也有孩子對父母。

且不說生產時巨大的痛苦和創傷。

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也伴隨着無數的犧牲。

就像香奈最後看見的魄魕魔,它的樣子,就是自己內心最害怕的樣子——

那個被自己“毀”了一生的母親。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最後,Sir再提供幾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個人解讀。

每次邪祟出現的徵兆,是毛毛蟲。

會讓人本能地噁心反感。

但毛毛蟲是什麼呢?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毛毛蟲是蝴蝶的孩子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另一個。

是電影結尾貢獻了一場空前盛大的驅魔儀式。

將日本各地的通靈人士彙集,宛如一場嘉年華。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通常的恐怖片,會讓主角孤身面對邪靈,這樣才更突顯危險和無助。

而《來了》卻舉全民之力,上達天聽,迎擊傳說中的魄魕魔。

恐怖嗎?

但聯繫到電影指涉的主題,不難理解導演在說什麼。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難怪這年度最佳被低估(一半人不敢看,另一半沒看懂) - 天天要聞


中島哲也在藉由一個民間的恐怖故事,去觸及到這個社會的集體無意識,隱隱的不安,莫名的焦慮。

這,也是近年來恐怖片難得一見的大陣仗。

也是給長期沉浸於低廉刺激中的恐怖片,重新注入了靈魂。

當然,就像電影中魄魕魔的樣子。

每個人會看到不同的答案。

這部電影有多恐怖。

取決於你對自己有多誠實。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