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2022年07月01日06:42:04 熱門 1089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是每一位在外遊子最淳樸的故園情懷。在福建,有這麼一處地方,致力於讓故園看得見鄉愁,讓鄉愁有棲身之處,打造鄉愁主題文化館,寄託了海峽兩岸無數遊子的鄉愁思緒。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本期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

讓我們一起探幽余光中文學館

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余光中文學館位於泉州市永春縣桃溪澤畔,是泉州市與永春縣重點打造的“鄉愁故里”對台文化交流品牌項目。文學館佔地約217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0多平方米,由余光中文學展廳、小劇場和非遺展廳等部分構成。通過照片、圖像、文字、實物等以及版面、展櫥的有機結合系統展示、推廣余光中先生在詩、散文、評論、翻譯等方面的卓越文學成就、文藝思想和藝術主張,2016年12月,被台盟中央授予“兩岸文化交流基地”,2018年12月,福建省台港澳辦授予“福建省對台交流基地”。

余光中與文學館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具有深厚的故土情懷,時刻不忘家鄉,為了文學館建設,專門回到家鄉永春三次,指導參與布展工作,提供手稿、資料和圖片等,並攜妻女參加了開館式。余光中曾深情地說:“兩岸以作家名字命名的館不多,我感到十分榮幸。”

館內現藏有餘光中手稿400餘張,其父余超英手稿若干,其堂叔余承堯的名畫多幅,余光中的手繪地圖,余光中蠟像,余光中著作專集500多本,並可共享高雄中山大學“余光中數位文學館”,是目前收藏余光中文學作品最多的館所。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用交響詩劇活化《鄉愁》凝聚鄉愁情結和愛國情懷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余光中先生的一曲《鄉愁》,跨越海峽,傳誦五洲,在兩岸及海內外引起強烈共鳴,令無數遊子魂牽夢縈。這是余光中先生為兩岸乃至中華文化創造的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

永春縣以余光中的詩歌《鄉愁》詩文為背景,專門編排了大型交響詩劇《鄉愁》,將經典作品活化於舞台並常態化演出。以《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啊》和《而現在》四個篇章,運用詩化的音樂、語言、舞蹈、畫面,以詩劇的形式與結構,交織迴響,演繹出一支中華兒女共有的思鄉曲,生動地展現了中華民族強烈的葉落歸根情結和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美好願望,極大地詮釋了海外遊子的愛國愛鄉情懷。

每逢永春縣主承辦重要涉台交流活動,觀賞交響詩劇《鄉愁》必不可少。2016年6月,永春縣承辦第八屆海峽論壇·兩岸鄉村農田水利建設交流會期間,兩岸農田水利專家學者200多人觀看了詩劇《鄉愁》展演。2017年6月,永春縣承辦第九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傳統武術大賽期間,組織了15支台灣代表隊140多人蔘訪文學館並觀看詩劇《鄉愁》展演。通過熟悉的鄉音、家鄉的歌謠和親人的呼喚,喚起每位台胞內心深處的文化歸屬感。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到余光中文學館尋找兩岸共同的“鄉愁”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自2015年11月開館以來,兩岸及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訪問人員絡繹不絕,紛紛到文學館參訪交流、尋找鄉愁。不完全統計,余光中文學館已接待來訪台灣的專家學者、文學愛好者和訪客近三萬人。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承辦台灣地區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

夏冬令營永春營活動

2015年12月、2016年7月、2016年12月、2017年7月、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六場以到“鄉愁故里——賞析、熏陶余光中文學”為主題的台灣地區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冬令營永春營在余光中文學館舉辦,通過現場研學和觀摩,加深台灣青少年對《鄉愁》作品的認識,廣泛傳播作品體現的品格和精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積極開展兩岸余光中文學研究交流活動

2016

7月

舉辦海峽兩岸青少年余光中詩文朗誦邀請賽,台灣有8個縣市的選手應邀參賽,取得了良好的反響。

2018

6月

余光中文學館啟動數字工程,利用數字媒體技術,與大陸和台灣有關文化平台對接,實現資源共享,線上線下互動,進一步發揮了兩岸文化交流基地的重要作用。舉行兩岸文化交流系列活動,余光中夫人范我存女士向文學館捐贈余光中生前所用公文包、影音資料及書籍等;原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徐學教授作題為《余光中的詩歌與散文》的發言;台灣文建部門前負責人洪慶峰作題為《余光中的文學成就對兩岸的貢獻與影響》的發言,並向文學館贈送墨寶;台北故宮日曆總編、台灣文建部門前秘書劉永逸作題為《余光中先生影音典藏的運用與推廣》的發言,並向文學館贈送《故宮日曆》。

2018

7月

承接海峽兩岸青少年共享閱讀活動,通過閱讀分享余光中優秀作品,共同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近年來

每年都余光中文學館

參訪交流的團組絡繹不絕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2016年12月,澎湖縣村里長參訪團到余光中文學館參訪。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2017年2月,台東縣教育交流團到余光中文學館參訪。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2017年5月,2017台灣媒體“清新福建行”採訪團參訪余光中文學館。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2017年10月,澎湖縣菊島社工交流團參訪余光中文學館。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2018年4月,新北市福建同鄉會交流團一行37人蔘訪余光中文學館。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2018年7月,台灣青年“海絲泉州行”——“海峽青年行 重走海絲路——台灣青年泉州文化交流活動”參訪余光中文學館。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下一步,余光中文學館將繼續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在擴大傑出名人的文學影響力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促進兩岸文化融合。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來源:省台港澳辦交流處


福建對台交流基地系列報道(二)探幽余光中文學館,尋覓一抹淡淡鄉愁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